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血小板活化在造影剂肾病大鼠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4 15:57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在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模型大鼠血浆中的表达,明确CIN模型中是否存在血小板活化,同时探讨GPIIb/IIIa与肾脏组织Kim-1及NF-κB之间的关系。同时,使用依替巴肽干预,了解抑制血小板活化对CIN发生发展的影响,初步探讨血小板活化在造影剂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44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体重200~220g,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n=36)、依替巴肽对照组(C+E,n=36)、CIN模型组(CM,n=36)和依替巴肽干预模型组(CM+E,n=36)。CIN模型组(CM)经尾静脉注入造影剂(76%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10ml/Kg),共计1次。正常对照组(C)经尾静脉注入生理盐水(10ml/Kg)。依替巴肽对照组(C+E)经尾静脉先注入生理盐水(10ml/Kg),再注入依替巴肽(7.5mg/Kg)。依替巴肽干预模型组(CM+E)经尾静脉注入造影剂(76%复方泛影葡胺,10ml/Kg),然后立即注入依替巴肽7.5mg/Kg。给药前,每只大鼠眼球后采血1ml,给药后,在6h、24h、48h、72h及10天时间点,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分别收集血液和肾脏标本。血液标本用于生化检测(SCr、BUN、GPIIb/IIIa),肾脏组织标本用于:1)HE染色,用于肾损伤病理评分;2)RT-PCR检测肾脏组织NF-κB mRNA表达水平;3)ELISA检测肾脏组织Kim-1的表达水平。所有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数据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或多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若有统计学意义,再用Student-Newmann Keuls(SNK)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的表达与肾脏损伤病理评分、肾组织Kim-1表达及NF-κB因子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检验。结果:正常对照组、依替巴肽对照组各检测指标在对应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血清SCr、BUN:在CIN模型组中,血清SCr水平在造模后6h开始逐渐升高,峰值出现在48h,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显示造模成功;从第72h开始SCr值逐渐下降,至第10天SCr值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给予依替巴肽干预后,CIN模型组大鼠血清SCr值升高幅度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在24/48/72h时间点有显著差异(P0.05)。BUN变化趋势与SCr相似。2.肾脏组织Kim-1:在CIN模型组中,Kim-1蛋白水平在造模后6h开始迅速升高,24h即达到峰值,约为正常对照组数值的5倍,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从第48h开始Kim-1值逐渐下降,至第10天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依替巴肽干预后,CIN模型组大鼠Kim-1值升高幅度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在6/24/48/72h时间点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3.肾损伤病理评分:CIN模型组6h即出现肾小管损伤,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24h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脱落、细胞变性坏死及再生,部分肾小管结构受损,髓质区受损最严重,部分肾间质还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形成,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48h之后肾小管开始逐渐出现修复,至第10d基本恢复正常。CIN模型组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病理评分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给予依替巴肽干预后,CIN模型组大鼠肾脏损伤病理评分值升高幅度有所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在6/24/48/72h时间点有显著差异(P0.05)4.肾脏组织NF-κB m RNA:建模后肾脏组织各时间点NF-κB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在48h达到高峰,之后又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水平。给予依替巴肽干预后,肾组织NF-κB m RNA表达水平轻度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在6/24/48/72h时间点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5.血小板活化标记物GPIIb/IIIa:在CIN模型组中,血小板GPIIb/IIIa表达水平在造模后6h开始迅速升高,24h即达到峰值,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从第48h开始血小板GPIIb/IIIa值逐渐下降,至第10天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依替巴肽干预后,CIN模型组大鼠血小板GPIIb/IIIa升高幅度受到明显抑制,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在24/48/72h时间点有统计学差异(P0.05)。6.相关性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GPIIb/IIIa与肾组织Kim-1、NF-κB mRNA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相关性系数r值分别为0.9267、0.8484,P值均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参与了CIN的发病机制,抑制血小板活化可明显减轻CIN模型大鼠的肾损伤程度,部分机制可能与干预NF-κB介导的炎症通路相关。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692;R-332
【图文】:

干预模型,血肌酐,对照组,趋势


图 1 四组大鼠血清 SCr(μmol/L)随时间的变化比较注 ①*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 ②# :依替巴肽干预模型组与 CIN 模型组相比 < 0.05。③C 代表正常对照组;C+E 代表依替巴肽对照组;CM 代表 CIN 模型组;CM代表依替巴肽干预模型组;h 代表小时;d 代表天数;SCr 代表血肌酐。如表 2、图 2 所示,四组大鼠血清 BUN 的变化趋势与 SCr 相似。表 2 四组大鼠血清 BUN(mmol/L)随时间的变化比较( x±s , n=6)时 间 C C+E CM CM+E0h 5.44±1.62 4.97±1.61 5.31±2.11 4.75±1.666h 4.88±1.22 5.23±1.59 14.02±4.02*10.33±2.7524h 5.03±0.89 5.56±1.54 40.66±3.30*31.34±5.5648h 5.60±1.61 5.02±1.96 50.80±12.60*38.49±7.1272h 5.63±1.52 4.78±1.34 43.81±10.18*18.42±4.50

