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共生微生物群多样性及功能的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蚊 + 共生菌 ; 参考:《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7年03期
【摘要】:蚊虫共生微生物群对蚊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媒介效能具有很大的作用及影响。本文从蚊虫微生物群的组成、多样性和影响因素,以及微生物群对蚊虫的影响及常见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
[Abstract]:The symbiotic microbial community of mosquito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and vector efficiency of mosquito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mposition, divers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osquito microbial community,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on mosquito and its common function.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基金】:广东省“领军人才”项目 美国NIH D43课题(No.D43 TW009527) 美国NIH R01课题(No.R01 AI083202,R01 AI05024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项目(No.2014A030312016) 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No.81528013)~~
【分类号】:R38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艳春,林丽,朱利东,陈志刚,李益民,熊永柱,付修根;热液喷口生物群的研究现状[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华洪,陈哲,,胡云绪,翦万筹;洛南生物群研究进展[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6期
3 彭进 ,杨兴莲 ,伍孟银;Q窆锶旱姆⑾钟胙芯縖J];文史天地;2002年06期
4 许汉奎;奇特的澳大利亚生物群[J];化石;2002年02期
5 曹瑞骥;评介《陡山沱期生物群——早期动物辐射前夕的生命》[J];古生物学报;2003年02期
6 邓涛;;中国西北和政生物群的性质、年代和环境[J];地质学报;2005年06期
7 王尚彦;;关岭生物群的生活环境与演化[J];地质学报;2006年04期
8 孔惠;陈春瑞;党毅敏;杨建国;黄清华;赵传本;;松辽盆地白垩纪三大生物群评述[J];古生物学报;2006年03期
9 边步;;《关岭生物群》在北京出版[J];地层学杂志;2008年04期
10 赵元龙;彭进;杨兴莲;伍孟银;毛永琴;杨宇宁;孙海静;;贵州系列早期后生(动)生物群简介[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正贵;饶荣标;;昌都-思茅地区石炭—二叠纪冷-凉生物群的发现及认识[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1)——“三江”论文专辑[C];1991年
2 张录易;华洪;张子福;王静平;;高家山生物群及其科学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赵元龙;彭进;王约;喻美艺;杨兴莲;;贵州早期后生生物群及生物辐射事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二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尹崇玉;;我国重要生物群的起源、演化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5 洪友崇;;东亚古陆中生代中晚期生物群的发源、扩散和迁移的探讨[A];北京昆虫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6 伍孟银;赵元龙;童金南;傅晓平;彭进;杨宇宁;;贵州早期后生生物群中宏观藻类组合特征及意义[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录易;华洪;张子福;王静平;;高家山生物群及其科学意义[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汪啸风;;关岭生物群——探索2亿年前海洋生物世界奥秘的窗口[A];第三届安徽科技论坛地质古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报告(摘要)汇编[C];2004年
9 汪啸风;陈孝红;王传尚;程龙;陈辉明;陈立德;徐光洪;孟繁松;曾庆銮;Gerhard H.Bachmann;Martin Sander;Hans Hagdorn;Gilles Cuny;;关岭生物群研究的进展[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10 陈孝红;程龙;张保明;王传尚;;关岭生物群特征及其环境演替[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付丽丽;未来百年我国20个生物群区将发生迁移[N];科技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张璐;5亿年前古生物群消失原因假说被推翻[N];南京日报;2010年
3 记者 张晔;“蓝田生物群”将高等生命起源大大前移[N];科技日报;2011年
4 记者 赵凡;我国又发现三叠纪海洋生物群[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5 赵凡;我国又发现三叠纪海洋生物群[N];中华新闻报;2008年
6 李缨;黔东南州两石生物群被选为第二届国际石生物学大会野外参观地[N];贵州日报;2006年
7 记者 田雪莲 特约记者 曹菲 司徒瑜;最早螺旋辐射动物实体化石现身贵州[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8 周芙蓉;贵州凯里生物群首次发现胚胎化石[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9 周芙蓉;凯里生物群首次发现胚胎化石[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杨春凌;破译亿万年前“生命密码”[N];贵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约;黔—渝地区新元古代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宏体生物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郭俊锋;湖北宜昌早寒武世岩家河生物群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纪占胜;西藏石炭—三叠纪沉积体系和古生物群演化规律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蒋宗凯;凯里生物群非吐卓虫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的再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2 姚路;贵州凯里生物群大型双瓣壳节肢动物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3 李朋;高家山生物群沉积特征及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郝昕昕;黔东北及邻区伊迪卡拉期生物群与古海洋环境变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5 赵军;云南东部早寒武世关山生物群吐卓虫与龙泉虫再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6 朱玉英;山东滕县煤田晚古生代生物群及地层划分—兼论石炭—二叠系界线[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7 文偁;云南中三叠世罗平生物群鱼类化石及其古生态学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杜伟;中国峡东伊迪卡拉纪陡山沱微体生物群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1886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886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