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窦毛细血管化过程差异蛋白质组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 肝窦内皮细胞 肝窦毛细血管化 蛋白质组 出处:《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肝窦内皮细胞(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LSEC)是肝脏非实质主要细胞群,约占肝非实质细胞的总量的50%,它们将肝细胞与血流分隔开,并在肝脏微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细胞缺乏基底膜,形成孔型单层结构,并表达多种清道夫受体,调节肝脏薄壁细胞与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构成机体中最强大的清道夫系统.肝脏在遭到多种病原侵袭时,肝窦内皮细胞窗孔逐渐减少或消失,内皮下基膜形成,产生类似于连续型毛细血管的结构,这一过程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它由多种因素引起,其过程极复杂,而如果肝窦毛细血管化持续发展,将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由于肝纤维化可以起始多种肝病,因此肝窦毛细血管化现象在多种肝病的发病前期阶段均有出现,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而目前关于肝窦内皮细胞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机制方面仍少有研究.用亚砷酸钠加入饮水中喂养C57BL/6J小鼠可以成功复制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手段,系统分析了肝窦毛细血管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肝窦内皮细胞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发掘了一批与肝窦毛细血管化密切相关的功能蛋白质组,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系统分析差异蛋白的功能和调控网络,从而为深入探讨肝窦毛细血管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用亚砷酸钠饮水喂养C57/BL6J小鼠5周,肝脏病理表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及轻度纤维化.随后,我们利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CD146免疫磁珠分选的方法原位分离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的肝窦内皮细胞,利用差异凝胶电泳技术(DIGE)分析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LSEC全蛋白的差异,所得到的差异蛋白质点用MALDI-TOF/TOF-MS质谱仪进行检测,目前共鉴定了8个差异蛋白,其中7个表达量下调,1个表达量上调.在下调的差异蛋白中,Anp32A是G蛋白信号通路相关的细胞因子,可作为S1P的作用靶点,参与多种细胞活动,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凋亡,,肿瘤抑制等生理功能;而RhoGDI2是Rho蛋白家族GDP解离抑制因子,可调节Rho家族蛋白GDP与GTP的结合与转换,从而实现Rho蛋白活性的调控,它的下调可以激活NADPH氧化酶亚基Rac1,进而活化NADPH氧化酶;S100a9可与S100a8共同介导NF-κB活性的调控,通过活性氧簇(ROS)的表达调节肝脏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它们对形成肝窦毛细血管化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上述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肝窦毛细血管化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发现多种肝病早期诊断标志物和潜在的药物靶点奠定了基础.
[Abstract]: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 LSEC ) is a non - essential main cell population of the liver , which accounts for 50 % of the total liver non - essential cells , which separates the liver cells from blood flow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iver microcirculation . These cells lack the basement membrane , form the pore - type single - layer structure , express a variety of scavenger receptors , regulate the exchange of substances between the thin - walled cells of the liver and the blood , and form the most powerful scavenger system in the organism . When the liver is invaded by a variety of pathogens , the portal pores of the hepatic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 are gradually reduced or disappeared , and the subcutaneous basement membrane is formed to produce a structure similar to the continuous capillary vessel , and the process is called the capillary vessel of the hepatic sinus . It is caus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 its process is very complex , and if the capillary of hepatic sinusoid continues to develop , it will be further developed into hepatic fibrosis . In this study , the dynamic changes of hepatic sinusoid endothelial cells were successfully reproduced by adding sodium arsenite to drinking water , an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protein groups in the hepatic sinus endothelial cells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proteomic technique . The function and control network of the differential protein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bioinformatics ,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explor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pillary vessel in the liver . The liver and pathology of C57 / BL6J mice were fed with sodium arsenite drinking water for 5 weeks . Subsequently , we used the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combined with CD146 immunomagnetic bead sorting method to separate normal and model group mouse liver sinus endothelial cells in situ . The difference of total protein of LSEC in normal group and model group was analyzed by differential gel electrophoresis ( DIGE ) . The difference protein spots were detected by MALDI - TOF / TOF - MS mass spectrometer . Eight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 7 of them were down - regulated and 1 expression was up - regulated . In the down - regulated difference protein , Anp32A is a cytokine related to G protein signaling pathway , and can be used as the target of S1P t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cellular activities , including cell proliferation , cell differentiation , apoptosis , tumor inhibition and other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 In order to further clarify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pillary vessel in hepatic sinus , this study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s and potential drug targets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颖;宋光平;;慢性肝炎肝窦毛细血管化的临床病理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2010年04期
