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中国南方汉族和西藏藏族RHCE基因多态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7 09:04
【摘要】:背景 1939年发现了Rh血型系统,随后的临床研究证明该系统抗原抗体不匹配能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Rh血型系统是人类30个红细胞血型系统中最复杂最富有多态性的一个系统,其临床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RH基因存在丰富的人种和民族遗传差异,这种遗传背景差异在东方人中尤为复杂,RH基因不仅在编码区存在多态性,而且在非编码区也富有多态性。 RH基因由位于1p34.3—lp36.1上的2个同源性高达96%以上的RHD和RHCE基因组成。RHD基因编码RhD多肽,RHCE基因编码RhC/c和RhE/e多肽。RHC与RHc等位基因相比,仅有6个核苷酸不同,分别是位于48、150、178、201、203和307位的核苷酸,在这些位置上RHC等位基因分别是C、T、A、G、G和T,而RHc等位基因则分别是G、C、C、A、A和C。其中唯有由307位碱基编码的103位脯氨酸位于细胞膜外,是决定Rhc抗原性的关键位置,也是决定RHc基因分型特异性的关键位点。 据报道白种人中带有Rhc抗原个体其RHCE基因外显子(exon)2的307位100%都是C,国内外的研究证明,针对此位点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检测RHc等位基因结果均正确。然而,国外研究结果显示对于RHC等位基因的基因定型结果总令人不满意。研究表明白种人中具有RhC抗原个体其RHCE基因内含子(intron)2都有109bp插入序列,然而,有研究显示利用这一多态性来检测RHC等位基因存在假阴性。另据报道白种人RHC等位基因在外显子1的nt48位100%是C,然而白种人中有5.2%的RHc等位基因在此位点发生GC突变,而且,表型为Rhcc非洲黑人中74%个体外显子1的48位都是C。另有报道RHCE基因外显子5的733位核苷酸存在CG多态性,在白种人中为2%,在非洲裔黑人中为50%,亚洲人尚未见到相关报道。 对中国南方汉族和西藏藏族RHCE基因多态性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人RH基因的结构特点和民族遗传背景差异,探讨RH基因在进化、重组和突变中的作用机制,揭示RHCE基因多态性的遗传背景差异和民族差异,为RHCE基因的准确定型奠定基础。 目的 1.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和西藏藏族人群RHC等位基因exon1中48GC多态性,并比较两民族在此位点的多态性差异。 2.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和西藏藏族人群RHC等位基因intron2中109bp插入序列缺失情况,并比较两民族在此特异性的差异。 3.研究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和西藏藏族人群exon5中733CG多态性,并比较两民族733CG多态性分布差异。 4.比较研究中国南方汉族和西藏藏族RHCc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差异,探讨中国人RHCc等位基因的基因定型方法的准确性。 方法 1.样本收集。187例健康随机非血缘关系中国南方汉族人样本由广东省中医院提供;51例健康随机非血缘关系西藏藏族人(长期居住在西藏且三代内未与外族通婚的藏族)样本由西藏自治区血液中心提供。 2.采用微柱凝胶法对Rh表型进行分型,对RhD初筛阴性样本用抗人球蛋白法确认。 3.应用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 PCR-SSP)对RHCE基因进行基因定型。 4.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PCR-SSP方法对RHCE基因exon1的48GC多态性和intron2的109bp插入序列进行检测。 5.对筛选出的RHCc基因定型结果与表型不一致的样本进行测序,并分析其序列差异,探讨RHCc基因定型方法的准确性。 6.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应用PCR-SSP方法对exon5的733CG多态性进行检测,并用测序方法验证。 结果 1.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和中国西藏藏族人群RHCE基因exon1中存在48GC多态性,在汉族人群中为3.23%,在中国西藏藏族人群中为12%,二者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X2=6.2,P0.01)。应用RHCE基因exon1的48GC多态性来检测中国南方汉族人群RHC基因,存在3.23%的假阳性,用来检测中国西藏藏族人群RHC基因存在12%的假阳性。 2.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携带RhC抗原个体其RHCE基因intron2中109bp插入序列的缺失率为1.08%,在西藏藏族人群中缺失概率为0,二者缺失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X2=1.2,P0.05)。应用RHCE基因intron2的109bp插入序列来检测中国南方汉族人群RHC等位基因存在1.08%的假阴性,用来检测中国西藏藏族人群RHC等位基因是否可行尚需进一步验证。 3.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和西藏藏族人群所有样本RHCE基因exon5的733位核甘酸均为G,未发现该位点存在733CG多态性。 结论 1.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在RHCE基因intron2中存在109bp插入序列缺失,在exon1存在48GC多态性,但未发现在exon5存在733CG多态性和突变情况。 2.中国西藏藏族人群在RHCE基因exon1存在48GC多态性,未发现intron2中存在109bp插入序列缺失,也未发现在exon5存在733CG多态性和突变。 3.中国南方汉族人群和西藏藏族人群在RHCE基因exon1的48GC多态性分布中存在差异,而在intron2的109bp插入缺失和exon5的733CG多态性方面未发现二者有差异。 4.针对exon1的48GC多态性位点和内含子2的109bp插入序列来检测RHCc基因会因突变和缺失而导致假阳性和假阴性错误。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9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卓翠灵;;合肥师范学院新生静脉血血红蛋白调查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滕兰菊,桂芳,黄刚,李秀平;公丁香等17种中草药对肠道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3 戴宁;李大伟;陈乔;程惠娟;;复方牛苓颗粒体外抑菌实验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6期

4 陆杏华;何后军;王萍;邬向东;;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江西株的分离鉴定及PCR诊断[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5 秦国民;张晓君;陈翠珍;房海;阎斌伦;;锦鲤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6 敬娟;蔡正洪;唐静;;川玄参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菌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1期

7 张健,葛淼,葛鑫,任中杰,陈潇潇,吴晓旭;我国中年女性血红蛋白的正常参考值与地理因素关系的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8 高云;599名健康体检者血清脂类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袁冬梅,宁光慈;双缩脲法手工与上机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实验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丁业荣,杨杰,范玉珍,时全,李朝阳,赵本海;产H_2S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O_(128):K_(67)的发现与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涛;;影响生化血液标本质量的因素分析[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贺远;;17例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临床分析[A];贵州省2008年血液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祝乾清;罗龙星;史文浩;;金灵汤对感染动物疗效的实验观察[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苏春力;贾宁;徐亚静;张振鹭;张丽娜;;眼分泌物中分离出放线菌一例[A];第十九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二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苏春力;贾宁;依伟;刘沈玲;张亚楠;;RF阳性对ELISA法检测抗HBe的影响[A];第十九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二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肖伶俐;;痰培养211例检出细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A];第十九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二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陈俊林;;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8 戚国祥;;痰标本细菌学检查及耐药性859例分析[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谢灵;温立新;闫有青;;航天职工健康体检数据7470例分析[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艳林;;妊高症患者凝血功能与血小板检测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第二十六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九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娟;环糊精/天然药物的包合行为;氮杂稠环吲哚和芳基烯胺酮/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杨庆芸;经胃及阴道内镜胆囊切除术的动物实验研究与初步临床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3 黄超;类天然杂环化合物的多样性导向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刘立东;柴油机燃用F-T柴油的基础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彭国平;磷酸化黄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构效关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

本文编号:2435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435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2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