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泛素化酶对新生隐球菌生长与毒力的多效性调控及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新生隐球菌 + 泛素化 ; 参考:《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摘要】:新生隐球菌是临床上重要的病原真菌,主要感染免疫功能抑制的人群,可诱发具有致命威胁的脑膜脑炎。鉴于其明确的有性繁殖周期、健全的动物模型和坚实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础,隐球菌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研究真菌分子致病机制的一种优秀模式病原真菌系统。多年的研究表明真菌病原体的毒力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其关键毒力因子之间的复杂作用关系以及内在的关键调控机制尚不甚明确。 泛素化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可逆性蛋白修饰机制,,参与调控细胞内中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周期、信号转导、有性繁殖、转录调控以及应激应答等。去泛素化酶是泛素代谢系统中重要的蛋白元件,主要通过加工泛素前体蛋白或循环利用泛素维持胞内自由态泛素的稳态从而精细调节泛素介导的蛋白降解或非降解过程。 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7个去泛素化酶的基因突变株,并结合体外应激应答实验、毒力因子检测、有性交配实验以及多种细胞、动物模型以深入探索去泛素化酶蛋白家族对新生隐球菌生长和毒力的功能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发现:与标准株和其它去泛素化酶的基因缺失株相比,UBP5基因敲除后隐球菌生长速率显著下降,对高温环境(37°C部分抑制,39°C完全抑制)、氧化和NO应激、高盐离子、细胞膜/细胞壁应激原以及多种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氟康唑、氟胞嘧啶和卡泊芬净)敏感性显著增高。除此之外,ubp5Δ基因突变株还表现出荚膜生长缺陷、黑色素分泌减少以及有性繁殖能力缺失等多种表型。Ubp5缺失可能并不影响荚膜多糖物质的合成与出胞,可能抑制了荚膜成分在酵母细胞表面的粘附与组装过程;而其黑色素分泌的减少则可能由于其生长速率下降、铜离子代谢失调等因素的复合作用相关;其交配能力缺失主要发生于细胞融合阶段,并与其对alpha性信息素基因的转录调控有关。去泛素化酶Ubp5可能是新生隐球菌在多种应激条件下维持胞内泛素水平稳态的主要去泛素化酶。Ubp5的缺失可能导致胞内自由泛素水平的下降从而对泛素前体蛋白的需求量增强;而多聚泛素在野生标准株中的下调表达导致新生隐球菌出现类似于ubp5Δ突变株的表型变化,如生长速率下降、应激抵抗力下降、有性繁殖能力缺失以及毒力的下降,这进一步说明多聚泛素Ubi4与去泛素化酶Ubp5作用于同一通路以共同调节胞内的泛素水平的动态平衡。而且,去泛素化酶Ubp5的蛋白缺失改变了隐球菌在正常和高温生长条件下的基因转录模式,例如参与调控营养代谢、应激应答反应以及多种基本生物学过程(如DNA复制、转录调控和细胞周期)的功能组基因均出现转录模式的改变。 除此之外,新生隐球菌中其它去泛素化酶的基因缺失如DOA4和OTU1对其毒力有着不同的功能影响。尽管其基因缺失株未表现出多种明确的毒力因子表型变化,但是doa4感染巨噬细胞和蜡蛾模型时几乎表现出与ubp5一样的严重毒力缺失,而Otu1则对隐球菌的致病感染发挥负向调控作用,其具体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它去泛素化酶的缺失(如doa4和ubp13)也表现出某些与ubp5突变株类似的表型变化,如黑色素分泌减少、对某些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增强等,这提示我们新生隐球菌去泛素化酶存在功能上的重叠性和多样性。 我们的研究证实了去泛素化酶对新生隐球菌致病感染过程中的重要调控功能,揭示了新生隐球菌与模式酵母(酿酒酵母)的进化差异性,也为深入探讨去泛素化酶及泛素系统在白念珠菌、烟曲霉菌等其它病原真菌毒力进化中的功能机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范本。值得重视的是,去泛素化酶抑制剂是当前抗肿瘤治疗的一个热点方向,去泛素化酶Ubp5对新生隐球菌药物耐受、致病感染具有多重调控作用,具备成为新型抗真菌感染药物或协同治疗靶标的潜质。
[Abstract]:Cryptococcus neoformans is an important pathogenic fungus in clinic , which is mainly affected by immune function . It can induce meningoencephalitis with lethal threat . In view of its definite sexual reproduction cycle , a healthy animal model and a solid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 foundation , Cryptococcus has developed into an excellent mode pathogenic fungi system for studying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fungal molecules .
ubiquitination is a kind of reversible protein modification mechanism which is ubiquitous in eukaryotic organisms . It is involved in regulating many important biological processes , such as cell cycle , signal transduction , sexual reproduction ,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and stress response .
In this study , we used molecular biology method to construct 7 gene mutation strains of deubiquitination enzyme , and combined with in vitro stress response experiment , virulence factor detection , sexual mating experiment and many kinds of cell , animal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deubiquitination enzyme protein family on the growth and virulence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
The reduction of melanin secretion may be related to the decrease of its growth rate , the imbalance of copper ion metabolism and other factors .
The deletion of Ubp5 may result in the decrease of intracellular free ubiquitin level and enhance the demand for ubiquitin precursor protein .
