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海分枝杆菌细胞壁毒力成分分离鉴定及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8 12:19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2009年,全球新发结核病例940万例,死亡170万例,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1]。虽然结核病的发病率只有5%到10%,但由于庞大的感染人群,结核病现在仍然是仅次于艾滋病的全球第二大感染性疾病。从目前的流行趋势来看,至2020年,结核病仍然会居于全球最严重的十大疾病之列。亚洲主要发展中国家,例如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集中了全球50%以上的结核病例,结核病防控形势严峻。因此,对结核病致病机制的阐明进而为抗结核新药和新疫苗开发奠定理论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海分枝杆菌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性的模式生物[2-10]。为了分离和鉴定海分枝杆菌新的毒力因子,我们通过对海分枝杆菌转座子突变库的筛选,我们得到了一些菌落形态发生改变的菌株,对菌株的插入位点进行鉴定后发现,有三株突变株的转座子插入位点均位于同一基因内。这一基因为海分枝杆菌的ppe38(MMAR_3661)基因,与结核分枝杆菌ppe38(Rv2352c)基因的DNA序列相似性为82%,与PPE38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73%。 PE (proline-glutamic acid)和PPE (proline-proline-glutamic acid)家族蛋白是分枝杆菌特有的蛋白,在致病性分枝杆菌中广泛存在。前人的研究表明,这类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壁或分泌到胞外,但它们在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性中发挥的功能还有待研究[11-19]。本研究对海分枝杆菌ppe38突变菌株的细菌生物学表型研究发现,突变株不仅菌落形态发生显著改变,细菌沉积速率提高,迁移速率显著降低,不能形成生物膜。所有的生物学表型在互补表达海分枝杆菌或结核分枝杆菌的PPE38蛋白后,都完全回复。Western blot结果发现,PPE38蛋白定位于分枝杆菌细胞壁。更有意思的是,PPE38突变后,海分枝杆菌典型的索状结构特征消失。由于结核分枝杆菌致病菌H37Rv具有典型的索状结构,而非致病菌H37Ra不具有索状结构,所以几十年来,索状结构被认为是致病性分枝杆菌的典型结构[20]。而以往发现的与索状结构形成相关的因子,均参与细胞壁脂质成分的合成。PPE38是一个新发现的索状因子,证实了细胞壁蛋白在细菌索状结构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PPE38暴露于细胞壁表面提示其极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为了研究PPE38是否在分枝杆菌致病中发挥作用,我们利用斑马鱼感染模型,研究PPE38突变株的毒力改变。实验结果表明,感染突变株的斑马鱼生存时间较野生组显著延长。肝脏CFU计数表明突变株在斑马鱼体内的增殖速度低于野生株。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在感染15天后,野生型感染组中出现大范围组织坏死,完整的肉芽肿结构少见,大量海分枝杆菌播散至坏死组织区域,除肝脏外,肠绒毛和腹膜间隙也观察到很多细菌。而突变株感染组在15天时,细菌多局限于完整的肉芽肿结构中,周围组织坏死少见。提示PPE38在体内能够导致组织坏死,从而加速细菌播散,加速斑马鱼死亡。 使用突变株感染巨噬细胞发现,突变株对巨噬细胞的侵染能力显著降低。同时,突变株在巨噬细胞内的增殖速度减慢,对巨噬细胞的毒性减低。更进一步的,通过使用突变株或过表达PPE38蛋白的耻垢分枝杆菌侵染巨噬细胞,我们发现,PPE38蛋白能够诱导促炎因子TNF-a和IL-6的表达。本研究表明PPE38蛋白能够调节宿主免疫应答,是分枝杆菌重要的致病因子。(第一章) 通过对海分枝杆菌转座子突变库的筛选,我们发现一个突变株的菌落表型显著改变。该突变株的突变位点位于MMAR_2340(pks5)和MMAR_2341之间。Real-time PCR结果表明,突变造成pks5基因表达下调20倍,而MMAR_2341表达无变化。由于pks5在脂质合成中起作用,突变株的细胞壁脂质合成可能发生改变。2D-TLC实验证明,pks5突变株细胞壁脂质成分LOSs合成完全消失,而将pks5基因互补回突变株,其LOSs合成完全回复。LOSs是分枝杆菌重要的脂质成分,对LOSs功能的研究还不深入,有研究表明,纯化的LOSs能够抑制巨噬细胞TNF-α的分泌,提示LOSs可能类似于PGL,是分枝杆菌的毒力脂质[21]。 对pks5突变株研究发现,在LOSs缺失后,海分枝杆菌索状结构改变,沉积速率提高,迁移能力减弱。同时,突变株对巨噬细胞的侵染能力下降,但突变株在巨噬细胞内的生长速率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为了研究LOSs是否在分枝杆菌致病性中发挥作用,我们使用斑马鱼感染模型,观察LOSs突变株是否在斑马鱼体内减毒。实验发现,pks5突变株感染的斑马鱼较野生型菌株感染的斑马鱼生存时间显著延长。肝脏菌载量实验表明,pks5突变株在斑马鱼体内增殖减慢。为了进一步证实LOSs是毒力因子,我们利用另一株LOSs的突变株1271(只合成LOSI),进行斑马鱼感染实验,同样发现1271在斑马鱼体内减毒,从而证明LOSs是海分枝杆菌重要的毒力脂质。(第二章) 分子流行病学是研究结核分枝杆菌传播和种群进化的有力工具。研究表明,不同进化分支上的结核分枝杆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流行,不同基因型菌株的致病性和传播力不尽相同。例如,一些细胞和动物模型证明在东亚流行的北京基因型菌株相比起其他基因型的菌株具有更高的毒力,能够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 本研究根据3R基因(DNA Repair, DNA Recombination, DNA Replication;DNA修复,DNA重组,DNA复制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构建了上海地区北京基因型菌株的进化树[22]。将北京基因型菌株分为7个亚型(Bmyc2, Bmyc4, Bmyc6, Bmyc10, Bmyc13, Bmyc25和Bmyc26)。各亚型菌株的群体数量差异很大,其中一个新进化出的亚型(Bmyc10)在人群中占有主导地位,大于50%的北京基因型菌株属于该亚群,提示该亚型的菌株在致病性和传播力上可能比其它亚型具有一定优势。 为了研究北京基因型不同亚型菌株引起宿主免疫应答的差异,我们使用不同亚型的代表性菌株和非北京型菌株H37Rv,感染巨噬细胞,在不同的时间点收集细胞RNA,用Microarray研究巨噬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通过对转录谱结果聚类分析发现,在感染后18小时,H37Rv能够与北京基因型菌株分开,但北京基因型各亚型与成簇无相关性。对感染后的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进行检测,也未发现各个菌株亚型之间的差异,提示北京基因型各亚型菌株引发的THP-1细胞免疫应答没有显著性差异。对13株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后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转录调控分析可以发现,差异表达的大多数基因,受到转录调控因子STATs,Oct-1,IRF-1,IRF-7的调控,提示STATs,Oct-1,IRF-1和IRF-7在抗结核免疫中的关键作用。(第三章)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R378.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Bin Zhang;Wen-hui Lun;Xing-wang Li;Qi Wang;Jun Cheng;Yu Mao;;Specific T-cell Responses to CFP10,an Secreted Antigen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Protein,in Chinese HIV Positive Individuals[J];Infection International(Electronic Edition);2013年01期

