表达NDV、IBDV及FMDV基因的重组FPV载体活疫苗构建和实验免疫研究
本文关键词: 重组鸡痘病毒疫苗 新城疫 传染性法氏囊病 口蹄疫 实验免疫 出处:《吉林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禽类动物的烈性传染病之一,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疫苗接种是特异性预防和控制ND的可靠和有效的手段。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又称甘波罗病,是由呼肠弧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率高,且可引起鸡体免疫抑制,是危害当前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近年来,各地出现超强毒株(vvIBDV)及变异株,并能突破母源抗体的保护,给IBD的防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这两种病毒病常规灭活苗免疫原性低,弱毒疫苗存在易散毒、毒力返强等缺陷,因此,研究新型疫苗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 virus,FMDV)引起偶蹄动物感染的烈性传染病之一。目前FMD呈世界范围流行趋势,其血清型有O、A、C、SAT1、SAT2、SAT3和Asia1型共7种。O型、Asia1型等FMD在我国周边国家或东南亚地区时有发生,对我国养殖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使用重组鸡痘病毒诱导鸡和哺乳动物细胞免疫应答抵抗外来抗原已经取得明显进步,鸡痘病毒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允许插入较大量的外源基因。需要我们明确的是对于任何一种病毒表达哪些基因用作多价抗原。使用天然的鸡痘病毒启动子可能优化外源抗原的表达。也要对重组鸡痘病毒表达抗原(外源抗原或鸡痘病毒抗原)之间的竞争进行更多的认识,从而帮助构建有效预防多种病原体的多价重组体鸡痘病毒。联合免疫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帮助我们认识进而选择不同疫苗形式(包括DNA、蛋白和传统的疫苗)的最佳组合。 本实验以合成的痘病毒早晚期启动子PE/L及P7.5作为串联启动子的具有自主产权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为基础,选择NDV的F、HN基因,IBDV的VP0(VP243)、VP2基因,分别置于双向启动子下游,构建了双向表达的鸡痘病毒转移载体pMTB18-F-F、pMTB18-F-HN、pMTB18-F-VP0、pMTB18-VP0-VP2、pUTAL-F-VP2。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该重组鸡痘病毒中间转移载体与282E4株鸡痘病毒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BrdU连续三次加压筛选,挑斑纯化后传代,对鸡痘病毒重组体在体外分别以PCR、RT-PCR和IFA对外源基因的重组、转录和蛋白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鉴定。PCR检测结果表明转移载体构建均正确,同时在转录水平上进一步证实了重组病毒可以稳定携带外源基因并正确转录。将重组鸡痘病毒rFPV-F-VP0、rFPV-F-F、rFPV-F-HN、rFPV-F-VP2以抗NDV血清作为一抗,rFPV-F-VP0、rFPV-VP0-VP2、rFPV-F-VP2以抗IBDV血清作为一抗分别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和免疫酶检测,分别检测到了特异性荧光和褐色的痘斑。研究证明获得了5株重组鸡痘病毒rFPV,能够有效的表达外源蛋白,表达产物具有相应的生物学活性。 以SPF鸡作为动物模型,对之前构建的5株重组鸡痘疫苗进行了免疫研究,通过体液与细胞免疫指标检测,对疫苗的免疫原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所构建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均能刺激SPF鸡产生抗NDV或IBDV的特异性ELISA抗体,疫苗接种后第2周抗体水平开始逐渐提高,在第5-6周达到高峰,其抗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脾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IL-2)、Th2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进行了检测。研究表明,重组鸡痘疫苗使SPF鸡产生了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攻毒试验结果显示,用重组鸡痘病毒rFPV-F-HN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新城疫强毒的攻击;重组鸡痘病毒rFPV-F-VP2、rFPV-VP0-VP2免疫的SPF鸡能够明显降低分离株IBDV-JL01/2007对法氏囊组织的损伤程度。 本实验室先后成功构建并筛选出FMDV vUTAL3CP1(O型)、vUTAL-P1-2A-3C-IL18(Asia1型)、 vUTA2-P1-2A-3C (Asia1型)、vUTA2-P1-2A-IL18(O型)重组鸡痘病毒疫苗, FMDVGS115/pPIC9K-VP1-2A-CTE(O型)、GS115/pPIC9K-VP1-2A-CTE(Asia1型)酵母重组表达蛋白,pVIRIL18P1(O型)和pVAXI-P1-2A-3C(Asia1型)核酸疫苗。上述疫苗经小鼠单独免疫试验,表明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激发针对FMDV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据此,本研究利用上述疫苗,采用prime-boost策略免疫FMDV敏感动物豚鼠,并对其诱导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进行了检测,以此确定最佳疫苗和免疫策略。结果显示,O型疫苗中,核酸苗pVIRIL18P1首免,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体液和细胞效果最好,Asia1型以重组鸡痘苗vUTA2-P1-2A-3C-IL18细胞免疫效果突出。研究表明,在针对目标抗原的初次免疫反应中DNA免疫是最有效的,重组痘病毒可加强免疫。同时能依靠能痘病毒自身佐剂的活性增强免疫反应。 以猪为动物模型,应用prime-boost策略,评价了O型苗pVIRIL18P1/vUTAL3CP1、 vUTAL3CP1/vUTAL3CP1, Asia1型苗pVAXI-P12A3C/vUTA2-P12A3CIL18、vUTA2-P12A3CIL18/vUTA2-P12A3CIL18几种联合免疫方案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核酸苗(500μg/头)采用壳聚糖包裹,鸡痘苗(107PFU)加入佐剂QS-21后与冻干保护剂混合。对35日龄仔猪间隔28d进行两次免疫,应用O型和Asia1型口蹄疫间接ELISA、LPB-ELISA、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O型)、ELISPOT、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细胞因子检测等试验方法,证实了候选DNA和鸡痘重组疫苗均能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核酸苗首免,重组鸡痘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体液和细胞效果最优。总之,本研究以新的载体构建和联合免疫研究思路,,探讨了重组鸡痘病毒在鸡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口蹄疫病毒新型疫苗的设计和免疫策略,对基于双向启动子的重组核酸疫苗构建与实验免疫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有效禽类和哺乳动物重组疫苗的研制与临床前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天堑,廖延雄,刘尧服;口蹄疫乳鼠毒在蚯蚓和苍蝇中实验性带毒[J];病毒学报;1991年03期
2 金华利,张富春 ,单文娟,张爱莲,李轶杰,王宾;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在酵母中的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4年05期
