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肱骨肌管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19-01-03 09:04
【摘要】:目的: 肱骨肌管上臂背侧面重要的解剖学结构,其内走行有桡神经及与其伴行的肱深动脉,其两端分别称为上口和下口。肱深动脉以肱骨肌管为标志可分为前支和后支,前支亦称桡侧副动脉。因肱骨肌管内存在桡神经这一重要结构,故肱骨骨折时易伴有桡神经损伤。通过对肱骨肌管的解剖学研究可了解到肱骨肌管的自身比例定位情况,从而加深对桡神经易损部位得到了解,并对桡神经受压综合症的好发部位予以重视,同时避免医源性的桡神经损伤。而对肱骨肌管段桡神经的血供研究也可为临床上相关修复手术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桡神经在肱骨肌管附近的分支情况进行研究,则可为桡神经吻合术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对这一区域解的剖学研究也有利于带肱深血管蒂肱骨瓣移位技术进行骨修复手术的临床应用。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取40具(男性30例,女性10例)用于教学的防腐尸体标本,进行局部解剖学研究。测量桡神经在臂部的相关数据;肱骨肌管上下两端距内外髁连线中点的距离;肱骨肌管与肱骨长之间的自身比例定位值;为皮瓣移植提供基础的皮瓣血管的相关测量数据;了解桡神经营养血管的分布情况;肱三头肌各肌支的发出点、入肌点和无损伤分离长度及有损伤分离长度的相关测量。结果: 1.肱骨肌管上口在肱骨上2/5—下3/5相交处,下口在肱骨上3/5—下4/5相交处。 2.在桡神经进入和穿出肱骨肌管时位置相对确定,走形在肱骨肌管下段的桡神经被腱膜结构包绕,走形在肱骨肌管上部的桡神经被肌性结构包绕。 3.肱骨肌管入口处到肱骨头顶点距离平均(117.34±6.58)mm,肱骨头顶点到外侧肌间隔距离平均(176.91±10.90)mm,肱骨最大长平均(305.58±17.76)mm。 4.肱骨肌管上下两端距内外髁连线中点的距离如下,左侧桡动脉入口到肱骨内外髁连线中点的距离平均为(15.72±1.75)cm,右侧桡动脉入口到肱骨内外髁连线中点的距离平均为(16.24±1.71)cm,;左侧桡动脉出口到肱骨内外髁连线中点的距离平均(9.4±1.33)cm,右侧桡动脉出口到肱骨内外髁连线中点的距离平均为(9.7±1.13)cm. 5.肱骨肌管与肱骨长之间的自身比例定位值:左侧肱骨肌管与肱骨长之间的自身比例定位值平均为(56.4±3.9)%,,左侧肱骨肌管入口到肱骨内外髁连线中点与肱骨长度的比值平均为(34.2±4.5)%;右侧桡动脉出口到肱骨内外髁连线中点与肱骨长度的比值平均为(59.8±5.1)%,右侧肱骨肌管出口到肱骨内外髁连线中点与肱骨长度的比值平均为(35.9±3.1)%。 6.皮瓣血管的测量数据:桡侧返动脉发出点至入肌肉点的长度(3.0±1.1)cm,动脉外径(2.1±0.2)mm,静脉外径(2.2±0.5)mm;桡侧副动脉长度(3.6±1.0)cm,动脉外径(1.6±0.3)mm,静脉外径(1.5±0.2)mm。 7.桡神经营养血管分布情况:中副动脉的第2分支点距肱骨外上髁的距离为(13.47±0.62)cm,距神经外膜的距离为(0.56±0.16)cm。 8.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神经纤维性质与肋间神经相近,且肌支无损伤游离足够长,可与肋间神经吻合。长头肌肌支和外侧头肌支的无损伤分离长度:长头肌肌支无损伤分离长度(49.02+9.64)mm;外侧头肌支无损伤分离长度(45.31+9.45)mm。结论: 1.肱骨肌管的上口和下口处,桡神经位置相对固定,易受损伤。 2.肱骨肌管下段为桡神经受压的好发部位。 3.肱三头肌肌支的无损游离可进行肋间神经与肱三头肌肌支的吻合术。 4.肱深动脉可用于血管蒂骨(膜)瓣向上移位技术,治疗肱骨中、上段骨不连或骨缺损。 5.桡神经在臂部的营养血管主要为中副动脉及桡侧副动脉,术中应尽量避免其损伤。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2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清楷,陈开明;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22例[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1期

