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的优化培养

发布时间:2018-03-03 11:50

  本文选题: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切入点:树突状细胞 出处:《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目前HBsAg携带率达7.18%,超过1.1亿人,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万,其中25%-40%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每年约70万人死于乙肝相关并发症,包括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LC)、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乙肝病毒感染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尚无根治HBV感染的药物,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及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的总体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LC、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推荐的乙肝药物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目前上市的推荐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长期疗效有限,例如已上市核苷类似物虽然口服给药,使用方便,但疗程不确定,仅局限于抑制HBV DNA的复制,对肝细胞核内的复制模板cccDNA无清除作用,而且在抑制HBV复制后,如果没有发生HBeAg和(或)HBsAg的血清学转换,停药后出现较高的复发率,同时,耐药的发生以及何时停药等,也是困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重要问题;干扰素虽然较少出现复发和耐药,但有效率仅有30%左右,且注射途径应用不便,不良反应较多,并有应用人群的局限性。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解决目前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慢性乙型肝炎之所以久治不愈,与患者体内的免疫水平相对低下,多种免疫细胞的数量减少且有功能缺陷,导致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清除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有关。HBV侵犯肝脏细胞,在肝细胞内复制繁殖而不能被清除,造成肝脏炎症的同时引起肝脏的慢性纤维化,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要最大限度的清除病毒、缓解和减轻肝脏的炎症、阻止肝纤维化向肝硬化和肝癌的进展,除了应用抗病毒治疗外,增加自身免疫细胞数量、增强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进行免疫重建是一条治疗CHB的新思路,因此,免疫细胞治疗是非常值得尝试的技术手段。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CIK细胞)治疗技术是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一种,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白体免疫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FN-γ)发挥抑制或清除患者体内的HBV的作用。目前国家卫生部发布了首批应用的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被明确列入了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目前已有应用CIK细胞治疗CHB的临床报道。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体内、体外研究均表明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可有效的激活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介导的免疫反应。目前研究显示:CHB患者体内DC功能不全可能是导致CHB慢性化的原因之一。 本实验通过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CIK细胞及DC的影响,并初步探讨DC对CIK的作用,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质量可靠的CIK及DC细胞。 目的: 探讨体外不同培养条件对CIK细胞及DC的影响,通过比较,摸索最佳的CIK细胞及DC的体外培养条件,以符合临床应用的需求。并初步探讨DC对CIK细胞的作用。 方法: 在细胞因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用不同培养基(AIM V, OpTmizer)培养CIK细胞;在培养基相同的情况下,应用不同亚型的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 monoclonal antibody, antiCD3-mAb) UCHT1、OKT3诱导CIK细胞。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M-CSF)及白介素4(interleukin 4, IL-4)常规诱导DC细胞,不同的培养基(RPMI1640、AIM V、PAA(Quantum 007 for lymphocytes, PAA))培养DC细胞;应用不同的促成熟方案(cocktail、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促DC细胞成熟;自体及不同浓度的异体血浆培养DC细胞。将负载HBcAg并促成熟的DC细胞与CIK细胞共孵育。 结果: 1.应用AIM V、及OpTmizer体外培养CIK细胞,CIK细胞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圆形,长条形、不规则形;部分细胞形成集落生长。在培养的第14天,OpTmizer与AIM V比较细胞扩增倍数为27.52:9.45(P0.05);细胞表型比较,0天时,CD56+细胞比例为(27.17±9.32)%,第14天时,AIM V组升至(65.20±21.67)%,而OpTmizer组升至(66.97±21.42)%,两组与基线比较p0.05;0天时,CD3+CD56+细胞比例为(6.00+5.66)%。第14天时,AIM V组升至(33.34+21.89)%,OpTmizer组升至(26.81+21.9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基线比较,AIM V组p0.01, OpTmizer组p0.05。选取3例行对K562的细胞毒性试验,当效靶比分别为40:1、20:1、10:1、5:1时,AIM V与OpTmize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应用同种异型的anti-CD3mAb (UCHT1、OKT3)培养CIK细胞,显微镜下观察,两种培养条件下,CIK细胞较PBMC变大,台盼兰拒染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均90%,两组无明显差异。在培养的第14天,OKT3:UCHT1增殖倍数分别达到470.94:33.73(P0.05)。