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呼吸内胚层,第二生心区与小鼠胚胎心脏流出道远端的形态发生

发布时间:2020-08-12 20:39
【摘要】:有效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建立有赖于心脏腔室正常的形态发生和分隔。已知在原始心管形成后,第二生心区的心脏前体细胞通过心背系膜迁移入心脏,参与形成流出道、右心室、部分心房和房间隔(含背侧间充质突),并且聚集于主动脉干和肺动脉干。转基因或基因敲除小鼠胚胎的研究表明:条件性敲除前肠内胚层的某些相关转录因子或者信号分子导致流出道分隔畸形。提示前肠内胚层在流出道和第二生心区的正常发育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有关前肠内胚层与心脏发育关系的研究主要限于对两栖类、鸡胚的体外观察及对敲除内胚层相关基因小鼠的观察,对正常小鼠前肠内胚层发育与心发生的形态学关系及机制鲜见被报道。Sonic hedgehog (SHH)信号通路参与心血管系统多个器官的发育和分化调控。SHH信号分子必须与其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前肠内胚层是SHH信号分子源之一。在心脏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条件性敲除前肠内胚层细胞的SHH基因导致出现流出道畸形如永存动脉干、大动脉转位等,以及心房和房室分隔的异常。然而SHH信号通路成员在前肠内胚层发育中的表达特点,及与第二生心区和流出道发育的形态学关系鲜见被描述。为了深入了解前肠内胚层细胞与周围Islet-1(Isl-1)阳性的第二生心区细胞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我们观察了小鼠胚胎心脏流出道正常发育过程中,喉-气管沟(前肠内胚层来源)与第二生心区发育的形态学关系,以及SHH信号通路主要受体Patchedl (Ptcl)、Patched2(Ptc2)和Smoothened (Smo)在上述结构发育中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一个位于前肠腹侧的Isl-1阳性细胞区与呼吸内胚层(喉-气管沟)的发育紧密耦连,并且Isl-1阳性细胞围绕发育中的喉-气管沟形成独特的分布模式。我们把围绕喉-气管沟发育的前肠腹侧Isl-1阳性细胞区简称为呼吸内胚层相关Isl-1阳性细胞区(Pulmonary endoderm-associated Isl-1positive field, PE-Isl-1F)。多项研究已经证实:前肠腹侧的Isl-1阳性间充质参与心脏形态发生,是第二生心区细胞的亚群。因此PE-Isl-1F应当属于第二生心区。在PE-Isl-1F发育过程中,SHH信号受体Ptcl和Ptc2仅表达于发育中的呼吸内胚层=PE-Isl-1F与发育中喉-气管沟位置上的接近性可能是PE-Isl-1F心前体细胞向心谱系细胞分化所必需的。PE-Isl-1F的Is1-1阳性细胞除了参与心包内主动脉和肺动脉干侧壁的形成,还突入动脉囊腔内,与流出道心内膜垫远侧端融合,形成暂时性的主-肺动脉隔。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内胚层与第二生心区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形态学上的证据,也支持了Hoffmann et al关于呼吸内胚层诱导有效体循环和肺循环建立所需心脏结构形成的假设。 第一部分呼吸内胚层与呼吸内胚层相关第二生心区的发育耦联 背景与目的:原始心管形成后,被Is1-1标记的第二生心区心前体细胞向流出道和右心室迁移,参与心脏动脉端形成。条件性敲除前肠内胚层的某些相关转录因子或者信号分子导致流出道畸形,提示前肠内胚层在流出道和第二生心区的正常发育调节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深入了解该类流出道畸形发生的机制,我们观察了正常小鼠胚胎心脏流出道发育过程中,喉-气管沟(前肠内胚层分化而成)与周围第二生心区Is1-1阳性间充质细胞发育的形态学关系。 研究方法:分别用Isl-1标记第二生心区细胞、Foxa2标记内胚层细胞、Laminin标记基膜、E-cadherin标记上皮极性、MHC标记心肌细胞和α-SMA标记平滑肌细胞,对胚胎发育第9-13天鼠胚标本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或者荧光免疫双标染色。 研究结果:胚胎发育第9天,前肠腹侧壁Is1-1阳性的内胚层局部增厚,提示呼吸内胚层分化开始。