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三联生活周刊》对民国《生活》周刊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05 12:34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上海成为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社会动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10年

《三联生活周刊》对民国《生活》周刊的继承与创新研究

张昳  

【摘要】: 民国《生活》周刊与《三联生活周刊》是两本创刊于不同历史时期,但有着深厚渊源且一脉相承的刊物。民国《生活》周刊在邹韬奋先生的带领下,屡屡创下当年报刊市场的销售记录,受到广大青年和人民大众的喜爱和欢迎。《三联生活周刊》在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举着复兴民国《生活》周刊的大旗,誓要做成“中国的时代周刊”。笔者认为,新旧两刊的继承与创新关系,有着能够深入研究和挖掘的空间,本文试图通过在分别描述两刊创刊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传者、受者、文本内容和特色三个层面对两刊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三联生活周刊》对民国《生活》周刊的继承点和创新点。 本文从两刊的创刊背景和发展历程入手,将历史背景与刊物创刊过程联系起来,在分别阐述了两刊的创刊和发展之后,上升到文化高度进行对比分析;第二章从传播者的层面,即两刊的编辑团队,比较两刊的团队磨合过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编辑理念;第三章从受众的层面,即两刊的受众定位方面,比较两刊的继承和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的创新点;第四章则从刊物文本的层面,分栏目设置、刊物特色、报道方式和语言风格三个部分,对两刊的刊物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异同比较。本文对《三联生活周刊》和民国《生活》周刊的比较研究,期望能对中国当代时政生活类周刊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 本文的分析研究过程,综合运用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大量的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亦对本文的完成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239.29;K25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第一章 两刊的创刊背景及发展历程10-24
  • 第一节 炮火中的勇士——民国《生活》周刊的发展历程10-17
  • 一、民国《生活》周刊的创刊背景10-13
  • 二、民国《生活》周刊的发展历程13-15
  • 三、历史功绩和后人评价15-17
  • 第二节 新时代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的诞生17-22
  • 一、《三联生活周刊》创刊的时代背景17-18
  • 二、《三联生活周刊》的发展历程18-21
  • 三、现实成果和市场地位21-22
  • 第三节 发展历程的文化背景分析22-24
  • 一、两次重大社会转型的文化产物22-23
  • 二、参与全球化文化整合的努力尝试23-24
  • 第二章 基于传者层面的继承与创新24-45
  • 第一节 《生活》周刊——以邹韬奋先生为领头羊的优质编辑队伍24-29
  • 一、初期的编辑队伍及其壮大过程24-27
  • 二、竭尽心力的人才挖掘和培养27-28
  • 三、不断摸索总结并升华的办刊宗旨28-29
  • 第二节 《三联生活周刊》——在阵痛中不断磨合和整编的办刊团队29-37
  • 一、几聚几散的办刊团队29-33
  • 二、被誉为新闻界"黄埔军校"的新记者培养机制33-36
  • 三、磨合中逐渐明确的办刊宗旨和理念36-37
  • 第三节 新时代"韬奋精神"的延传37-45
  • 一、编辑团队磨合过程之比较37-40
  • 二、人才培养模式之比较40-42
  • 三、《三联生活周刊》薪尽火传42-45
  • 第三章 基于受众层面的继承与创新45-53
  • 第一节 《生活》周刊的受众定位和实际受众群45-49
  • 一、办刊初期的受众定位45-46
  • 二、动荡时局下受众群的变化46-49
  • 第二节 《三联生活周刊》对受众群的重新定位49-53
  • 一、继续以中青年为主要阅读对象的受众定位49-50
  •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受众定位的变革和延伸50-53
  • 第四章 基于文本层面的比较分析53-77
  • 第一节 关于栏目设置的继承与创新53-57
  • 一、民国《生活》周刊的栏目设置及其特点分析53-54
  • 二、《三联生活周刊》栏目设置对民国《生活》周刊的继承与创新54-57
  • 第二节 关于刊物特色的继承与创新57-65
  • 一、选题与刊物主题57-60
  • 二、视觉传播60-63
  • 三、服务意识63-65
  • 第三节 报道方式和语言风格的创新性分析65-72
  • 一、《生活》周刊的报道方式和语言风格65-69
  • 二、《三联生活周刊》对报道方式和语言风格的创新69-72
  • 结语72-73
  • 参考文献73-76
  • 后记76-7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玉冰;程丽红;;邹韬奋《生活》周刊的编辑思想[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滑战锋;韬奋与《生活》作者工作[J];编辑学刊;1999年06期

    3 张慧;《三联生活周刊》:温和的经营主导型媒体[J];编辑学刊;2003年06期

    4 韩娇;中国新闻类期刊的软肋[J];出版参考;2004年34期

    5 朱彦虎;;《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比较观[J];出版广角;1999年12期

    6 张华桥;;新闻+文化=定位——《三联生活周刊》定位浅析[J];出版广角;2002年08期

    7 徐柏容;;最是英雄少年时——邹韬奋怎样编《生活》周刊[J];出版广角;2003年12期

    8 赵允芳;;“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访谈[J];传媒观察;2006年01期

    9 赵文;;《生活》周刊时期邹韬奋“报格”思想及其实践[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罗国干;;韬奋《生活》周刊的经营方略——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之二[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春秀;《三联生活周刊》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小建;《生活》周刊的改刊过程及意义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2 李云桃;《生活》周刊时期邹韬奋的妇女观探析[D];浙江大学;2007年

