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一种新的肿瘤相关抗原BAP31基因表达调控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5 16:55
【摘要】:研究背景:B细胞受体相关蛋白31(BAP31)是内质网上不可缺少的跨膜蛋白,分子量28KD。BAP31进化保守,广泛表达于各个组织。研究表明BAP31能够促进MHC-I、小细胞小泡蛋白(cellubrevin)、四跨膜家族蛋白(tetraspanins)以及囊性纤维化跨膜转运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 CFTR)等分子离开内质网(ER)以囊泡的形式向其他细胞器的运输;在中性粒细胞中,BAP31促进CD11b/CD18分子从次级颗粒向包膜的运输。此外,BAP31还与mIgD、细胞色素P4502C2、PTPLB在ER的驻留有关。BAP31的另一功能为凋亡相关,其胞浆区含有两个相同的caspase识别位点(AAVD.G),多数caspase8活化后通过BAP31剪切产物p20发挥作用。如内质网应激(ERstress)、钙网蛋白(calreticulin CRT)外翻过程中都有BAP31的参与。此外,BAP31通过从ER向线粒体传递钙离子信号,使凋亡反应在两个细胞器间形成环路。我们前期的研究显示:BAP3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不相同,在人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很低表达(除睾丸组织外),但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水平表达,其中以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率最高。随后,我们以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为模型研究其生物学行为进一步证实,干涉BAP31的表达后Hela细胞增殖速度减慢,出现G1期阻滞且侵袭能力明显降低,对化疗药物诱导的凋亡敏感性增加。这些结果强烈提示:BAP31是一个肿瘤相关抗原,并可能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ETS家族因与禽类白血病逆转录病毒E26中的原癌基因v-ets同源而得名。ETS家族成员都有一个特异性的DNA结合结构域--ETS结构域,该结构域包含大约80个氨基酸,其中有4个色氨酸重复序列。ETS依靠其GGAA/T核心序列及不同的侧翼序列与DNA结合,,既可介导靶基因的转录活化,也可介导转录抑制。核心序列旁的侧翼序列以及与ETS结合的共转录因子决定DNA结合的特异性。多种转录因子、内部调控序列的磷酸化、乙酰化以及SUMO(小泛素相关修饰物)的修饰等都可调节ETS的转录激活或抑制功能。与ETS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包括AP-1,SP-1,NF-κB,CREBP结合蛋白/p300,Pax以及ETS家族的其他蛋白。ETS-1可在不同的细胞类型中发挥多种作用,如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基质降解等。 目的:研究BAP31的表达调控 方法结果:从Hela细胞中提取人基因组DNA,根据网站预测的转录起始位点,通过PCR方法获得BAP31转录起始位点上游5k至下游1.5k的调控序列。构建一系列调控区的报告基因载体,并将这些报告基因转染Hela细胞,48小时后分析荧光活性,确定启动子范围。结果显示最强的荧光活性位于-122bp~128bp,即BAP31的启动子;此外,-4012bp~-2996bp处还存在一启动子区或增强子区,9bp~52bp间可能存在一段负调控序列,抑制BAP31启动子的活性。生物信息学预测BAP31启动子区含有多处ETS-1结合位点。将含有BAP31启动子的报告基因和不同转录因子表达载体共转染,荧光素酶活性显示ETS-1表达载体可提高BAP31的启动活性。在Hela细胞中过表达ETS-1可同时上调BAP3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载体相比,mRNA水平提高近1倍,蛋白水平提高1.8倍。干扰ETS-1表达后,BAP31在Hela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与无关SiRNA相比下降48.6%。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BAP31第一外显子有CpG岛存在,miR-137与BAP31的3’非翻译区互补,可能参与调控BAP31的转录后调控。 结论:ETS-1参与BAP31的转录调控。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玉鑫;王宗明;徐英;刘中富;;炭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992年03期

2 欧小兰,包克光,杜应秀;家庭主妇肺癌与生活用煤的关系[J];环境与健康杂志;1989年01期

3 毓勤;;FK506和环孢素A阻断T细胞转录因子的核联系[J];国外医学情报;1992年07期

4 王金泉,刘志红;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作用机理的新认识[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1997年02期