分别于培养的0天、14天应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细胞进行分析比较:0天时,CD3+CD8+细胞比例为(28.82+13.36)%,OKT3组升至(74.94±11.45)%,UCHT1组升至(47.27±29.38)%,两组比较P0.05。0天时,CD56+细胞比例为(27.17±9.32)%,第14天时,OKT3组降至(16.24±13.96)%,而UCHT1组升至(38.91±25.23)%,两组比较P0.05。选取3例行对K562的细胞毒性试验,当效靶比分别为20:1,OKT3、UCHT1比较为(5.01±8.69)%:(44.65±20.14)%,P=0.078。 3.体外应用PAA、RPMI1640及AIM V培养基体外培养DC,三种培养基诱导的不成熟DC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iDC)形态:1640培养基培养的DC为半贴壁状态,细胞圆而透亮,表面具细小突起,大部分为单个,少数聚集成簇。而PAA培养基培养的DC细胞伸长贴壁;AIMV培养基培养的DC形状各异,大部分贴壁,细胞呈梭形,胞质向外延伸。促成熟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三种培养基培养的DC纯度均达到80%以上。在诱导成熟后,三种培养基对DC表达HLA-DR、CD80、CD83、CD86分子的平均荧光强度平均值分别为:RPMI1640:294.93±104.06、229.47±50.98、273.15±169.05、93.66±26.67、AIM V: 289.55±72.65、169.65±42.25、180.65±45.60、302.86±52.74、PAA:298.31±116.60、132.18±15.02、175.57±91.48、142.36±17.57、 4.采用不同促成熟方案(cocktail、TNF-α)刺激DC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HLA-DR、CD80、CD83、CD86的平均荧光强度平均值:cocktail:294.93±104.06、229.47±50.98、273.15±169.05、93.66±26.67。TNF-α:290.18±57.38、130.07±25.49、91.33±4.86、83.97±28.77。 5.分别采用含2%自体血浆、10%自体血浆、2%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 FBS)、10%FBS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体外培养DC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HLA-DR、CD80、CD83、CD86的平均荧光强度平均值,2%自体血浆分别为407.60±130.12、139.67±84.13、177.71±37.59、199.60±86.91;10%自体血浆分别为377.10±60.00、134.18±81.25、127.25±20.61、179.66±64.85;2%FBS:262.15±84.16、207.28±41.56、196.21±91.58、132.75±42.80;10% FBS:294.93±104.06、229.47±50.98、273.15±169.05、93.66±26.67。 6.DC与CIK共培养:DC体外培养第6天,加入HBcAg,孵育24小时,之后加入cocktail促成熟,24小时后与自体CIK细胞共孵育,mDC与CIK细胞比例为1:10。mDC-CIK与CIK细胞增殖比较,共孵育三天后,mDC-CIK细胞增殖倍数为3.99±1.75倍,而未加入DC的CIK细胞增殖倍数为3.25±1.75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7)。mDC-CIK混合培养的第14天及CIK培养的第22天,流式细胞仪检测扩增的细胞亚群的变化:CD3+、CD56+、CD8+、CD3-CD56+、CD3+CD56+细胞百分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五聚体检测针对HBcAg18~27V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 CTL), PBMC、mDC-CIK、CIK分别为:0.16%、1.98%、2.21%、HBcAg18~27I特异性CTL, PBMC、mDC-CIK、CIK分别为:0.17%、1.67%、1.95%。 结论: 1.在仅加入1%自体血浆的情况下,AIM V及OpTmizer均能较好的扩增CIK细胞,而不加自体血浆扩增效率明显下降甚至扩增失败。在体外培养的第14天,两种培养基扩增CD3+CD56+细胞频数相似,但OpTmizer培养的CIK细胞的绝对数量明显高于AIM V,这说明了OpTmizer较AIM V更能诱导出大量的CD3+CD56+细胞。而且评估两种培养条件下CIK细胞对K562的杀伤效果是相似的,这进一步提示了OpTmizer更适合体外诱导培养CIK细胞。 2.研究发现应用不同亚型的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的CIK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大小,可见细胞体积较PBMC明显增大,表明两种抗CD3单克隆抗体均可使细胞活化增殖。OKT3扩增CIK细胞总数明显高于UCHT1,其主要成为CD3+CD8+细胞,而相对CD56+细胞的比例较低。通过细胞毒试验,我们发现UCHT1的杀伤效果较OKT3组增强,这提示了CIK细胞中高比例的CD56+细胞可能较CD3+CD8+对于杀伤肿瘤细胞更加重要。 3. AIM V、PAA及RPMI1640培养基培养的DC细胞,促成熟后,细胞表面分子HLA-DR、CD80、CD83、CD86的表达均明显升高,AIM V及RPMI1640培养基培养的DC细胞,促成熟后,细胞表面分子HLA-DR、CD80、CD83、CD86的表达均明显升高,但AIM V培养的DC在未成熟状态低表达CD80、CD83,而成熟时则高表达上述分子,表明:AIM V培养的DC可以保持较好的未成熟及成熟状态,因此采用AIM V培养基更加适合体外培养DC。 4.在本实验中,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DC诱导活化后,CD83、CD80、CD86和MHCⅡ分子HLA-DR都有上调。尽管数据显示TNF-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活化DC,但Cocktail法活化DC的表面分子表达更高一些。特别是DC的特异性成熟标记CD83的表达,Cocktail组显著高于TNF-α组,而且HLA-DR、CD80、CD83、CD86的MFI值,cocktail亦均高于TNF-α组,而且表面分子的共表达,Cocktail组显著高于TNF-α组,表明Cocktail活化方案更能够有效地诱导DC成熟。 5.本实验提示:2%自体血浆、10%自体血浆、2%FBS、10%FBS培养DC的方案均能用于培养DC细胞,并且诱导生成的DC能被Cocktail诱导活化,虽然应用自体血浆可以使CD86分子表达高于FBS, CD80分子表达低于FBS,但没有统计学差异。在今后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可以考虑应用少量自体血浆培养DC细胞,避免宿主对异种血清感染或过敏的风险。 6.DC与CIK共培养,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DC可以刺激CIK细胞增殖,但对增殖的细胞亚群没有明显影响。五聚体检测的两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HBcAg18~27V及HBcAg18~27I特异性CTL,与PBMC相比,CIK及mDC-CIK均明显升高,mDC-CIK与CIK没有差别,本研究提示CIK细胞在扩增过程中可能会使针对HBV的特异性CTL出现增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小云;姬云丽;杨美荣;聂影;桂金秋;刘亚威;李福娟;;妊娠特异性糖蛋白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2 刘爱平;杨瑜;张晓燕;;不同亚型树突状细胞与HIV-1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9期

