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高通量测序法研究不同pH的饮用水对SPF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08 04:06

  本文选题:肠道微生物 切入点:S 出处:《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pH饮用水对SPF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21日龄SPF小鼠9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30只,分别给予三类水,即酸化水(pH 3.0),中性水(pH 7.0)和碱性水(pH 9.0),并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饲养。每组分别在饲养4周、8周、12周末各处死10只动物,取血清按SPF国标项目检测了细菌、病毒、寄生虫,取回盲部内容物,根据细菌16S rRNA的保守性设计引物,构建文库,进行高通量(Illumina)测序,获得10 G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聚类分析。结果以pH 3.0处理的小鼠肠道微生物丰富度适中,稳定性高。结论在规模化饲养条件下,选取pH 3.0饮用水小鼠能较长时间维持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稳定性达到一个平台。本研究为长期稳定维持动物质量的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也是胃肠道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动物质量控制领域的一个具体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rinking water with different pH on intestinal microbial diversity in SPF mice. Methods 90 SPF mice aged 21 day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30 in each group and given three kinds of water, respectively. The pH value of acidified water (pH 3.0), neutral water (pH 7.0) and alkaline water (pH 9.0) were fed for three months. 10 animals were killed in each group for 4 weeks, 8 weeks and 12 weeks, respectively. The serum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the detection of bacteria, viruses and parasites according to the SPF national standard. According to the conservative primer design of 16s rRNA, the library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high throughput Illumina) sequencing was carried out. The data of 10G were obtained, and the data were counted. Results the intestinal microorganism richness of mice treated with pH 3.0 was moderate and the stability was high. Conclus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arge-scale feeding, pH 3.0 drinking water mice can maintain the diversity of intestinal microbes for a long time. 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long-term and stable maintenance of animal quality, and is also a concrete applic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macrogenomics in animal quality control.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基金】: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研究计划(2011C37096,2015C37102) 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骨干人才基金(2015RCA006)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6H030011)
【分类号】:R-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武娜;朱宝利;;人体肠道微生物与健康[J];科学;2013年02期

2 吴桂林;徐晶;;肠道微生物对动物蛋白质代谢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3年02期

3 冯玉龙;;肠道微生物:人类身体的一部分[J];科学世界;2010年08期

4 刘威;姚文;朱伟云;;人体与肠道微生物间的互惠共生关系[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11期

5 余章斌;郭锡熔;;重视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3年04期

6 ;研发动态[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4年07期

7 蒋婕;郭抗萧;周赛男;张华玲;谭周进;;一种提取小鼠肠道中活体微生物的方法[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3年05期

8 ;Science:通过移植肠道微生物可“传染”肥胖[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3年05期

9 黄秀艳;曾耀英;;肠道微生物群的病理生理学进展[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4年06期

10 金晶;彭颖;李晓波;;快速提取肠道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方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继华;杜丛;;动物肠道微生物的相关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王俐;;鸡的肠道微生物与其营养的关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0年

3 朱伟云;姚文;毛胜勇;;肠道微生物研究:从组成到功能——肠道健康功能微生物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陈汉清;高迪;汪冰;柴之芳;赵宇亮;丰伟悦;;氧化石墨烯对肠道微生物增殖及生物学功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5分会:纳米生物医学中的化学问题[C];2014年

5 李彤彤;李爱华;;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三种不同鱼肠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A];中国水产学会鱼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6 姚琨;张日俊;;宿主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演替分析技术的演变和发展[A];第三届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动物微生态企业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阎桂玲;呙于明;袁建敏;;啤酒酵母甘露寡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及免疫的影响[A];家禽营养与饲料科技进展——第二届全国家禽营养与饲料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赵国先;赵兴鑫;张振红;贺永康;左晓磊;胡雪静;;中草药益生元对肉鸡肠道微生物和形态结构的影响[A];2010畜牧业与低碳经济科技论文集[C];2010年

9 徐良梅;李满雨;单安山;;五味子提取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A];家禽营养与饲料科技进展——第二届全国家禽营养与饲料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弓剑;任海军;史彬林;闫素梅;王登峰;;壳聚糖对奶牛抗氧化功能及后肠道微生物数量的影响[A];第六次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祝和平;人类肠道微生物大清点[N];光明日报;2014年

2 记者 王小龙;调节肠道微生物可治疗糖尿病和肥胖[N];科技日报;2014年

3 记者 刘传书;人类肠道微生物基因集数据库问世[N];科技日报;2014年

4 常丽君;可依据肠道菌群将人群分为三类[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丙华;社群环境下的短尾猴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适应进化[D];安徽大学;2016年

2 王保红;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人体代谢相关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忠原;家养水貂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姚瑛瑛;高脂饲料及药物干预对大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4年

3 王丹;艾滋病合并丙肝感染者肠道微生物移位对机体免疫和肝功能的影响[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4 赵晗旭;不同野生动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功能初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5 尹金宝;四环素胁迫下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变化及代谢毒理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6 刘栋;野生与养殖大鲵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产酶活性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7 陈挺强;香蕉低聚糖的通便功能评价及其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梁穗莎;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大肠癌发展过程中肠道微生物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杜向禹;基于无菌小鼠研究肠道微生物对抑郁行为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10 舒山;Wilson病患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临床相关性分析[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582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582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3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