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株生物学性状的初步研究
本文选题:变形链球菌 + 缺陷株 ; 参考:《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LuxS基因是变形链球菌生物膜早期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基因,为探讨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在生物膜形成中的调控机制,本研究拟构建该基因的缺陷株,并对该基因缺失后变形链球菌相关生物学性状的改变进行初步探讨。 【材料和方法】(1)采用长臂同源多聚酶链反应(LFH-PCR)方法构建含红霉素耐药基因片段的LuxS基因上、下游同源序列的连接片段,转化到变形链球菌中,在红霉素的平板上筛选缺陷株,并进行PCR及序列鉴定。(2)将变形链球菌标准菌和构建获得的LuxS基因缺陷株分别在BHI液体培养基、含2%葡萄糖的BHI液体培养基、含2%蔗糖的BHI液体培养基3个营养环境中生长,采用722S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对细菌生长曲线的变化进行测定。(3)将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株和标准菌在BHI液体培养基,含2%葡萄糖的BHI液体培养基,含2%蔗糖的BHI液体培养基3个营养环境中培养24小时,通过扫描电镜对不同营养环境中标准菌及LuxS基因缺陷株早期生物膜的形成差异进行比较。(4)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标准菌及缺陷株分别接种于含2%蔗糖的BHI液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菌生物膜,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初步分析生物膜形成初期不同时间点的可溶性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1)经PCR和DNA序列测定分析证实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菌株构建成功。(2)在3种不同的营养环境中,变形链球菌UA159LuxS基因缺陷株的生长速度较变形链球菌UA159标准菌株相对略快。(3)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株在富含蔗糖的环境中,生物膜形成能力减弱,且形成的生物膜相对疏松;而在富含葡萄糖以及不含糖的环境中,缺陷株与标准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差异不大。(4)对5个时间点上变形链球菌标准菌和LuxS缺陷株生物膜中菌体可溶性蛋白未见特异表达的蛋白条带。 【结论】(1)本研究成功构建出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株,为后期针对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2)LuxS基因缺陷后会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能力产生影响,当环境中营养增加时,标准菌和缺陷株数量的最高峰值增加,并且峰值接近。(3)LuxS基因缺陷会对变型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产生影响,并且LuxS基因对变形链球菌生物膜的调控是蔗糖依赖型的。(4)在本实验条件下使用SDS-PAGE技术,结果表明,LuxS基因缺陷后,其早期生物膜形成过程中可溶性蛋白的表达量与标准菌之间未检出明显差异。
[Abstract]:[objective] LuxS gene is a key gene in the early biofilm formation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The changes of related biological characters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after the deletion of the gene were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materials and methods] using long arm homologous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LFH-PCR) method, the LuxS gene containing erythromycin resistance gene fragment was constructed. The downstream homologous sequence was transformed into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the defective strains were screened on the erythromycin plate. PCR and sequence identification were performed. The standard strain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the LuxS gene deficient strain were constructed in BHI liquid medium, respectively. BHI liquid medium containing 2% glucose and BHI liquid medium containing 2% sucrose were grown in three nutrient environments. The strain and standard strain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LuxS gene were cultured in BHI liquid medium, BHI liquid medium containing 2% glucose and BHI liquid medium containing 2% sucrose for 24 hour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formation of early biofilm between standard bacteria and LuxS gene deficient strains in different nutrient environments were compar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standard bacteria and defective strains in logarithmic growth period were inoculated into BHI liquid culture containing 2% sucrose. Forming bacterial biofilm in the base, Sodium dodecyl sulfate /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DS-PAGE) technique was used. The expression of soluble protei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in the early stage of biofilm formation was preliminarily analyzed. [results] the PCR and DNA sequenc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Streptococcus mutans LuxS gene deficient strain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The growth rate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UA159LuxS gene deficiency strain was a little faster than that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UA159 standard strain.) Streptococcus mutans LuxS gene defect strain decreased its biofilm formation ability in sucrose rich environment, and the biofilm formation was relatively loose. And in glucose-rich and sugar-free environments, The ability of biofilm formation between the defective strain and the standard strain was not different. 