3 陈新年;孔评石;夏惠;;间日疟原虫可溶性抗原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2期

4 黄红艳;王营;陈复兴;刘军权;周忠海;张娟;;姜黄素诱导的免疫耐受性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7期

5 王琦;曾学军;;树突状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8期

6 许惠惠;阮嫣峗;颜卫华;林爱芬;;HLA-G诱导DC细胞在免疫耐受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1年08期

7 杨文博;赵X;;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5期

8 符雪莲;;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21期

9 陈环球;姚宇锋;赖娅娜;郑苏文;;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自体DC疫苗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1年14期

10 姜晓峰;郭大伟;崔哲铭;朱磊;孙文郁;林琳;唐裕福;王学范;梁健;;阻断CD40-CD40配体共刺激信号诱导的移植免疫耐受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修恒;;小鼠骨髓源性不同成熟度树突状细胞培养鉴定[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周林福;王文璐;李红岩;张明顺;季晓辉;黄茂;何韶衡;殷凯生;;支气管哮喘血清树突状细胞内皮穿越模型的建立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李么明;叶静;杨晓红;陈龙;陈焕春;曹胜波;;乙型脑炎病毒疫苗株与树突状细胞相互作用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普柱;周光峰;李迟;马春旭;;严重烧伤病人早期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功能研究[A];2002年烧伤年会论文汇编[C];2002年

5 张洪涛;修春明;刘杰;王云波;潘树茂;关茂武;汤国太;;胶质瘤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及COX-2/PGE2的调控作用[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张庆红;胡玉珍;吕顺艳;钟延清;;雌激素影响大鼠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3年

7 郭大伟;梁健;姜晓峰;王学范;魏云涛;姜洪磊;;GPC3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肝癌HepG2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新华;钟翠平;顾云娣;顾晓;范强;王国强;周播江;;TGF-β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增强移植心脏耐受性并降低Fractalkine的表达[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9 于益芝;刘书逊;王文雅;张明徽;郭振红;徐红梅;齐润姿;安华章;曹雪涛;;TRAIL在树突状细胞杀伤活化T细胞中的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尤长宣;罗荣城;张军一;苏瑾;廖旺军;郑航;Paul L Hermonat;;基因转移制备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静波;干细胞研究新动向[N];健康报;2009年

2 王雪飞;树突状细胞“面目”更清晰[N];健康报;2004年

3 记者 白毅;间充质干细胞可促进成熟树突状细胞增殖分化[N];中国医药报;2009年

4 刘伯宁;乔布斯的错误与斯坦曼的自我试验[N];南方周末;2011年

5 方彤;树突状细胞瘤苗新进展[N];健康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沈湫莎;这一次,诺奖会不会颁给逝者[N];文汇报;2011年

7 张献怀;树突状细胞疗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记者 毛黎;美发现一种“超级”形态酶[N];科技日报;2006年

9 杨淑娟;美研究出新型丙型肝炎疫苗[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慢性HBV感染使树突状细胞功能受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宁;边缘群细胞在肝癌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李晓红;细胞因子IL-2,,15联合自体DCs对人外周血来源的NK细胞体外扩增及功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3 王军民;肿瘤干细胞树突细胞疫苗治疗脑胶质瘤的体外实验及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万亚锋;肝细胞癌AFPmRNA转染CD40配体活化的B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的优化培养[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6 鲍嫣;新型B细胞亚群的发现及其免疫调控功能与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7 卢燕来;人γδT细胞对A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及假病毒的免疫应答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杨丽娟;Th17细胞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熊慧娟;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妊娠及分娩发动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徐述雄;IL-15和树突状细胞诱导CD4~+CD25~+调节性T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晶莹;sEGFP-CD40L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功能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2 刘华;胸腺基质淋巴生成素对肺癌患者辅助性T细胞极化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3 崔莹莹;冻融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对SKOV3的杀伤作用[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茜;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对CD8~+T细胞的负向调节作用[D];泰山医学院;2010年

5 刘丽燕;MyD88在OK-432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中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6 李静;癌—睾丸抗原OY-TES-1致敏树突状细胞的体外抗肝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7 黄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刺激人γδT细胞效应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宋盈盈;DC-CIK细胞抗白血病细胞K562的免疫效应机制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1年

9 刘晓芳;细胞间接触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细胞分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10 季亚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609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5609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5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