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2 15:17

  本文关键词: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paraneoplas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PN)是癌肿或潜在肿瘤的远隔效应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综合征。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复杂多样,可以表现为单独的周围神经损伤,也可以与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同时受累,还可以合并原发肿瘤的临床表现,临床上诊断较困难。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筛查出原发肿瘤后,针对原发肿瘤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使周围神经病变趋于稳定或改善。因此,增强对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发肿瘤是关键。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副肿瘤抗体检测对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进行诊断。近年来,人们对神经电生理学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神经电生理学在本疾病诊断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关于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学表现,目前的研究报道以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居多,无法纵观疾病电生理改变的发展过程。目的:探讨肝癌兔的神经电图及F波变化特点,分析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改变及其发展过程,以期为临床上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检测提供更敏感的观察指标。方法:22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A组,n=12)和对照组(B组,n=10),实验组采用开腹瘤组织小块移植接种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对照组接受同样手术处理,但肝脏创口内无瘤组织块植入。术后,采用超声仪对A组实验兔行肿瘤监测,并行肝功能化验检查,待实验兔自然死亡后,取肝脏及瘤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定期采用丹麦Medoc公司生产的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予两组实验兔行神经电图和F波检查。对兔VX2肝癌模型的监测结果及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1.腓总神经神经电图检测:记录电极刺入胫前肌肌腹,参考电极刺入胫前肌肌腱,接地电极刺入刺激和记录电极之间,采用鞍形刺激器,阳极置于阴极近端2~3cm处,分别在远端(腓骨小头处)和近端(股骨第三转子后)坐骨神经处刺激,先用中等强度的脉冲进行刺激,不断调整刺激电极的位置,直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大小不再变化,逐步提高刺激电量,在刺激出最大波的基础上,再将电量提高20~30个百分点进行检测。记录CMAP的末端潜伏期(DL)和波幅。2.腓总神经F波检测:记录电极刺入胫前肌肌腹,参考电极刺入胫前肌肌腱,接地电极刺入刺激和记录电极之间,采用鞍形刺激器进行重复刺激,阴极置于阳极近端2~3cm处,连续刺激20次,刺激电量如前所述。记录分析F波最短潜伏期(Flmi)、F波检出率(Fp)、F波离散度(Fchd)及F比值(Fr)。结果:1.由接种术后不同间隔时间的超声图像、实验动物的体重变化、尸检及病理检查结果可证实肿瘤的存在,2只实验兔肝癌模型建立失败,1只术后3天死亡,成瘤率75%(9/12)。2.接种术前及术后2周,两组间D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实验组接种术后4周、6周,均出现CMAP波幅减低(P均0.01);实验组DL于接种术后4周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接种术后6周时显著延长(P0.05)。3.接种术前及术后2周,两组间F波各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实验组接种术后4周、6周,均出现Fchd增加、Fp减低(P均0.05);接种术后4周,两组间Flmi、Fr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接种术后6周,实验组Flmi延长、Fr增大(P均0.05)。4.接种术后4周时,异常率最高的检测指标为Fchd(15/18);接种术后6周时,异常率最高的指标为Flmi(13/18)。结论:1.开腹瘤组织小块移植接种法是一种成瘤率高、异位种植少、性质稳定的建立兔VX2肝癌模型的方法。2.神经电图首先出现CMAP波幅减低,2周后出现明显的DL延长,说明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是以轴索变性为主,继发脱髓鞘改变。3.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筛查,应注意CMAP波幅、Fp、Fchd的变化,尤其是Fchd,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DL、Flmi才会出现异常,且Flmi异常率更高。4.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随病情进展,出现弥漫性脱髓鞘改变,但近端重于远端。
【关键词】: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学 神经电图 F波 兔VX2肝癌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7;R-33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缩略语10-11
  • 前言11-14
  • 研究现状、成果11-12
  • 研究目的、方法12-14
  • 1 材料和方法14-20
  • 1.1 实验材料14-15
  • 1.2 兔VX2肝癌模型的建立15-16
  • 1.3 肿瘤的超声监测16
  • 1.4 测量A组动物ALT、AST、TBil的含量16
  • 1.5 神经电生理检测16-18
  • 1.6 病理组织学检查18-19
  • 1.7 统计学分析19-20
  • 2 实验结果20-27
  • 2.1 兔VX2肝癌模型建立结果20-24
  • 2.2 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24-27
  • 3 讨论27-33
  • 3.1 神经电图特点29
  • 3.2 F波特点29-30
  • 3.3 兔VX2肝癌模型的分析30-31
  • 3.4 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表现分析31-33
  • 结论33-34
  • 参考文献34-37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37-38
  • 综述38-50
  • 综述参考文献46-50
  • 致谢50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中华;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和肌电图特点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的电生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61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8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