2 何学安;张伟;;肱骨干骨折手术后合并桡神经损伤17例治疗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20期

3 张展奎;曹瑞治;刘恒;张卫;钟红娟;;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J];广东医学;2007年11期

4 邓忠虎;肱骨干骨折并桡神经损伤早期手术探查[J];中国骨伤;1998年02期

5 许桂郁,成红兵;闭合性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34例疗效分析[J];南通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6 谢小平,叶蜀新,林海,江伟,罗强;肱骨中下段骨折前置钢板固定的入路[J];四川医学;2002年12期

7 王泳楗;肱骨干骨折骨愈合不良的常见原因[J];现代医药卫生;2001年12期

8 高云早;50例肱骨干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9 何玉敏 ,李春游;医源性桡神经损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医正骨;2002年09期

10 王荣冠,王庚军,张相东,卢成晓;肱骨干骨折内固定并发症分析[J];中医正骨;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凤云;;双“L”型夹板加压垫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238例报导[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林玉平;吴卫青;;桡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分析和治疗[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李雄峰;寿志强;李建有;刘伟;吴猛;;LCP钢板治疗C3型肱骨干骨折[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明立功;明立山;王慧;乔玉;王自方;王明利;;普通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缺陷与改进[A];2009年全国骨与关节损伤新技术研讨会暨第六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5 沈朝忠;金海兵;石生友;潘则昂;;自制支具治疗肱骨干骨折旋转移位18例[A];第十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6 邢顺民;谭俊铭;王朝阳;陈德纯;;上臂前侧入路MIPO技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A];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孔祥标;李铭雄;张细祥;;闭合复位经皮骨圆针髓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苏建华;吴海涛;;后侧钢板治疗肱骨干骨不连28例[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李祖荣;罗顺宁;王志远;郭跃明;陈志维;;肱骨干骨折单边支架外固定治疗体会——附48例患者的临床分析[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创伤骨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李祖荣;;肱骨干骨折单边支架外固定治疗体会——附48例患者的临床分析[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仲省邋高思敏;精心为地震伤员做手术[N];科技日报;2008年

2 李显;骨折的急救处理[N];医药经济报;2002年

3 明子;细说手抖[N];大众科技报;2001年

4 王雪飞邋通讯员 王继荣 刘泉;“自己人找自己人”让移植神经修复受伤神经[N];健康报;2008年

5 市三院骨科副主任 徐瑞生邋博士;地震引起的神经损伤[N];无锡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桂香;全力以赴救治车祸伤员[N];喀什日报(汉);2007年

7 省畜牧局高级畜牧师 王学君;奶牛躺卧不起综合征的诊治(上)[N];河南科技报;2007年

8 秋思;皮肤、神经病变要当心[N];医药经济报;2006年

9 陆嘉;防御性医疗与主观过失[N];健康报;2003年

10 吴名;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中国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沛;肋间神经移位修复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的长期随访疗效[D];复旦大学;2012年

2 张雷;旋后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中下干损伤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康庆林;天鹅记忆接骨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实验生物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4 崔建礼;周围神经功能储备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陆伟;颈7神经根束支结构与功能定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任可;三维记忆应力场下长骨干骨折愈合的生物学特征与相关成骨信号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7 刘勇;几丁糖/聚乙烯醇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隆队;MIPO技术与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阳;桡神经自发性麻痹的病因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宋宝东;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农建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干复杂骨折的疗效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5 孙永强;非扩髓肱骨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6 李建民;肱骨髁上骨牵引相关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7 Rajesh Acharya;可弯曲型髓内钉在治疗青少年肱骨干骨折中作用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赵兴伟;肱骨自锁髓内钉的生物力学测试及临床应用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孙静;肱骨合并同侧尺桡骨骨折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丁红梅;桡神经肱三头肌支转位修复臂丛上干的应用解剖[D];南华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99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399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8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