胚胎发育第9.5天,喉-气管沟发育一经开始,Isl-1阳性细胞就开始出现在喉-气管沟内胚层周围的基质,我们称之为呼吸内胚层相关Is1-1阳性细胞区(PE-Isl-1F)。胚胎发育第10-12天,随着喉-气管沟向动脉囊背侧壁方向生长延伸,PE-Isl-1F的Isl-1阳性细胞的数量增多,Is1-1阳性细胞紧紧围绕呼吸内胚层呈特征性锥体形结构发布,其宽的底边紧贴前肠底壁;腹侧端突入动脉囊腔。喉-气管沟发育过程中,从胚胎发育第10.5天到第12天在喉-气管沟末端总能看到一条实心内胚层细胞索。喉-气管沟及其实心细胞索的呼吸内胚层位于PE-Isl-1F的Isl-1阳性锥体形结构的中心。在喉-气管沟和PE-Isl-1F发育过程中,尤其在胚胎发育第11天,某些部位的内胚层基膜模糊不清或者中断,同时伴有一些呼吸内胚层细胞失去Foxa2表达和上皮极性。胚胎发育第13天,流出道水平的前肠完成分隔、形成气管,内胚层细胞索消失,PE-Isl-1F的Isl-1表达强度减弱。 研究结论:1.呼吸内胚层的分化发育与PE-Isl-1F的Isl-1阳性间充质细胞的发育聚集密切耦联。2.呼吸内胚层诱导PE-Isl-1F形成独特的分布模式。3.上皮-间充质转化与呼吸内胚层和PE-Isl-1F耦联发育有关。 第二部分SHH受体在呼吸内胚层和呼吸内胚层相关第二生心区的独特表达 背景与目的:前肠内胚层是SHH信号分子源之一。基因消融或组织特异性敲除内胚层SHH基因或Smo基因导致多种鼠胚流出道发育畸形,但此类流出道畸形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并未完全阐明。已知在原始心管形成后,第二生心区的心脏前体细胞通过心背系膜迁移入心脏,参与形成流出道和右心室。为了明确SHH信号通路、前肠内胚层和第二生心区在胚胎心脏发育中的形态学关系,我们观察了SHH受体Ptc1、Ptc2和Smo在呼吸内胚层和PE-Isl-1F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研究方法:对胚胎发育第9-13天鼠胚标本连续切片进行Ptc1/Isl-1、Ptc2/Isl-1和Smo/Isl-1的荧光免疫双标染色。 研究结果:胚胎发育第9天,Ptc1和Ptc2开始仅表达于呼吸内胚层。随着呼吸内胚层向腹侧生长形成喉-气管沟,较强的Ptc1和Ptc2主要局限于喉-气管沟的内胚层表达直到胚胎发育第12天。从胚胎发育第9天到第13天,Smo在胚胎各胚层均广泛表达。呼吸内胚层周围的PE-Isl-1F间充质同时表达Isl-1和Smo。 研究结论:1.SHH信号通路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模式参与呼吸内胚层发育和喉-气管沟及实心细胞索的形成。2.SHH信号通路与呼吸内胚层周围PE-Isl-1F形成有关。 第三部分呼吸内胚层相关第二生心区与小鼠胚胎心脏流出道远端的形态发生 背景与目的:目前流出道远端的形态发生和分隔仍存争议。已知原始心管形成后,第二生心区向流出道添加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参与流出道发育。在该部分,我们观察了小鼠胚胎心脏流出道正常发育过程中,呼吸内胚层相关Isl-1阳性细胞区(PE-Isl-1F)与心包内动脉干形态发生的关系。 研究方法:分别用Isl-1标记第二生心区细胞、MHC标记心肌细胞和α-SMA标记平滑肌细胞,对胚胎发育第9-13天鼠胚标本连续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或者荧光免疫双标染色。 研究结果:从胚胎发育第10天起,围绕喉-气管沟发育的PE-Isl-1F腹侧末端突入动脉囊,形成明显的“突起”结构。胚胎发育第11.5天,尽管动脉囊和流出道尚未分隔,但分别在第四弓动脉和第六弓动脉水平可见PE-Isl-1F延伸入流出道头端壁和尾端壁,形成流出道远端管壁上的Isl-1阳性细胞团,向未来的心包内主动脉和肺动脉干侧壁分化。胚胎发育第12天,PE-Isl-1F末端“突起”逐渐失去Isl-1表达,获得较强α-SMA表达。尔后α-SMA阳性的PE-Isl-1F“突起”与α-SMA阳性的流出道远端融合,形成暂时性的主-肺动脉隔,将动脉囊分隔为心包内主动脉和肺动脉。胚胎发育第13天,心包内主动脉和肺动脉管壁出现α-SMA阳性平滑肌层,两者间的主-肺动脉隔消失。 研究结论:呼吸内胚层相关第二生心区参与心包内大动脉的形态发生和分隔。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穆世茵;张宏艳;;胰岛因子1基因2个SNP位点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年10期

