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南部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本文关键词:辽西医巫闾山花岗岩锆石SHRIMP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年
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南部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陈颖
【摘要】:喀喇沁变质核杂岩地理位置位于内蒙古赤峰南部喀喇沁旗一带。其属于华北地台北缘东西向构造带与大兴安岭南东侧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是理解华北北缘构造演化过程的理想地带。其内部发育的不同性质的韧性剪切带,为了解喀喇沁变质核杂岩的隆升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实验室。 本文根据野外观察和显微构造分析,结合其线理、面理的发育规律,在喀喇沁变质核杂岩南段首次识别出三条不同运动性质的韧性剪切带:以左行走滑剪切为主的NNE向热水韧性剪切带,以左行走滑剪切为主的NEE向七家韧性剪切带,以及以右行走滑为主的NNE向茅荆坝韧性剪切带。 通过运动学涡度值的计算认为,七家韧性剪切带和茅荆坝韧性剪切带均为减薄型剪切带。七家地区出露的韧性剪切带早期是一条以简单剪切为主的左行一般剪切带,后期叠加了一个以纯剪切为主的一般剪切作用;茅荆坝地区韧性剪切带则是一条以简单剪切为主的右行一般剪切带。通过运动学涡度值在垂向上的变化趋势认为,七家地区韧性剪切带受到的简单剪切作用随糜棱岩化强度的减弱而逐渐减弱。茅荆坝地区的运动学涡度值从剖面中部的糜棱岩带向剖面两侧的初糜棱岩带逐渐减小,同时,也表现出简单剪切成分随应变强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 根据石英EBSD组构及显微构造综合分析认为:七家地区的岩石经历了中高温变形,温度大约为500℃;热水地区的岩石也属于中高温变形,温度在550℃左右;而茅荆坝地区的岩石则属于低温变形,,温度小于400℃。 对七家地区出露的同构造岩墙进行了U-Pb锆石测年,结果表明七家韧性剪切带的左行剪切活动开始的时间至少是在271Ma之前。 综合本文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过程认为,喀喇沁变质核杂岩至少经历了两期走滑剪切作用,第一期发生在晚二叠世之前,发生了近东西向的左旋走滑,第二期则发生在白垩纪,此时岩石圈进入伸展减薄阶段,形成了区内以北北东向为主的韧性剪切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P5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建军;马寅生;赵越;王彦斌;;辽西医巫闾山花岗岩锆石SHRIMP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2007年01期
2 赵越;陈斌;张拴宏;刘建民;胡健民;刘健;裴军令;;华北克拉通北缘及邻区前燕山期主要地质事件[J];中国地质;2010年04期
3 马寅生,崔盛芹,吴淦国,吴珍汉,朱大岗,李晓,冯向阳;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J];地球学报;1999年04期
4 董树文;张岳桥;陈宣华;龙长兴;王涛;杨振宇;胡健民;;晚侏罗世东亚多向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与变形特征[J];地球学报;2008年03期
5 郑亚东;王涛;王新社;;最大有效力矩准则及相关地质构造[J];地学前缘;2007年04期
6 宋鸿林;变质核杂岩研究进展、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J];地学前缘;1995年01期
7 朱志澄;变质核杂岩和伸展构造研究述评[J];地质科技情报;1994年03期
8 郑亚东;亚干变质核杂岩的运动学涡度与剪切作用类型[J];地质科学;1999年03期
9 郑亚东;王涛;王新社;;神秘的109.4°——共轭变形带的夹角[J];地质科学;2007年01期
10 纪沫;胡玲;刘俊来;关会梅;Gregory Davis;;辽南变质核杂岩主拆离断层的波瓦状构造(corrugation)及其成因[J];地质科学;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传中;黄文成;Shoufa Lin;任升莲;李加好;涂文传;;长江中下游转换构造结的特征、属性及其研究意义[J];安徽地质;2010年01期
2 徐晓春;楼金伟;梁建峰;肖秋香;张赞赞;刘启能;王萍;;安徽铜陵矿集区矿床勘查与地质研究新进展[J];安徽地质;2011年02期
3 肖成东,杨伦,魏晓英,丁建华;冀东变质核杂岩中银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凤永刚;刘树文;吕勇军;田伟;柳小明;;冀北凤山晚古生代闪长岩-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制约[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5 罗红玲;吴泰然;赵磊;;乌拉特中旗二叠纪Ⅰ型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6 张波;张仲培;张进江;闫淑玉;王晓先;郑亚东;;盆地腹地隆起带内高角度变形带构造样式新解[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张波;闫淑玉;张仲培;张进江;郑亚东;王晓先;王盟;王佳敏;;塔里木盆地巴楚褶皱带构造几何学及其构造物理模拟[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张波;张仲培;郑亚东;张进江;闫淑玉;;膝褶带构造及其地球物理正演[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9 徐佳佳;赖勇;崔栋;鲁彬;;内蒙古前进场岩体岩石学与锆石U-Pb年代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张原庆,钱祥麟,李江海;造山作用的两大类型与成因差异[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2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文元,王长秋,张承志,张禹业;辽西—赤峰一带太古代变质岩中锆石U-Pb年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2 肖成东,杨伦,魏晓英,丁建华;冀东变质核杂岩中银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3 任康绪,阎国翰,牟保磊,许保良,童英,陈廷礼,蔡剑辉,张仁祜,储著银,裘冀;阿拉善断块富碱侵入岩Rb-S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郑亚东;王涛;王新社;;最大有效力矩准则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凤永刚;刘树文;吕勇军;田伟;柳小明;;冀北凤山晚古生代闪长岩-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制约[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米家榕 ,徐开志 ,张川波 ,常建平 ,姚培毅;辽宁北票附近中生代地层[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7 吴福元,孙德有;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8 孙德有,吴福元,张艳斌,高山;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板块缝合带的最后闭合时间——来自吉林大玉山花岗岩体的证据[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2期
9 王平;内蒙古达茂旗巴特敖包地区的西别河剖面与西别河组[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李锦轶;张进;杨天南;李亚萍;孙桂华;朱志新;王励嘉;;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分区与构造演化[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F. Robert;A. C. Brown;骆辉;;魁北克阿比提比绿岩带西格马矿山太古宙含金石英脉:第一篇地质条件和脉系的形成[J];地质调查与研究;1987年02期