干预模型,肾组织,时间点,模型大鼠


图 2 四组大鼠血清 BUN(mmol/L)随时间的变化比较备注:①*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 ②# :依替巴肽干预模型组与 CIN 模型组相比,p < 0.05。③C 代表正常对照组;C+E 代表依替巴肽对照组;CM 代表 CIN 模型组;CM+E代表依替巴肽干预模型组;h 代表小时;d 代表天数;BUN 代表尿素氮。3.2 依替巴肽对 CIN 模型大鼠肾组织 Kim-1 蛋白表达的影响如表 3、图 3 所示,正常对照组及依替巴肽对照组肾组织 Kim-1 蛋白水平在各时间点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 值均>0.05。在 CIN 模型组中,Kim-1 蛋白水平在造模后 6h 开始迅速升高,24h 即达到峰值,约为正常对照组数值的 5 倍,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从第 48h 开始 Kim-1 值逐渐下降,至第 10 天基本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依替巴肽干预后,CIN 模型组大鼠 Kim-1 值升高幅度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在 6/24/48/72h 时间点有显著差异(P<0.05)。

蛋白表达,干预模型,肾损伤,备注


第 3 章 结果表 3 四组大鼠肾组织 Kim-1(pg/ml)蛋白表达随时间的变化比较( x±s , n=6)时 间 C C+E CM CM+E0h 27.45±6.11 30.22±6.23 29.96±4.86 31.67±4.446h 32.74±5.32 26.69±3.39 64.31±7.35*52.97±7.71*#24h 24.97±5.88 31.05±6.66 140.36±17.01*111.17±12.68*#48h 29.87±7.12 28.45±4.95 121.89±11.53*98.33±9.28*#72h 30.67±6.63 29.52±5.83 98.04±13.79*72.38±5.58*#10d 29.06±5.34 28.77±6.43 32.05±6.07 33.41±5.63备注:①* :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 ②# :依替巴肽干预模型组与 CIN 模型组相比,p < 0.05。③C 代表正常对照组;C+E 代表依替巴肽对照组;CM 代表 CIN 模型组;CM+E 代表依替巴肽干预模型组;h 代表小时;d 代表天数;Kim-1 代表肾损伤因子-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Kirtane A.J.;Piazza G.;Murphy S.A.;C.M. Gibson;马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依替巴肽治疗的中高危患者中出血事件的相关因素:来自PROTECT-TIMI-30试验的观察[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6年11期

2 赵跃;王菊仙;王玉成;;依替巴肽合成路线图解[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7年05期

3 Latsch A.,Suselbeck T. ,Muth N. ,王永兴;应用依替巴肽是治疗严重动脉夹层的补救性措施[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5年01期

4 Roe M. T.;高登峰;;改良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来自提前终止的ADVANCEMI(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治疗或依替巴肽单一治疗后血管成形术的价值)试验的结果[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6年01期

5 张怡;孙晋红;叶汝汉;彭蕾;伍迪科;;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依替巴肽注射液中氨基酸的含量[J];分析测试学报;2013年08期

6 金爱民;王春玲;王翠玲;李琴;胡春勇;;依替巴肽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方法研究[J];药物与人;2014年06期

7 Mahmud E.;Cavendish J.J.;Tsimikas S. ;韩瑞娟;;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可预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时予单次和两次依替巴肽快速推注后的亚最佳治疗反应[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7年09期

8 Hassan W.;Al-Sergani H.;Al Buraiki J.;刘少伟;;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时冠状动脉内单独快速推注依替巴肽(ICE)研究的短期和中期结果[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7年11期

9 尹晴;屠伟峰;马亚平;聂涛;;依替巴肽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J];广东医学;2013年15期

10 Pinto D.S.;Kirtane A.J.;Ruocco N.A.;C.M. Gibson;王海玲;;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应用依替巴肽的效果[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6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Tim radshaw 编译 施樱子;PhRMA插手依替巴肽超适应症宣传案件[N];医药经济报;2014年

2 记者 周莹 通讯员 唐训;豪森成为首个获准生产企业[N];连云港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高午;血小板活化在造影剂肾病大鼠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2 孔令才;冠脉内注射依替巴肽与替罗非班对STEMI急诊介入治疗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D];扬州大学;2017年

3 李晓娇;依替巴肽人体内定量分析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王旭锋;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对脓毒症大鼠肺、肝、肾损伤的保护作用[D];兰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93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793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b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