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胚胎干细胞培养条件以及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
本文选题:牛类胚胎干细胞 切入点:饲养层 出处:《内蒙古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简称ES细胞),是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或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cell, PGCs)中分离出来,经体外分化抑制培养获得的具有无限增殖能力和保持未分化状态的细胞系。该细胞系具有胚胎细胞与普通培养细胞的双重特性,其具有正常的二倍体核型,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和多能性,并可无限增殖、冷冻保存及进行基因遗传操作。牛作为家畜中重要的动物,其ES细胞的建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克服牛ES细胞建系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合牛ES细胞生长增殖的环境已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比较了饲养层的种类和密度、胚胎的处理方法及不同培养液对牛类胚胎干细胞培养的影响,并采用DD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从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观察了不同形态和不同代次牛类胚胎干细胞基因表达的差异,以便为建立牛胚胎干细胞培养体系提供实验依据。 一、饲养层对牛胚胎干细胞的影响 1.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和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做饲养层对牛类胚胎干细胞培养的影响 分别用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MEF)和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EF)做饲养层对牛类胚胎干细胞进行培养,发现两种饲养层都可形成具有干细胞形态特征的克隆。在BEF饲养层培养条件下干细胞生长速度慢,干细胞传至第五代后克隆边缘细胞与饲养层细胞融合,界限模糊。而在MEF饲养层培养条件下干细胞生长速度快,干细胞传至第十代仍保持未分化状态。 2.饲养层密度对牛类胚胎干细胞的影响 比较三种不同密度的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做饲养层对牛类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密度为1.25×105/ml的饲养层上囊胚贴壁时间短,贴壁率高,初代克隆形成率高,最适合牛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二、囊胚的处理方法和接种密度对牛类胚胎干细胞分离的影响 1.囊胚处理方法对牛类胚胎干细胞分离的影响 本研究中分别采用链酶蛋白酶去除透明带的囊胚、自然孵化囊胚以及机械切割得到的内细胞团进行牛类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结果显示,自然孵化的囊胚贴壁时间短,贴壁率高,更有利于牛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2.囊胚接种密度对牛类胚胎干细胞分离的影响 将自然孵化囊胚接种在24孔板中,每孔接种1-4枚囊胚。结果显示,每孔接种2枚囊胚的原代克隆率最高为76%。 三、血清和IGF1对牛类胚胎干细胞分离的影响 以密度为1.25×105/ml的胎鼠成纤维细胞为饲养层,24孔板每孔接种两枚自然孵化囊胚,用三种不同的培养液培养牛类胚胎干细胞,来确定血清和IGF1因子对牛类胚胎干细胞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普通血清和干细胞专用血清对牛类胚胎干细胞培养的影响不明显;添加10ng/mlIGF1的培养液,培养的牛类胚胎干细胞克隆集落生长最旺盛,形成的克隆最大,但传至五代后细胞明显分化,表明IGFl会促进牛类胚胎干细胞的生长但不利于干细胞多能性的维持。 四、牛类胚胎干细胞的鉴定 用DMEM/F12+15%FBS+0.1mMβ-巯基乙醇+O.1mM非必需氨基酸+双抗+10ng/ml LIF+10ng/ml bFGF培养液培养的牛类胚胎干细胞进行OCT-4、SSEA-1、SSEA-4、TRA-1-61的免疫荧光检测和Nanog、Oct-4和Sox-2的RT-PCR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并对不同形态和代次的牛类胚胎干细胞做了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为阳性。证明了本实验所培养和收集的牛类胚胎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 五、不同形态牛类胚胎干细胞的mRNA差异显示与鉴定 1.差异基因的mRNA表达量检测 本研究利用DDRT-PCR筛选片状、块状与泡状三种形态牛类胚胎干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分析差异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丰度。筛选得到6个差异片段,经测序和GenBank数据库比对分析,这6个片段与已知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RPL9、LOC100850994、AMP、RPL31、Erbb2ip、CLIP1。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这6个基因的表达量,并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实时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RPL9在块状和泡状中的表达量分别是片状的0.67倍和1.46倍(P0.01);LOC100850994在块状和泡状中的表达量分别是片状的0.33和2.73倍(P0.01);RPL31在块状和泡状中的表达量分别是片状的0.71(P0.05)和1.58倍(P0.01);AMP、Erbb2IP和CLIP1在片状与块状中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泡状中的表达量分别为片状的2.11、1.43和1.61倍(P0.05)。 2.差异基因的蛋白表达量检测 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差异基因在不同形态中蛋白表达情况,以片状牛类胚胎干细胞为校准组,以a-tubulin为内参基因。结果显示,RPL9在片状细胞中表达量最高,泡状次之,块状细胞中表达量最低(P0.05);RPL31在片状和泡状细胞中表达量基本相同(P0.05),在块状细胞中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AMP和CLIP1在三种形态中的蛋白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 六、不同代次牛类胚胎干细胞的mRNA差异显示与鉴定 1.差异基因的]mRNA表达量检测 本研究利用DDRT-PCR筛选第一、五和十代不同代次牛类胚胎干细胞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分析差异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丰度。结果筛选得到7个差异片段,经测序和GenBank数据库比对分析,这7个片段与已知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IK、TKDP1、BZW、RPL31、PRL9、 RP42、IGBP1。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这7个基因的表达量,并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实时数据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IK、TKDP1、 BZW、PRL9、RP42、IGBP1在第十代中的表达量较第一代均显著降低(P0.05),仅RPL31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 2.差异基因的蛋白表达量检测 用Western bloting检测各差异基因在不同代次中蛋白表达情况,以第一代牛类胚胎干细胞为校准组,以α-tubulin为内参基因。结果显示,各检测蛋白在第一代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第十代(P0.05)。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国强;翁均飞;;俞君英揭示“万能细胞”研究的前前后后[J];医疗保健器具;2007年12期
