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抑癌因子ARF与腺病毒E1A蛋白关系的研究
本文选题:ARF + 腺病毒E1A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ARF是哺乳动物细胞内的一个重要抑癌因子(小鼠细胞中是P19ARF,人类细胞中是P14ARF)。一般生理条件下,ARF表达量保持着较低水平,但是当细胞受到一些致癌因素的刺激时,它会响应信号而表达量上升。ARF一般通过p53-依赖或p53-非依赖的途径实施其抑癌功效。E1A基因是腺病毒致病的关键基因,它主要是通过结合细胞内Rb蛋白和P300/CBP,然后启动自身病毒基因的转录及引发宿主细胞周期失控,最终可导致相关细胞的癌化。 在本课题研究中,通过外源性的和内源性的免疫共沉淀首次发现了ARF与腺病毒E1A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两者之间的结合并不依赖于p53的存在。在功能方面,发现P14ARF可以抑制E1A对于病毒基因组的转录激活与引起的细胞DNA复制。在探索其内在机制时,发现高表达P14ARF可以改变E1A原先的细胞核浆定位,E1A进入细胞核仁后加速了其被泛素化途径降解。而通过Knockdown方去下调内源性p14ARF,我们发现E1A的转录激活能力显著升高。分别构建了P14ARF和E1A的一系列蛋白片段,成功检测到两者相结合的区段。另外,还发现了E1A可以竞争性地阻断ARF-mdm2的结合。这些机制的发现,加上之前已有的文献报道E1A可以激活P14ARF的转录,本研究提出了一条存在于P14ARF与E1A之间的负反馈调控通路,这很有可能是宿主细胞针对腺病毒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而对于病毒来说,这条通路的存在,使得病毒可以调控其感染途径与程度,以避免细胞引发对其有害的过度反应。
[Abstract]:ARF is an important tumor suppressor in mammalian cells (P19 ARF in mouse cells and P14 ARFN in human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ARF remains low under normal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but when the cells are stimulated by some carcinogenic factors, It responds to the signal and increases the expression of .ARF generally through a p53-dependent or p53-independent pathway to carry out its tumor suppressor effect. E1A gene is a key gene of adenovirus pathogenesis. It is mainly by binding the intracellular RB protein and P300% CBP, and then initiating the transcription of its own virus gene and causing the host cell cycle to lose control, which can eventually lead to the carcinogenesis of the associated cells. In this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RF and adenovirus E1A protein was first discovered by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immunoprecipitation, and the binding between the two proteins was not dependent on the existence of p53. In terms of function, P14ARF can inhibit the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and DNA replication induced by E1A. In order to explore its intrinsic mechanism, it was foun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P14ARF could change the localization of E1A into nucleolus and accelerate its degradation by Ubiquitin pathway. By down-regulating endogenous p14 ARF by Knockdown, we found that the 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ability of E1A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 series of protein fragments of P14ARF and E1A were constructed, and the combined regions were successfully detected. In addition, it was found that E 1A could competitively block the binding of ARF-mdm2. The discovery of these mechanisms, together with previous reports that E1A activates transcription of P14ARF, suggests a negative feedback regulatory pathway between P14ARF and E1A. This may be a defense mechanism against adenovirus infection in host cells. For viruses, the presence of this pathway allows the virus to regulate its infection pathway and degree to prevent cells from triggering harmful overreaction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3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常坤,雷常勤,周泽富,忽杰;血液净化治疗老年性ARF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1年12期
2 陈桃,朱正芳;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31例临床治疗体会[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3 何永平,张荣国,单爱琴;急性间质性肾炎肾功能衰竭35例临床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洪佳平 ,肖海云,孙淑清;CRRT抢救危急重症病人的体会(附13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5期
5 薛晓英;p53/mdm2及其分子调节机制[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1年04期
6 鲍国强,程萱,贾延军,李素波,刘泽澎,杨晓,宫锋,章扬培;E1A基因转导抑制小鼠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4年03期
7 于颖;孟建中;王素霞;吕苏一;景颖;;CBP抢救重症横纹肌溶解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附3例报告)[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8 唐本遂,张晓燕;肾宁冲剂药效学实验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9 吴琴宁;邓权;杨雪丽;;HDF治疗海洛因中毒致ARF一例体会[J];中外医疗;2008年27期
10 周霞;郑霄;李岩;梁瑜;;婴幼儿心脏术后并发ARF的诱因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天英;;一例因联合用药引起ARF的用药案例及分析[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亮;杨磊;王甲汉;;严重烧伤早期并发ARF时应用血液净化治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杰;栾波;刘少伟;闫承慧;韩雅玲;;E1A基因阻遏子修饰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小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张俊霞;王岩;张蓓;黄坚;;中国华北人群中原发性肝癌P14~(ARF)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临床相关性分析[A];第五次全国免疫诊断暨疫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段岩;李杰;陶杰;游洋;栾波;刘少伟;张效林;闫承慧;韩雅玲;;E1A激活基因阻遏子对抗TNF-α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娜;韩雅玲;陶杰;刘少伟;邓捷;栾波;张效林;闫承慧;;E1A激活基因阻遏子蛋白通过VEGF/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内皮组织的凋亡[A];中国心脏大会(CHC)2011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王娜;韩雅玲;陶杰;刘少伟;邓捷;栾波;张效林;闫承慧;;E1A激活基因阻遏子蛋白通过VEGF/P13K/AKT信号通路调控内皮组织的凋亡[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李杰;栾波;刘少伟;闫承慧;韩雅玲;;E1A基因阻遏子修饰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小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段岩;李杰;陶杰;游洋;栾波;刘少伟;张效林;闫承慧;韩雅玲;;E1A激活基因阻遏子对抗肿瘤坏死因子α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乐捷;;ARF-GEF对气孔分布格局和形态建成的调控机理研究[A];第九届全国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亚琦;务实合作的会议[N];人民日报;2001年
2 康平;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方案[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 郭新宁;美国亚太战略新动向[N];人民日报;2000年
4 王喧;用心最真 服务至深[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龙;ARF缺失与肿瘤细胞MDMX异常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2 缪琳;ARF对Miz-1抑制p53转录活性的阻抑作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翟振兴;携带E1A-雄激素受体(AR)的膀胱肿瘤特异性溶瘤腺病毒的抗膀胱肿瘤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周蓉蓉;E1A基因对鼻咽癌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谢崇伟;Ruvbl2转录抑制Arf与Hnrnpu调控细胞凋亡和周期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胡宝利;腺病毒侵染与TRAIL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李强;腺病毒12型癌蛋白E1B 55-kDa与宿主细胞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强;腺病毒12型癌蛋白E1B55-kDa与宿主细胞内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田茂洲;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与腹膜透析在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对比[D];山东大学;2012年
10 乔孟;拟南芥miRNAs及转录因子MYB96对离体苗再生的调控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佳;细胞抑癌因子ARF与腺病毒E1A蛋白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婷;肿瘤抑制因子ARF对去乙酰化酶SirT1的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鲍方;非小细胞肺癌中BMI-1与P14~(ARF)基因表达的相互性研究及与预后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2年
4 魏君;Twist基因联合E-cadherin、ARF检测在大肠癌组织中的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5 孙藤芳;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14~(ARF)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11年
6 赵伟;Pokemon及P14~(ARF)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7 庞俊伟;E2F-1、c-myc、p14~(ARF)蛋白在肺鳞状细胞癌及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D];泰山医学院;2010年
8 陈春露;葱蝇ARF基因的克隆及在滞育时期的表达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9 彭程飞;E1A基因阻遏子基因抑制TNF-α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10 陈嘉;E1A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58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95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