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对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SCF和MCP-1 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本文选题:干细胞因子 切入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出处:《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7年03期
【摘要】:目的分析干细胞因子(SC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中的作用及麝香对二者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颅骨钻建立颅骨骨缺损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给药组与模型组,再将给药组和模型组随机分为3小组,给药组灌服麝香,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分别在干预后7 d、14 d、28 d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SCF表达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颅骨骨缺损处MCP-1 mRNA含量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第14天SCF表达最低,且无显著性,第7天和第28天其表达均比第14天升高,这两时间段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2、0.0025),但是第7天SCF表达增加更加显著;给药组在第7天MCP-1 mRNA表达水平最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和第28天其表达持续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33、0.1597)。结论SCF、MCP-1在颅骨骨缺损修复愈合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麝香通过增加模型大鼠血清中SCF的表达和颅骨骨缺损组织MCP-1 mRNA的表达,间接反映出骨缺损修复愈合机制可能与增加SCF和MCP-1 mRNA表达有关,麝香在加速骨缺损修复与愈合微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stem cell factor (SCF),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 1 (MCP-1) in cranial bone defect rats and the effect of musk on their expression.Methods the model of skull bone defect was established by skull drill. The model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administration group and the model group. Then the drug group and the model group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the drug group was given musk and the model group was given normal saline.The expression of SCF in serum of rats in each group was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the expression of MCP-1 mRNA in the skull defect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SCF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he lowest on the 14th day and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expression of SCF on the 7th and 28th day was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14th day.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the expression of SCF in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 on the 7th day, and the expression of MCP-1 mRNA was the highes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on the 7th day.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P0. 05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on the 14th and 28th day,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odel group and the model group.Conclusion SCF- MCP-1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pair and healing of skull defect. Musk can increase the expression of SCF in serum and MCP-1 mRNA in skull-bone defect tissue.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bone defect healing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SCF and MCP-1 mRNA. Mus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ccelerating the repair and healing of bone defect in micro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中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6073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5080)
【分类号】:R285.5;R-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锦平,张帆;骨缺损的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04年12期
2 赵洪峰;高美霞;;胫骨骨缺损的手术治疗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年10期
3 Doron Bar-chen;钟红阳;李佳欣;;针对唇侧骨缺损Ⅰ期植骨及植入植体一例[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09年02期
4 吕晓飞;庄龙飞;刘鑫;张志勇;赖红昌;;种植体表面活化修饰对其周围骨缺损愈合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10年03期
5 韩倩;张志宏;刘红红;龚明;鲍军燕;董婧;;犬下颌骨骨缺损自我修复能力的电镜观察[J];安徽医药;2012年03期
6 李平;谭波;王跃;;异种骨修复骨缺损的研究进展[J];四川医学;2012年11期
7 王钟慧;羟基磷灰石修复牙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J];广东牙病防治;1996年S1期
8 龚娟;羟基磷灰石在修复牙周骨缺损中的应用[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7年01期
9 韩永台,孟宪国,陈百成;膜诱导技术治疗骨缺损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年01期
10 赵淑贤,朱进才,程政,景娟;生长因子促进牙周骨缺损再生的实验研究[J];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中文版);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Doron Bar-chen;钟红阳;李佳欣;;针对唇侧骨缺损Ⅰ期植骨及植入植体一例[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杜志军;王武超;穆世民;李无阴;李培峰;段卫峰;郭绍勇;穆岭;;开放植骨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3 高辉;肖树军;陈雷;李传福;吴学东;韩丹;;病灶骨切除、微创截骨、骨段滑移治疗感染性骨缺损[A];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小竺;宫苹;;几丁糖复合物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A];第四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林恒章;潘在兴;叶起清;陈枫;张虹;;骨再生引导膜技术在上颌前牙缺失伴重度骨缺损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任高宏;余斌;王钢;陈滨;覃承诃;;联合应用显微外科与骨搬运技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骨缺损[A];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3年
7 蔡友治;黄乐怡;严世贵;;纳米材料结合低频超声修复骨缺损的疗效评价[A];2011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仲维剑;李雁;马国武;柴松岭;;骨移植与骨引导再生技术联合应用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口腔种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赵淑贤;;外周血干细胞与组织工程骨移植修复犬牙周骨缺损区转化生长因子-B的表达[A];中华口腔医学会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暨第四届全国老年口腔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喻赣鹏;胡宁敏;;改良开放性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A];宁夏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通讯员 张献怀;新材料修复骨缺损[N];科技日报;2001年
2 张献怀;我国骨缺损修复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世隽;载万古霉素的电纺纤维膜联合植骨修复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2 徐房添;BMP-9修饰的ADSCS复合携ICA的支架修复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3 金黎明;甲壳素衍生物促进骨缺损愈合作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王旭霞;膜引导结合Adv-BMP-2局部基因治疗老年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金哲;庆大霉素—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6 梁伟;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影响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复合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7 孙明学;强化赋形骨基质在修复骨缺损及骨组织工程中的实验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8 段小军;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骨缺损的相关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9 陈建钢;种植周骨缺损修复的基础——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张f[;nHAC/PLA材料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明刚;掺锶硫酸钙治疗松质骨骨缺损以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黄传旺;矩形金属垫块在伴有胫骨骨缺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3 侯佳丽;脱细胞猪心包膜对兔股骨骨缺损引导骨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4 刘鹏飞;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疗效分析[D];南华大学;2015年
5 赵刚;续断皂苷Ⅵ诱导的ADMSCs复合n-HA/CS/TSF支架治疗大鼠桡骨骨缺损的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5年
6 汪小华;诱导膜活化灭活自体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7 郭津源;兔的PRF和骨髓促进牙齿矿化颗粒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8 张旭;对牙槽骨颊侧骨缺损种植病例的回顾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9 冯馨仪;骨优导(rhBMP-2)联合Bio-Oss骨粉修复犬牙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10 杨柳;α-CSH/BCP新型复合人工骨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180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71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