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鼠疫双组分疫苗的免疫学评价

发布时间:2018-06-19 10:46

  本文选题:F1+rV + 蛋白 ; 参考:《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本课题以提取的鼠疫F1抗原和重组鼠疫V抗原免疫小鼠,豚鼠两种动物模型,评价鼠疫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为鼠疫疫苗研制奠定基础。 方法:1.在小鼠动物模型上,本课题用F1和rV与氢氧化铝进行物理混合后免疫小鼠。通过脾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流式细胞分析术和抗体滴度的测定四种方法对F1和rV蛋白疫苗的免疫原性进行了初步评价。2.在豚鼠动物模型上,实验采用不同剂量的F1和rV抗原与氢氧化铝佐剂进行物理混合后免疫豚鼠,以探求合适的疫苗浓度;通过分离免疫后不同时间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增殖实验,对疫苗末次注射八周后的豚鼠进行过敏性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并测定免疫后不同时间抗体滴度等实验,对F1和rV蛋白疫苗的免疫原性进行了评价。3.在疫苗效力保护实验中,通过不同剂量的鼠疫双组分疫苗免疫小鼠,并于一周后用一定剂量的鼠疫菌株对实验小鼠进行攻击,选择一定的时间对小鼠脾脏的细菌进行培养计数,从而观察疫苗的保护效果。 结果:1.小鼠动物模型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F1+rV+Al(OH)3组有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ELISPOT,MTT细胞增殖结果显示F1+rV+Al(OH)3组在不同时间点经F1,rV抗原刺激后分泌IFN-r的脾脏淋巴细胞数均高于其余各组。2.豚鼠动物模型结果:ELISA检测结果显示各疫苗组均有较强的体液免疫应答,同时活疫苗组对F1抗原特异性的体液IgG效价明显高于其余各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MTT细胞增殖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疫苗组F1+rV组及活疫苗组在不同时间点经F1,rV抗原刺激后的增殖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迟发型超敏反应显示F1+rV复合疫苗能介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3.疫苗效力保护实验结果显示阴性对照组有数量不等的菌落生长,而疫苗组小鼠脾脏均无细菌生长。 结论:鼠疫双组分疫苗能引起小鼠和豚鼠明显的免疫应答,Al(OH)3佐剂能够显著提高其应答水平,同时对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力。确证了其与氢氧化铝佐剂物理混合后能够激发高水平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制新型鼠疫疫苗奠定了基础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mune effect of Yersinia pestis subunit vaccine in mice and guinea pigs by immunizing mice with F1 antigen and recombinant V antigen in order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Yersinia pestis vaccine. Method 1: 1. In this study,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F1 and rV and aluminum hydroxide. The immunogenicity of F1 and rV protein vaccines was preliminarily evaluated by spleen lymphocyte proliferation test, spleen lymphocyte factor, flow cytometry and antibody titer determination. The guinea pigs were immuniz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F1 and rV antigens and aluminum hydroxide adjuvant in order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vaccine concentration. The prolifera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immunization was carried out, the allergic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test was performed on guinea pigs after the last injection of the vaccine eight weeks later, and the antibody titers were measured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immunization. The immunogenicity of F1 and RV protein vaccines was evaluated. In the protective experiment of vaccine efficacy,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plague two-component vaccine, and a certain dose of Yersinia pestis strain was used to attack the experimental mice one week later, and selected a certain time to culture and count the bacteria in the spleen of mic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vaccine was observed. The result is 1: 1. The results of mouse animal model showed that F1 rV Albumin OHH3 group had a strong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and ELISPOTH MTT cell prolife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leen lymphocytes secreting IFN-r in F1 rV Alo OHH3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stimulation by F1 rV antigen. The results of the guinea pig animal model showed that each vaccine group had a strong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and the live vaccine group had higher specific humoral IgG titer against F1 antigen than the other groups. Results the results of MTT cell proliferation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F1 rV group and live vaccine group stimulated by F1rV antige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showed that F1 rV complex vaccine could mediate strong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 3. The results of vaccine protection tes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t numbers of colonies in negative control group, but no bacteria growth in spleen of vaccine group. Conclusion: Yersinia pestis two-component vaccine can induce a significant immune response in mice and guinea pigs. It was confirmed that it could stimulate a high level of immune response after physical mixing with aluminum hydroxide adjuvant, which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a new plague vaccine.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建萍;金星;李翔;杨晓艳;任玲玲;张青雯;祁芝珍;戴瑞霞;魏绍振;金丽霞;熊浩明;赵子婧;;赫氏培养基不同氨基氮含量对鼠疫菌生长的影响[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07期

2 田春波;陈荣富;蓝玉清;柳付明;;一例历史鼠疫患者坟墓中的土壤检测报告[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年08期