2 ;浙江大学医学院欧阳宏伟教授课题组实现用胚胎干细胞培养修复肌腱[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19期
3 银东智;蔡继业;郑启昌;肇静娴;史火喜;;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卵圆细胞的体外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年12期
4 ;生物技术[J];中国科技投资;2008年05期
5 徐慈根;;干细胞研究对理解细胞分化机制及人类疾病治疗的意义[J];中学生物学;2006年03期
6 秋水;;没有男人的世界可行吗?[J];百科知识;2009年18期
7 Rhondal Rundle;栾雪梅;;干细胞研究的新热点[J];中国处方药;2008年08期
8 张海锋;单伟;秦书俭;;体外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最佳胚龄的筛选:孕2.5d与3.5d及4.5d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10期
9 本刊编辑部;;《细胞培养及细胞生物学相关新技术学习班》在京成功举办[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年12期
10 曹博;夏平;申景岭;单智焱;雷蕾;金连弘;;胚胎干细胞R1诱导成胰岛素分泌细胞团的研究[J];解剖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茂林;蔡文琴;张吉强;李成仁;李巍;;雌二醇对胚胎干细胞神经定向分化诱导的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徐小明;窦忠英;华进联;葛秀国;;免疫外科法分离克隆BALB/c小鼠胚胎干细胞[A];全国首届动物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蒋晖;瞿东滨;金大地;鞠躬;;新型神经营养因子TAT-BDNF促进胚胎干细胞的神经元性分化[A];第一届全国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研讨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髓损伤与康复学组成立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于洲;徐海滨;;应用胚胎干细胞实验模型体系对异硫氰酸盐发育毒性的研究[A];2010年全国药物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刘平;关云谦;邹春林;张愚;陈彪;刘焯霖;;胚胎干细胞在体内外诱导分化成为多巴胺能神经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隋婧;姜方旭;施秉银;;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祖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胡敏华;区颖蕾;李莉;郭欣政;张守全;;胚胎干细胞饲养层的优化及影响内细胞团贴壁率的探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马育芳;杨阳;李燕;王少华;赵蕊;李宁;;猪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因子Nanog对胚胎发育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曹楠;杨黄恬;;大鼠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体外分化的研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10 田孝祥;韩雅玲;康建;徐凯;闫承慧;;利用胚胎干细胞建立贴壁制备胚胎小体的新方法[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倪永华;胚胎干细胞克隆之争烽烟再起[N];科技日报;2004年
2 张树庸 赵贵英;干细胞研究的突破[N];人民日报;2009年
3 记者 刘霞;英用胚胎干细胞制造出红血球[N];科技日报;2010年
4 孙国根;复旦大学成功提取首个大鼠胚胎干细胞[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第二颗“全能种子”会不会抢先“发芽”[N];文汇报;2009年
6 刘霞;美用胚胎干细胞制造出血小板[N];科技日报;2011年
7 记者 郑晓春;科学家发现胚胎干细胞分化机制[N];科技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李大庆;“小小”入选《时代周刊》2009年十大医学突破[N];科技日报;2009年
9 曹淑芬;用胚胎干细胞生成骨骼[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10 闫洁;胚胎干细胞治疗:首次临床试验[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舟;MK和GM-CSFRα在胚胎干细胞中的表达与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瑞;牛胚胎干细胞培养条件以及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苏中渊;胚胎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及胚胎干细胞表面分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廖宏庆;人类不同原核数目受精卵中筛选正常优质胚胎的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白春玲;牛孤雌多倍体胚胎与克隆多倍体胚胎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曲文玉;人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建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7 李相运;小鼠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8 姚嘉宜;胚胎干细胞重新编程肿瘤细胞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9 文江;猪原生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遗传印迹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赵惠萍;骨髓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诱导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细胞分化[D];中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智;大鼠气管粘膜上皮细胞损伤修复过程中胚胎干细胞相关基因OCT3/4的表达及其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2 孙国杰;山羊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克隆[D];河北农业大学;2002年
3 吕一帆;胚胎干细胞在内膜损伤小鼠宫腔内移植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4 周文平;小鼠三种胚胎干细胞表观相关基因的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5 姜静宜;胚胎干细胞中外源性IbeB靶蛋白的筛选及验证[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蔡斌;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为神经细胞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因子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7 顾文佳;诱导胚胎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8 刘愿;小鼠球形精子受精胚胎制备及培养方法的改进[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秦茂林;小鼠胚胎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和神经定向诱导分化[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10 吕志一;小鼠2细胞胚胎基因表达谱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81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581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