4) there were no specific expression bands of soluble protein in the biofilm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LuxS deficient strain at 5 time points. [conclusion] 1) The LuxS gene deficient strain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For the later study of LuxS gene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the deficiency of LuxS gene will affect the growth ability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When the nutrition in the environment increases, the peak number of standard bacteria and defective strains increases. The peak value of LuxS gene was close to that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biofilm format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LuxS gene on Streptococcus mutans biofilm was sucrose depend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soluble protein in the early biofilm formation and the standard bacteria after LuxS gene deficiency.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3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彩云;李建科;;五倍子及五倍子单宁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7期
2 徐皑;李艳萍;刘兴容;;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对黏性放线菌黏附影响的实验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月恒;周智;陈娇;尹一兵;张雪梅;;LuxS基因缺陷对变形链球菌相关生物学性状影响的初步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张蕾;邹朝晖;陈阵;马莹莹;李敏;;不同能量密度HMME-PDT对致龋模型变形链球菌的杀伤效果及安全性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赵今;林静;努尔比亚木·麦麦提依明;李亮;连冰洁;;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和汉族重度龋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基因多态性分析[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徐树军;吴补领;闫文娟;高杰;邵龙泉;;c-di-GMP对变形链球菌基因表达谱影响的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马宏;李玉晶;;氟钼酸铵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和胞外葡聚糖合成的影响[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6 杜民权;刘宁慧;樊明文;凌均启;;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质抗原Ⅰ/Ⅱ的纯化和鉴定[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7 边专;谭海平;樊明文;赵心臣;;套式聚合酶链(PCR)快速检测人类唾液中变形链球菌和茸毛链球菌[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刘筱娣;郭丽宏;;变形链球菌thrS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张志民;赵洪岩;朱来宽;;采用非标记定量技术对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刘加荣;边专;樊明文;张汉东;曾久荷;;变链素基因在人群中的分布[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春;是非对错幼齿观[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周虹;美丽牙齿吃出来[N];中国医药报;2008年
3 记者 张孟军;剖腹产婴儿更易患龋齿[N];科技日报;2005年
4 张会;牙齿健美要“挑食”[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5 朱本浩;10种食物能固齿[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周伟;茶水漱口好处多多[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7 周伟;茶水漱口好处多多[N];家庭医生报;2007年
8 赵雷;木糖醇防龋有了科学依据[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9 媛媛;让牙齿更美更健康[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熊峰;北京健力药业架起人类健康的桥梁[N];消费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民;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和亲代菌株蛋白质组表达谱及其数据库的初步构建[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佼佼;不同致龋性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差异ssDNA配基的筛选和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3 姜广水;抗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唾液结合区段防龋疫苗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卫克文;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B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防龋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卫华;变形链球菌耐酸性相关基因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赵洪岩;采用非标记定量技术对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夏丽;变形链球菌非编码RNA的初步筛选及非编码RNA-L10-Leader的鉴定和相关检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8 陆玉;变形链球菌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与其致龋性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杨德琴;不同龋敏感人群变形链球菌产酸耐酸毒力因子遗传多态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赵红萍;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D基因克隆表达及功能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智;鸡卵黄特异抗体对人口腔中变形链球菌影响的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1年
2 李月恒;变形链球菌LuxS基因缺陷株生物学性状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李会;变形链球菌耐酸相关基因luxS编码蛋白的晶体学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文冰;抗变形链球菌IgY抑制变链菌产酸及合成葡聚糖的实验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0年
5 郑鹏;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中耐酸相关基因gluA突变的检测[D];吉林大学;2010年
6 余志芬;柠檬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致龋相关酶活性及代谢产物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7 杨健;抗变链鸡卵黄抗体(IgY)对两种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影响[D];江西医学院;2000年
8 周泽渊;菌斑形成的超微结构研究及菌斑中变形链球菌GbpB的免疫电镜观察[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9 唐镇;抗变形链球菌鸡卵黄抗体预防龋齿的动物实验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1年
10 佟玲;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口腔定居时间及影响定居因素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06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006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