    3 李晓苹;《三联生活周刊》探析[D];河南大学;2007年

    4 周芳;邹韬奋《生活》周刊之特色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张莹;《三联生活周刊》的品牌传播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张东亚;分众传播视角下的《三联生活周刊》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正赋;;信息耗散模式与新闻真实性——兼论香农—韦弗“噪音”说和马莱兹克系统模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申从芳;;如何规避社会新闻煽情和猎奇的弊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邓学良;;传播框架中的模糊符号——“话语泡沫”在外交语言中的功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4 潘荣华;杨芳;;民国时期上海成为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社会动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5 梁新堂;;抗战时期广告业的特征与作用——以具有抗日性质的广告为视角[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0期

    6 甘险峰;;“生活”系列周刊的新闻图片编辑[J];编辑之友;2009年07期

    7 惠萍;;近代出版业与传统知识分子的双向建构——以严复为例[J];编辑之友;2010年01期

    8 李振荣;;关于编辑职业比喻的若干断想[J];编辑之友;2011年06期

    9 王伟;;我国近代编辑出版人的职业生涯与社会价值[J];编辑之友;2011年06期

    10 樊丽;;分类、优势与问题:电话广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研究[J];今传媒;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蓓;;浅谈数字博物馆的信息选择与利用[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吕霓;;中国安全信息传播中的政治文明[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信茹;;传媒与民俗生活变迁——甘庄的个案分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4 冯炜;;社会场景:传播主体的心理场[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陈佳;;从Google看网络全球化传播的实质[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何威;;QMC研究初探[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姜红;;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陈龙;王瑜;;我国媒体艾滋病报道中的修辞敏感性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9 王迪;;儿童对电视广告中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10 姚紫虹;;符号冲突下的传播改善——北京奥运圣火不经台北的政治传播学解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2 肖曼琼;翻译家卞之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喻永庆;《中华教育界》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冯志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斌;从体操到体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秀梅;多元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主持传播的机遇与挑战[D];浙江大学;2009年

    9 杨海军;广告舆论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永;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消费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梁丽;“转基因水稻”事件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世昭;农村社区既有与新兴意见领袖的博弈[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万红霞;电视新闻软评论探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梁爽;黑龙江省动漫产业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周洁;命运之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闫晨;我国视频新闻网站的议程设置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黄苗;权力话语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端民;论邹韬奋报刊思想的民众观[J];编辑学报;1998年02期

    2 武志勇;论韬奋的对读者负责精神[J];编辑学刊;1995年06期

    3 雷群明;邹韬奋论职业道德[J];编辑学刊;1997年01期

    4 滑战锋;韬奋与《生活》作者工作[J];编辑学刊;1999年06期

    5 甘奉先;韬奋论编辑与编辑工作[J];编辑学刊;2000年06期

    6 吕振海;注重期刊封面设计的整体理念[J];编辑学刊;2001年03期

    7 郝丹立;论韬奋研究的时代转型——兼论《韬奋文集·序》的价值取向[J];编辑学刊;2001年04期

    8 马飞孝 ,苏冬;新闻类周刊的卖点[J];编辑学刊;2002年01期

    9 陈亦骏;新闻类周刊的现状与发展[J];编辑学刊;2003年03期

    10 张慧;《三联生活周刊》:温和的经营主导型媒体[J];编辑学刊;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小建;《生活》周刊的改刊过程及意义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2 石卫锋;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报道策划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3 薛龙;《三联生活周刊》的社会性建构及其修辞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邹韬奋《生活》周刊经营策略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赵文;;民国初年《生活》周刊对青年男女社交的看法与主张[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赵文;;《生活》周刊(1925—1933)研究述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郑玉冰;程丽红;;邹韬奋《生活》周刊的编辑思想[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赵文;;《生活》周刊时期邹韬奋“报格”思想及其实践[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6 黄伟迪;鲍仕莲;;从新闻专业主义角度看邹韬奋及《生活》周刊[J];新闻世界;2011年05期

    7 黄银燕;;邹韬奋与《生活》周刊办刊方针的转变[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赵文;;邹韬奋主持时期《生活》周刊的广告原则[J];新闻爱好者;2009年23期

    9 韦魏;杨静;;《生活》周刊和报刊公共领域的雏形[J];新闻世界;2011年07期

    10 丁国生;三十年代中国报刊金融广告——以上海《生活》周刊为例[J];新闻大学;199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沈伟东;;秦伯未与民国时期上海中医药期刊[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玉玮;;民国时期中医医学流派线索[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喻忠恩;;岭南国语教育重镇:广州市立国语讲习所[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孙洁;居阅时;;“月份牌”蕴涵的民国时期上海城市精神[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8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9 李孝迁;;民国时期国际汉学史研究[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夏媛媛;;民国时期两级制医学校的形成[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三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珊珊 国家图书馆典藏阅览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作家 迟子建;[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钱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薛其林;[N];光明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邢宇皓;[N];光明日报;2005年

    6 梁嘉宾;[N];民主协商报;2005年

    7 陈福康;[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张艳华 章慕荣;[N];团结报;2000年

    9 宣珂;[N];中国档案报;2006年

    10 林南中;[N];闽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生活》周刊与城市平民文化[D];复旦大学;2009年

    2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6 段汉武;民国时期中国绘画史叙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王芹;民国时期档案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昳;《三联生活周刊》对民国《生活》周刊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静;视觉与“生活”[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梁小建;《生活》周刊的改刊过程及意义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6年

    4 李云桃;《生活》周刊时期邹韬奋的妇女观探析[D];浙江大学;2007年

    5 周芳;邹韬奋《生活》周刊之特色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6 彭晓昀;小众报刊营销战略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陈明明;《生活》周刊“读者信箱”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8 孙莉;中国新闻期刊中同性恋议题的媒体呈现[D];安徽大学;2012年

    9 张博;媒介分析:新闻第二落点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刘玉梅;民国时期河北灾荒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上海成为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社会动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5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35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5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