3 熊光明;口蹄疫病毒和猪肠道病毒基因重组获得的c731重组株的进一步研究[J];病毒学报;1987年01期
4 祝秀梅;慕洪涛;王凡;吕志慧;马全英;刘学荣;黄银君;黄安仓;牟克斌;;整联蛋白与口蹄疫病毒感染[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5期
5 赵凯,邹仕平,张震宇,郑兆鑫,徐泉兴,尤永进,朱彩珠,冯霞;抗O型口蹄疫病毒DNA疫苗的建立[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年02期
6 赵凌,熊涛,毕丁仁;重组痘苗病毒诱导的抗口蹄疫病毒的保护性免疫力[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2001年01期
7 苏卫,石世匡,徐维佳,王涛,张晓丁,牛红卫;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口蹄疫病毒的实验研究[J];病毒学报;1993年04期
8 徐冰;食用疫苗[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5年05期
9 张洪勇,金宁一;口蹄疫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年03期
10 潘丽,张永光,王永录,王宝琴,王文秀,方玉珍,蒋守田,张维德,董金杰,吕建亮,谢庆阁;口蹄疫病毒O/China/99株多基因植物组成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序列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四娥;李培利;杨丽;云梦娜;;BHK_(21)细胞与乳鼠滴定FMD病毒效价的重复性对比试验[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三届中国兽药大会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卜春玲;罗满林;刘镇明;黄毓茂;贺东生;;重组伪狂犬病毒(PRV)TK~-/FMDV VP1的构建[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3 朱远茂;高欲燃;于作;董秀梅;吕闯;薛飞;;表达FMDV Asia 1 VP1基因重组BHV-1的构建[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昌;金宁一;王罡;王萍;张洪勇;郑敏;季静;尹革芬;余云舟;;口蹄疫病毒P1全长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马铃薯的转化[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5 王辉;柳纪省;王新宇;;牛源O型口蹄疫病毒(FMDV)人工致弱株OMⅢ全基因组测序及其基因变异的研究[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6 尹革芬;金宁一;张洪勇;葛淑敏;郑敏;王振国;秦晓冰;李萍;;FMDV结构蛋白基因VP1与白介素18联合基因免疫[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7 马鸣潇;金宁一;王振国;郑敏;尹革芬;金扩世;夏志平;;共表达H5N1、H7N1亚型AIV HA与鸡IL-18多价重组鸡痘病毒免疫保护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张洪勇;金宁一;葛淑敏;尹革芬;马鸣潇;李子健;江文正;;共表达FMDV P1-2A和3C重组鸡痘病毒疫苗与核酸疫苗的实验免疫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9 鲁会军;韩松;金宁一;;口蹄疫诊断方法研究进展[A];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研究新成果汇编[C];2004年
10 邵军军;常惠芸;林彤;丛国正;独军政;谢庆阁;;用原位杂交对BHK-21细胞中的FMDV定位和检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永光 研究员;全球口蹄疫疫情警报声声急[N];中国畜牧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战波;表达NDV、IBDV及FMDV基因的重组FPV载体活疫苗构建和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熊义;IRES调控α-干扰素的抗FMDV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郭慧琛;O型口蹄疫病毒多基因DNA疫苗的研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4 胡博;Asia 1型、O型FMDV复合多表位口服疫苗构建与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史喜菊;牛IFN-α/γ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的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白兴文;我国O型泛亚1系口蹄疫病毒表型差异的分子基础[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吴艳涛;新城疫病毒F48E8株融合蛋白基因和表达该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D];扬州大学;2000年
8 邵寒娟;A、O型口蹄疫双价疫苗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邵卫星;分别表达鸡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2和骨髓单核细胞生长因子基因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及其对ND疫苗免疫效力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4年
10 王开宇;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价与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国栋;Asia1型FMDV感染BHK-21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2 薛霜;绵羊FMDV受体整联蛋白αvβ6的体外表达及组织分布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秋菊;FMDV 2A介导的乳腺上皮细胞双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永杰;Asia1型FMDV前导蛋白的BHK-21亚细胞定位及其所致细胞蛋白质组变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5 黄立军;口蹄疫病毒在猪体内的定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6 崔力凡;抗FMDV核酶的筛选及其重组成纤维细胞株的建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杨双;A型FMDV感染BHK-21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初步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焦同路;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重组禽痘病毒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力初评[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9 胡成玉;O型FMDV多抗原表位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王春奕;抗原捕获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AC-RT/PCR)检测口蹄疫病毒方法的建立[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92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492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