3 杨琳;高鹤;张义全;刘霞;谭亚芳;郭兆彪;黄新祥;杨瑞馥;周冬生;;鼠疫菌、副溶血性弧菌及肺炎克雷伯菌CRP蛋白的表达及其DNA结合活性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年03期

4 王梅;海荣;;鼠疫噬菌体研究概述[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年03期

5 周树武;梁江明;曾竣;韦锦平;陈达宗;倪尔江;廖生华;黄利荣;;隆林县蚤种群分布特征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年04期

6 罗张;高鹤;张义全;王丽;谭亚芳;郭兆彪;杨瑞馥;周冬生;;鼠疫菌重要调控子蛋白的表达纯化及DNA结合活性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11年04期

7 洪文艳;王浩然;王津;郭兆彪;周蕾;杨瑞馥;;鼠疫菌PsaA抗原的表达及抗体制备和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12期

8 顾锡英;方睿;嘎玛;;西藏朗县5例肺鼠疫患者临床分析[J];西藏医药杂志;2011年03期

9 闫东;史献明;崔耀仁;项友清;赵玉刚;刘冠纯;陈立;任风岐;陈永明;;河北省鼠疫疫源地小型夜行鼠调查[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年04期

10 冯建萍;;检测鼠疫菌培养基的质量控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热娜·吐尔地;徐秉臣;阿扎提·热合木;孙石;雷刚;;酶免疫染色法快速检验鼠疫菌[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董兴齐;张洪英;彭和碧;Chu C.May;;鼠疫菌—新质粒的限制性酶切图谱[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宋亚军;;鼠疫耶尔森氏菌比较与进化基因组学研究[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薛强;王静;邹明强;李锦丰;王楠;周朋;邱月明;陈彦长;;应用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血清中鼠疫抗体[A];第三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叶枫;李俊勇;尹家祥;;云南省南部及东南部鼠疫菌质粒图谱分析及其流行病学意义[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张涛;;鼠疫研究与控制措施(综述)[A];第八届粤港澳台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吴小红;李豫川;严格;曹军田;王翠娥;;鼠疫耶尔森氏菌感染小鼠的病理学观察[A];第六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季恒青;贾庆良;汪新丽;苏培学;吴国辉;毛德强;张春华;;三峡库区重庆段鼠疫预警研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9 戴二黑;;鼠疫耶尔森菌基因组重排谱分型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陈虹;;四川省石渠县人间鼠疫菌株鉴定结果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雪飞;鼠疫检测新技术身手不凡 30分钟内锁定鼠疫菌及抗体[N];健康报;2007年

2 李伟;中蒙联手开展鼠疫等病原监测研究[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何秀丽;731部队核心队员揭露活体解剖[N];哈尔滨日报;2008年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鼠疫与环境图集》研制组;按图索“鼠” 辨疫知因[N];健康报;2001年

5 王秀华;细菌战犯元凶石井四郎逃脱国际审判揭秘[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员 张见麟;“恐怖微生物”——炭疽、鼠疫、天花[N];健康报;2001年

7 崔尚金;聚焦老而不朽的人畜共患病:鼠疫[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刘安平 郝广福;严把国门 联防联控[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龚保华;他与历史见证人对话[N];吉林日报;2005年

10 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供稿;提高防护意识 消除鼠疫危害[N];西藏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薇;纳米材料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谭亚芳;鼠疫耶尔森氏菌Ⅲ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YopK在致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3 陈泽良;鼠疫耶尔森氏菌密度感应系统与毒力关系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4 李蓓;鼠疫耶尔森氏菌候选疫苗靶标的筛选与初步验证[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5 殷瑛;以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为载体的新型疫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6 周蕾;鼠疫耶尔森氏菌密度感应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7 柯跃华;鼠疫菌蛋白YpkA和人蛋白VASP的相互作用和功能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8 吴超;幽门螺杆菌多亚单位疫苗的筛选及免疫保护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李娜;肉毒毒素及炭疽SFV复制子核酸疫苗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10 洪文艳;UPT十通道免疫层析试纸盘检测技术平台的建立及其在鼠疫菌抗体谱筛查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洁英;鼠疫双组分疫苗的免疫学评价[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旺;鼠疫亚单位疫苗的制备及其在猕猴中的免疫保护作用评价[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3 刘轶然;示踪鼠疫菌构建及吞噬细胞对其吞噬能力的观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4 何萍;纳米铝佐剂的制备及其辅佐HBsAg的免疫学效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5 尚帅;载鼠疫亚单位疫苗的多孔微球[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6 姜慧;1942年河套地区鼠疫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7 王棠;鼠疫菌天然F1与重组rV270抗原的制备及其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8 刘景福;布鲁菌新型亚单位疫苗BP26的动物免疫评价[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9 尤敬民;1911年直隶鼠疫防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娜;中国鼠疫菌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本文编号:20396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0396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2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