2 Jeong Hwan Kim;Weon Seo Kee;金伯录;;韩国和顺煤田淳昌剪切带的构造特征[J];世界地质;1993年03期
3 李鸿儒;周乐群;;鄂东北京桥—芳畈韧性剪切带初探及其含矿性评价[J];资源环境与工程;1994年01期
4 吉磊;江西武功山东区大型韧性剪切带的显微构造特征[J];地质科学;1995年01期
5 樊光明,薛重生,杨晓松;江西田里和浙江游溪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意义[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6 黄银宝,丁春梅;柴北缘宽沟口—红旗沟韧性剪切带及其金成矿动力机制探讨[J];西北地质;2003年04期
7 宋传中,朱光,刘洋,牛漫兰,刘国生;郯庐断裂带肥东韧性剪切带的变形规律、同位素年龄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论评;2003年01期
8 王晓文;;梅州长沙—梅南韧性剪切构造带特征浅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S1期
9 李洪奎;李忠权;王道永;刘援朝;吴德超;马子宁;;四川泸定韧性剪切带红军楼剖面特征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08年02期
10 李忠权,竺国强,应丹琳;韧性剪切带的识别特征及其变形发育史的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母润昌;高平;刘若新;马宝林;;高温高压下华北地壳韧性剪切带岩石波速各向异性实验研究[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2 李元;段超;宋传中;;安徽肥东西韦地区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变形[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蔡学林;曹家敏;朱介寿;程先琼;;中国大陆岩石圈壳幔韧性剪切带系统[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德良;杨强;吴小奇;李振生;刘超;孙岩;;郯庐断裂浮槎山韧性剪切带形成时限分析[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谢成龙;朱光;王勇生;李长城;向必伟;;郯庐高压韧性剪切带内多硅白云母中过剩氩的启示[A];中生代以来中国大陆板块作用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刘德良;吴小奇;;韧性断裂构造形成时限研究的进展和问题[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戚学祥;许志琴;李海兵;张建新;;北祁连南缘右行韧性走滑作用的变形记录及其对祁连加里东造山带隆升的贡献[A];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郝雅;钟增球;;蛇尾张德沟韧性剪切带的地球化学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8)[C];1989年
9 孟宪刚;;辽宁阜新地宫—建设金异常区控矿构造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九五”科技成果汇编[C];2001年
10 邱小平;华杰雄;钱建民;高三华;;浙江省遂昌县治岭头金矿成矿构造特征[A];加强地质工作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07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高建进 通讯员 林文泰;[N];光明日报;2008年
2 林文泰 李珂;[N];福建日报;2008年
3 艾海平;[N];中国矿业报;2010年
4 记者 许含宇 通讯员 林文泰;[N];福州日报;2008年
5 胡新伟 吴德山;[N];中国黄金报;2009年
6 记者 于德福;[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7 李海广 李永维;[N];中国矿业报;2010年
8 杨颜泽;[N];中国矿业报;2009年
9 记者 周强 通讯员 姚维利;[N];中国矿业报;2010年
10 王慧 王敏福 徐国明;[N];中国矿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江涛;陕西省煎茶岭金镍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岩控矿作用[D];长安大学;2010年
2 张桂林;扬子陆块南缘(桂北地区)前泥盆纪构造演化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3 崔建军;桐柏杂岩的性质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4 欧阳征健;新疆北东部古生代构造作用过程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5 徐先兵;武夷山地区显生宙构造变形与年代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陈新跃;海南海西、印支期构造变形及其~(40)Ar-~(39)Ar年代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7 张连昌;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铜矿带成矿地质地球化学动力学研究及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999年
8 王瑜;中国东部内蒙—燕山地区晚古生代晚期—中生代的造山作用过程[D];中国地质科学院;1994年
9 张拴宏;燕山构造带内蒙古隆起东段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4年
10 陆关祥;造山带复杂结构构造区遥感——构造综合解析[D];西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晶;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地区阿尔嘎顺韧性剪切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杨云松;内蒙古白音浩特韧性剪切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陈颖;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南部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及其区域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赵磊;义敦岛弧西侧金沙江中段韧性剪切带应变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马佳虹;金川矿区韧性剪切带特征及其意义[D];长安大学;2012年
6 王英德;额尔古纳韧性剪切带与嵯岗构造片麻岩带构造特征及研究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7 张文俊;安徽桐城挂镇地区韧性剪切带形成时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8 邱京卫;义敦岛弧西侧金沙江中段韧性剪切带变形与变质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9 孔红杰;韧性剪切带及其控矿作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10 马立成;新疆冰达坂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分析[D];长安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辽西医巫闾山花岗岩锆石SHRIMP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5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75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