5 田文洪,汪明春,李杨秋,杨力健;RT-PCR检测血液病中GATA-3基因表达[J];临床血液学杂志;1998年02期

6 陈伟;一种新的转录因子——EPAS1[J];生理科学进展;2000年04期

7 李扬秋,杨力建,陈少华,卢育洪,张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转录因子GATA-2基因插入突变[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0年04期

8 李晓青,曾水清,徐莉莉,程扬;血清诱导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中转录因子E2F1的表达及活化[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2年03期

9 陈萍,常才;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转录因子Csx/Nkx2.5基因的研究[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年03期

10 李武修;孙岩;;Forkhead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FOXL2[J];口腔医学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林波;陈宝梁;;变色栓菌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共培养产漆酶增强BaP的氧化[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王清;杨红生;王晓宇;;苯并芘(Bap)对文蛤血细胞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高峰;夏瑞强;熊爱生;肖宁;洪义欢;姚泉洪;陈建民;;水稻AP2/EREBP类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研究[A];江苏省遗传学会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邸鹏;陈万生;张磊;;构建“转录因子-启动子”耦联载体开展植物生物碱次生代谢工程[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5 吴艳;徐岚;周迎会;吴士良;;人类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7(UDP-Gal:betaGlcNAc beta 1,3-galactosyltransferase polypeptide 7)催化功能的研究以及该基因表达与转录因子ets-1的相关性的探索[A];2008年全国糖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8年

6 吴艳;徐岚;吴士良;;人类β3GalT7/GNT8 (UDP-Gal:betaGlcNAc beta 1,3-galactosyltransferase polypeptide 7)催化功能的研究以及该基因表达与转录因子ets-1的相关性的探索[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李肖霞;宋一萌;朱振久;付成来;李承红;朱毅;;转录因子KLFs在血管内皮祖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作用[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周贤尧;刘红霞;董娜;张增艳;;抗性相关转录因子TaPIMP1基因的分离和功能的初步研究[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马有志;徐兆师;;植物抗逆相关基因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10 王宏伟;徐智芳;赵晋梅;朱镭;李晓红;田彩霞;;转录因子PU.1基因在急性髓性白血病中的基因突变分析与mRNA表达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咏梅;ETS在华启动学术奖学金[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2 本·席勒 刘洋 编译;欧盟ETS还能走多远[N];中国能源报;2011年

3 记者 白天亮;中航协声明不承认欧盟ETS[N];人民日报;2011年

4 本报首席记者 胡军;ETS的傲慢与偏见[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5 王小龙;科学家提高了多功能干细胞安全性[N];科技日报;2009年

6 白毅;UXT蛋白可增强转录因子NF—κB活性[N];中国医药报;2007年

7 记者 张咏梅;ETS签约ATA强强联手推托业[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8 郭敬波 宋长青;ETS“重考门”涉及哪些法律问题[N];检察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照重;山东省消协表示:ETS应对考生负责任[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10 记者 陈姗姗;国际航协呼吁全球反对欧盟ETS[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玉英;一种新的肿瘤相关抗原BAP31基因表达调控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2 段燕英;热休克蛋白70在苯并(a)芘所致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和交互作用蛋白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白延红;烟草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及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闫春兰;BaP诱导H2AX磷酸化及其对细胞核蛋白表达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9年

5 庄静;大白菜和甘蓝型油菜AP2/ERF家族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6 高建杰;苹果两个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邱志刚;小麦DREB/ERF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蛋白质的筛选与验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姚春霞;GATA转录因子对心肌能量代谢及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9 赵珏;转录因子Spr2调控中胚层形成和神经外胚层后部化[D];清华大学;2004年

10 李雪平;大豆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涛;以BAP31为靶点的新型肿瘤基因疫苗的研制及体内外免疫效果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2 高哲;基于PWMSA算法拟南芥协同基因调控的预测[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杨红梅;赤霉素相关转录因子NBF的进一步功能分析[D];新疆大学;2005年

4 张传庆;T-bet/IFN-γ信号转导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8年

5 赵学强;通心络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重构干预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韩巧玲;大豆重要抗逆相关基因GmE2、GmNAC2a的特性分析及功能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徐智芳;转录因子PU.1基因在急性髓性白血病中的基因突变分析与mRNA表达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殷建文;低温胁迫条件下拟南芥全细胞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9 杨献光;水稻糖原合成酶激酶基因(OsGSK1)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黄欣琼;人类心脏发育候选基因ZNF569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27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527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b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