In addition , the deletion of deubiquitination enzyme Ubp5 changes the gene transcription pattern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under normal and high temperature growth conditions , for example , the function group genes involved in regulating nutrition metabolism , stress response reaction and various basic biological processes ( such as DNA replication ,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and cell cycle ) have changed in transcription mode .
In addition , the deletion of other deubiquitination enzymes such as DOA4 and OTU1 has different functional effects on the virulence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
Our study confirms the important regulatory function of deubiquitination enzyme in the process of pathogenic infection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 and provides an important model for further exploring the functional mechanism of deubiquitination enzyme and ubiquitin system in virulence evolution of other pathogenic fungi such as Candida albicans , Aspergillus fumigatus and other pathogenic fungi .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绍熙,郭宁如,刘维达,李安生,张宏,沈永年,吕桂霞;新生隐球菌的生态学、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研究[J];菌物系统;1996年02期
2 陈江汉!200003上海,廖万清!200003上海,温海!200003上海,吴建华!200003上海,姚志荣!200003上海,顾菊林!200003上海,刘晓刚!200003上海;三种方法分离新生隐球菌RNA及其评价[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年05期
3 桑红,廖万清,陈江汉,温海;新生隐球菌白化突变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1年02期
4 桑红,廖万清,温海,沈献平,陈江汉,叶楠,张敏,倪容之;影响新生隐球菌毒性及其他表型改变的微观进化[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年03期
5 郭秀军;廖万清;;新生隐球菌在巨噬细胞内寄生的机制[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3年02期
6 李安生;;几种隐球菌酶扩增核糖体DNA图谱及快速基因鉴定[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91年06期
7 李安生,吴绍熙;新生隐球菌的酚氧化酶及用于菌种鉴定的研究[J];微生物学报;1995年02期
8 陈裕充,温海;新生隐球菌毒性因子与宿主的相互作用[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2期
9 顾菊林!200003上海,廖万清!200003上海,柴建华;新生隐球菌的PCR指纹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年05期
10 马廉兰;新生隐球菌形态学实验方法的改进[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龙敏;曹虹;黄胜和;;艾滋病机会感染——新生隐球菌脑炎发病机制研究[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郭秀军;廖万清;任大明;王荫榆;兰和魁;霍克克;;新生隐球菌整合型质粒pTUG418的构建[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桑红;邓德权;孔庆涛;王雪连;王高峰;吕桂霞;刘维达;;新生隐球菌致头皮和颅骨损害国内首例报道1例[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潘炜华;;国内新生隐球菌临床株分子流行病学及药敏研究[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潘炜华;;非新生隐球菌引起的酵母感染性脑膜炎[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邹先彪;廖万清;温海;吴建华;仇芸;;新生隐球菌基因组DNA不同油提方法的比较[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7 滕敏昌;;兔脑—沙保培养基的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陈江汉;;多巴产黑培养基在快速鉴定新生隐球菌中的作用[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邹先彪;廖万清;温海;吴建华;仇芸;杨金水;;新生隐球菌的AFLP分析[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邹先彪;廖万清;温海;吴建华;仇芸;;新生隐球菌线粒体DNA的快速抽提和电镜观察[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小龙;新生隐球菌自我保护机制揭开[N];科技日报;2009年
2 艳红;养鸽谨防脑膜炎[N];中国妇女报;2003年
3 艳红;养鸽谨防脑膜炎[N];保健时报;2003年
4 ;伊曲康唑与两性霉素B抗新生隐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实验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何佳颐;养鸽子当心患上脑膜炎[N];健康时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何佳颐;养鸽子注意啥?[N];健康时报;2003年
7 廖万清;廖万清:真菌“密码”破解者[N];解放军报;2009年
8 郭树红;二医大找到真菌病诊治新途径[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通讯员 严志明;隐球菌脑膜炎治愈率100%[N];文汇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孟庆普 通讯员 严志明;让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远离死神[N];健康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洁;新生隐球菌对小鼠小胶质细胞氧化磷酸化作用及凋亡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2 陈裕充;巨噬细胞对新生隐球菌活力和基因表达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3 潘炜华;新生隐球菌分子重组操作系统的建立及其荚膜相关基因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4 邹先彪;新生隐球菌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5 郭秀军;新生隐球菌荚膜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6 侯幼红;药物和化学试剂对致病酵母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粘附性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7 汪晓军;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新生隐球菌侵袭血管内皮细胞相关蛋白质及其表达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赵志宇;新生隐球菌荚膜相关基因CAP10调控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9 王溪涛;新生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机制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10 姚智荣;隐球菌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美芹;荚膜透明质酸在新生隐球菌跨肺泡—毛细血管屏障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孔庆涛;氧含量对新生隐球菌形态学及毒力因子影响的初步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3 林丽娜;80株中国大陆新生隐球菌环境株表型和分子特征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4 张立科;新生隐球菌感染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单核细胞迁移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5 贾红玲;新生隐球菌生物膜外分泌蛋白初步分析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6 黄生军;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血清型D的合成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7 皇幼明;Hog1p基因对新生隐球菌不同变种毒力影响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8 曹瑞华;新生隐球菌胞外磷脂酶检测及其抑制剂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9 黄晨;通过RT-PCR检测rRNA判定新生隐球菌活力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10 陈裕充;热休克反应在新生隐球菌致病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982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1982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