2 王宪波,刘平,唐志鹏,陆雄,刘成海,胡义扬,徐列明,顾宏图,刘成;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机制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4年05期
3 杨丽;江宇泳;;肝窦内皮细胞与肝窦毛细血管化研究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0年03期
4 张永;韩宁;尹常健;;柔肝抑纤饮抗DMN肝纤维化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01期
5 杨照新;韩德五;邢桦云;刘慧荣;燕子;;肝硬化时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30期
6 张日平,宋宣,李海燕,张伟辉;门静脉高压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细胞因素——肝星形细胞[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7 刘绍能;时磊;李敏;吕鑫霞;阚杰;马继征;陈兰羽;;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Ang-1、Ang-2/Tie-2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年24期
8 阎明;刘慧敏;张喜红;张玉泉;罗争;;DDR2与MMP2在酒精性肝病肝窦毛细血管化中的协同表达[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08期
9 赵迎庆;王炳元;刘强;;实验性家兔非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内皮细胞的变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10 户菲菲;张介眉;朱旭;郑亚琼;吴云霞;郝建军;崔清国;;通阳药葱白提取物对肝窦毛细血管化大鼠肝组织Ⅳ型胶原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丽;江宇泳;;肝窦内皮细胞与肝窦毛细血管化研究进展[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姚乃礼;陈兰羽;郑保平;;肝纤维化毒损肝络机制研究[A];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全国中医内科临床科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宪波;刘平;唐志鹏;;虫草菌丝提取物对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抑制和逆转作用[A];第十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刘绍能;时磊;李敏;吕鑫霞;阚杰;马继征;陈兰羽;;芪术颗粒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动态变化的影响[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5 张永;王伟芹;孙玉莉;宋洪泉;孙建光;王磊;阎小燕;杨铂;李勇;尹常健;;柔肝抑纤饮抗DMN肝纤维化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实验研究[A];第十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宪波;刘平;唐志鹏;;虫草菌丝提取物抗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硬化肝窦毛细血管化作用机制的研究[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刘绍能;时磊;李敏;吕鑫霞;阚杰;马继征;陈兰羽;;芪术颗粒对Ang-1、Ang-2/Tie-2动态变化的影响[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8 侯岩;马强;李莉;;中医治疗门静脉高压的研究现况[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彭雪梅;刘小菁;黄明慧;肖文君;王一平;;五肽及三肽对肝窦内皮细胞窗孔调节的扫描电镜观察[A];第二届全国扫描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陈倩;王丽娜;彭渊;刘成海;;丹酚酸B盐对纤维化肝组织HIF-1α表达及血管生成的影响[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书权;中草药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下)[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张旭;替比夫定长期治疗可改善肝脏组织学[N];中国医药报;2011年
3 孙燕燕;科学家培育出人造肝脏组织[N];北京科技报;2006年
4 彭梦瑶;脐带血干细胞培育出人类肝脏组织[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肝脏受伤四因素[N];医药导报;2008年
6 蒋建平;世界首个“人造肝脏”英国问世[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杨来凤;鱼类肝脏病要及早防治[N];中国渔业报;2005年
8 张旭;改善肝脏组织学 抑制病毒复制[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记者 张可喜;克隆鼠短命[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10 吴翠秀;肝脏有病为何会出现蜘蛛痣?[N];大众卫生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户菲菲;通阳法改善肝窦毛细血管化大鼠痰瘀交阻状态的机制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2 解丽梅;应用超声造影评价肝纤维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3 许浩;VEGF抑制肝硬化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研究纤维血管镜技术在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郑伟;急性重度失血性休克条件下大鼠血浆和肝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5 夏丁;特发性高草酸尿症模型大鼠肝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袁贵秀;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兔肝脏延迟性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贺智晶;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病例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8 弭守玲;老年大鼠心肌线粒体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D];复旦大学;2007年
9 刘武;补肾法对酒精干预成骨样细胞蛋白质表达影响的实验及相关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廖有祥;姜黄素对胃癌细胞系HGC-27影响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劳远翔;肝窦毛细血管化过程差异蛋白质组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2 时磊;芪术颗粒“化瘀通络”作用对肝窦毛细血管化影响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3 刘慧敏;盘状结构域酪氨酸激酶受体-2通过介导胶原与肝星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参与酒精性肝纤维化及肝窦毛细血管化[D];山东大学;2008年
4 丁体龙;慢性乙型肝炎肝脏微循环障碍的机制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1年
5 刘忠华;鹅正常肝脏与肥肝差异表达蛋白质检测与分析[D];扬州大学;2008年
6 杨曦;小鼠胚胎发育过程中肝脏差异蛋白质组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7 徐珊珊;门脉高压肝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分布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廖东江;棘胸蛙蝌蚪与幼蛙肝脏蛋白质组初步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9 彭玲;血水草生物碱对钉螺肝脏损伤机理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毅;聚焦超声近场对体外内皮细胞ECV304生物学效应[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4961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496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