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岩藻糖基化修复联合CD26功能阻断促进脐血造血干细胞植入及相互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6 02:37
【摘要】:目的观察岩藻糖基化转移酶VI(FTVI)体外岩藻糖基化修复技术联合DiprotinA体外阻断CD26水解酶活性技术对脐血HSC归巢缺陷的作用,探讨经两种技术联合处理后的脐血HSC的植入能力,研究两种技术的修复效果及相互作用。 方法免疫磁珠分选纯化出新鲜脐血的CD34+细胞。使用FTVI体外对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HSC)进行岩藻糖基化处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后的CD34+HSC表面P/E选组素配体功能基团sLex(CD162和CLA)的表达水平。使用Diprotin A体外阻断CD26水解酶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后的CD34+HSC表面CD26表达水平,使用微板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阻断后CD26酶活性。设立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CD34+细胞对照组、岩藻糖基化处理组、CD26酶活性阻断组、岩藻糖基化处理/CD26酶活性阻断联合处理组),建立NOD/SCID鼠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将新鲜分离纯化的脐血CD34+HSC经体外处理后按分组进行移植动物实验,观察移植后小鼠生存情况,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移植后小鼠外周血中人CD45+细胞表达水平的变化至移植后6周。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微板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两种技术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 结果1.体外岩藻糖基化修复技术和CD26水解酶活性阻断技术修复效果检测:脐血CD34+HSC体外行岩藻糖基化工程后,P选择素配体活性基团(处理前后分别为(75.19±1.15)%和(94.11±1.21)%,P0.05)和E选择素配体活性基团(处理前后分别为(25.01±1.00)%和(53.52±1.17)%,P0.05)表达比例均明显升高。脐血CD34+HSC体外行CD26活性阻断处理后,CD26表达无明显变化(处理前后分别为(10.92±1.52)%和(9.88±0.95)%,P0.05)但是活性基本丧失(P0.05)。 2.NOD/SCID小鼠异基因脐血移植模型建立后的植入情况和生存情况:1)植入情况从第2周开始可以检测到人CD45+细胞的表达,第2周仅联合处理组外周血中有人CD45+的细胞,为(0.45±0.78)%。第4周各组外周血均可检测出人CD45+细胞,其CD34+细胞对照组、糖基化组、CD26活性阻断组和联合处理组CD45+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0.73±0.22)%、(2.95±0.12)%、(3.21±0.43)%、(8.87±0.83)%。第6周各组外周血均亦可检测出人CD45+细胞,其CD34+细胞对照组、糖基化组、CD26活性阻断组和联合处理组CD45+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12.87±0.62)%、(29.41±0.21)%、(32.76±0.42)%、(41.07±0.32)%。2)生存情况照光后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未行HSC移植的小鼠均在1周内全部死亡,实验组小鼠的中位生存期均超过6周。死亡高峰时间为照射后1周,移植后6周CD26活性阻断组和联合处理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生存率:CD34+细胞对照组为40%,糖基化组为40%,CD26活性阻断组为80%,联合处理组为80%,P0.05) 3.体外岩藻糖基化修复技术和CD26水解酶活性阻断技术的相互作用检测:CD26活性阻断前后脐血HSC表面P选择素配体功能基团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处理前后分别为(75.19±1.15)%和(74.01±1.27)%,P0.05)。E选择素配体功能基团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处理前后分别为(25.01±1.00)%和(25.50±1.41)%,P0.05)。岩藻糖基化工程处理前后脐血HSC表面CD26的表达(处理前后分别为(10.92±1.52)%和(10.44±1.16)%,P0.05)和活性(处理前后分别为65.34U和65.68U,P0.05)亦无明显变化。 结论1.研究发现岩藻糖基化处理和CD26活性阻断技术可以在体外成功修复和干预脐血HSC的归巢缺陷。2.体内动物实验发现两种修复技术均可提高脐血造血干细胞的植入速率和移植小鼠生存率,联合使用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技术。3.岩藻糖基化工程技术对脐血HSC表面CD26表达和活性均无明显影响,CD26活性阻断技术对脐血HSC表面P/E选择素配体活性基团的表达亦无明显影响。两种技术分别作用于归巢的不同靶点,两者联合有叠加作用,且无相互抑制作用,但暂未发现两种技术有相互促进作用。
【图文】:

分选,纯度,移植效果,脐血


图 1.分选出 CD34+细胞纯度Fig1. The purity of the isolated cord blood CD34+ce:修复和干预后脐血 HSC 动物体内移植效果各组植入情况比较 2 周各组小鼠的外周血中人 CD45 的表达:仅联D45 的表达,比例为:(0.45±0.78)%,其余各组

外周血,小鼠,比例,糖基化


图 2. 移植后 2 周小鼠的外周血中人 CD45 的表xpression of CD45 in peripheral blood of mice 2 weeks p第 4 周各组小鼠的外周血中人 CD45 的表达:所有45 的表达,,其中对照组比例为:(0.73±0.22)%,CD26 活性阻断组比例为(3.21±0.43)%,糖(8.87±0.83)%。糖基化组比例略高于其余各组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东!225300,陈亚宝!225300,朱家沂!225300,严正!225300,沈洪章!225300,钱迎春!225300,刘宏喜!225300,周鹏!225300,赵晨星!225300,汤晓怀!225300;核心岩藻糖基化γ-GT测定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消化杂志;2000年04期

2 黄凤英,袁建寰,陈惠祯,熊艳,李玉春,纪燕琴,刘惠芬;岩藻糖基抗原在宫颈鳞癌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年05期

3 杨令国;;肝细胞恶性转化时AFP的岩藻糖基化改变[J];国际肿瘤学杂志;1987年01期

4 周代锋,蔡望伟,王政,蔡兰洁,王小英;海南省黎族人群中β-地中海贫血CD26(G→A)突变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殷正丰,崔贞福,虞紫茜,屠振兴,吴孟超;肝癌血清岩藻糖基化AFP含量与α-L-岩藻糖苷酶活性的相关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6 范娅涵;赵树铭;;CD26与造血干细胞归巢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07年24期

7 范娅涵;宋敏;黎儒青;蒋天伦;赵树铭;;EPO上调人CD34~+脐血干细胞CD26的表达[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8 李文斌;崔美玉;许冬梅;关广聚;;二基肽酶Ⅳ酶活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9 武惠萍;孙静;邵丽丽;;大肠癌患者血清CD26水平测定的意义[J];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22期

10 殷正丰,吴孟超,虞紫茜,胡 ,崔贞福,陈右江;岩藻糖基化甲胎蛋白的变化对肝癌外科疗效的评价[J];中华外科杂志;199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皖湘;Mike McDaniel;夏利军;孙自敏;;探讨岩藻糖基化转移酶Ⅵ和Ⅶ促进非血缘脐血移植植入的研究[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2 易萍;李力;邓兵;姚宏;陈竹钦;;单细胞水平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检测技术的实验研究[A];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剑;糖蛋白质组学分析肝癌相关血清糖蛋白岩藻糖基化异常[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2 赵云鹏;N-糖组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房萌;肝纤维化、肝癌的N-糖组学动态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4 刘福龙;硼酸吖啶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韩欢欢;基因重组糖蛋白CD44s的N-糖基化研究及其被LSECtin识别机理的初步探索[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6 衣常红;异常糖基化修饰IgG的实验诊断价值和病理意义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7 舒宏;乙肝病毒相关肝病血清分子标志物的筛选、验证和诊断价值[D];复旦大学;2011年

8 刘娟娟;Lewis y抗原介导的EGFR家族相关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RMG-Ⅰ增殖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9 赵焱;结合~(18)O同位素标记和质谱多反应监测技术的蛋白质定量策略建立及其在肝癌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10 张春翌;Gal3ST-2和Sulfo-Le~x影响人肝癌细胞黏附和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晨阳;岩藻糖基化修复联合CD26功能阻断促进脐血造血干细胞植入及相互作用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2 任富鹏;岩藻糖基化和CD26活性阻断对脐血干细胞归巢及早期造血重建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皖湘;脐血造血干细胞归巢缺陷的修复—岩藻糖基化转移酶Ⅶ与岩藻糖基化转移酶Ⅵ的比较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4 张旭晗;脐血造血干细胞表面部分归巢受体功能缺陷和CD26活性阻断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郑美洁;岩藻糖基化修饰对TGF-β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ECM积聚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6 廖晖;正常人肝细胞、低转移人肝癌细胞和高转移人肝癌细胞表面岩藻糖含量的变化[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周丹;DPIV酶活性及抗CD26/DPIV抗体与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李辉;岩藻糖基化海参硫酸软骨素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陈莉萍;腹腔感染脓毒症小鼠T淋巴细胞CD26/CD30表达的动态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范娅涵;EPO调节人CD34~+造血干细胞CD26的表达及CD26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56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556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d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