2 王红兵;张持;杨力;邹小兵;于光磊;刘美霞;许蓉;林雨;;基底硬度对肝细胞胞间粘附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20期

3 陈康;辛仰勋;顾刚;吴立群;沈卫峰;;胚胎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中内皮细胞的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04期

4 胡代曦;张锡峰;芦永良;冯涛;黄佳yN;;Wnt3a诱导小鼠肝前体细胞上皮-间质转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20期

5 胡代曦;张锡峰;张超;钟沁;冯涛;黄佳yN;;Wnt3诱导小鼠肝前体细胞上皮-间质转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6 刘城;吴平生;王月刚;裴静娴;赖艳娴;;腺病毒介导的HIF-1α基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的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年03期

7 Rui-Xin Li;Zi-Hua Chen;Zhi-Kang Chen;;The role of EPH receptors in cancer-related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4年05期

8 黄景彬;梁健;赵晓芳;韦思尊;杨柳山;张赋;范悦;;先天性心脏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大众科技;2014年03期

9 何蕾;薛仁宇;曹广力;胡小龙;贡成良;;基于RNA-Seq技术分析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N)高表达基因[J];蚕业科学;2014年03期

10 李青青;江华;;Hedgehog信号通路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江燕;HOXA1基因突变与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2 周珊珊;Wnt-5a/Frizzled-2途径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Ca~(2+)变化的影响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3 王振华;新生小鼠心肌再生机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王恩世;第二生心区发育相关基因变异在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5 宋江平;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发病分子机制及临床诊断标记物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6 田峰;GATA6在胆管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7 孙丹;Slug对肝癌细胞干细胞特性及VM形成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余利娃;CTEN调节EGF诱导的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9 张昊;小鼠心肌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分选与鉴定及他汀对心肌干细胞存活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10 龚立;肺动脉闭锁遗传学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艳;Twist2和E-cadher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兰州大学;2013年

2 许建平;吲哚美辛联合奥沙利铂抗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作用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曾园园;IL-6/JAK/STAT3与TGF-β/Smad通路介导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孙丰超;葛根素和山核桃叶总黄酮对TBBPA诱导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杨怡轩;Nlp以及BRCA1在人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蔡丽娟;延边奶山羊耳成纤维细胞转染人血清白蛋白基因转染条件的优化[D];延边大学;2013年

7 黄婉仪;妊娠期糖尿病大鼠胎鼠心脏发育中T-box5基因表达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8 张鹏程;熊果酸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分化的干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9 卢雅婧;大气颗粒物宫内暴露致胎鼠先天性心脏异常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10 周后平;Fascin与E-cadherin、β-catenin在肝内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南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0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790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3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