2 吴静希;李艳;;结核分枝杆菌特异PE/PPE蛋白家族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2011年02期

3 陈艳清;张林波;;结核分枝杆菌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14年01期

4 柯常江;冯起校;李富浩;;结核病兔模型的建立应用及其研究现状[J];海南医学;2014年03期

5 张婷;杨焕;周维;张庆超;周卫红;;结核杆菌中细胞色素P450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J];生物物理学报;2013年08期

6 邹运;林文锋;张舒林;;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糖复合物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11期

7 梁晨;姜晓霞;张锋;王霞;吴芳;章乐;吴江东;张春军;张辉;樊超;庄睿;李文娟;张万江;;结核分枝杆菌PhoP/PhoR基因重组穿梭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8 熊志红,庄玉辉,李国利;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研究结核分支杆菌强毒株H37Rv和弱毒株H37Ra的基因差异[J];遗传学报;2005年09期

9 郭丽宏,史俊南;细菌基因组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4年06期

10 李武;邓光存;刘晓明;王玉炯;;结核分枝杆菌Ag85A和Ag85B基因真核共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英文)[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志坚;T细胞亚群在淋巴细胞性胸腔积液中的免疫学特征[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路蝉伊;结核不同感染状态下宿主对结核特异性抗原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差异及相关分子标识筛选[D];复旦大学;2011年

3 葛淑敏;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鉴定及胞内分枝杆菌HBHA表达和实验免疫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4 屈野;结核分枝杆菌ESX-1分泌蛋白调控巨噬细胞功能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5 杨会峰;维生素D在结核杆菌感染条件下对小鼠获得性免疫表型和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6 田蔚蔚;分枝杆菌肉芽肿体外模拟结构的构建及其应用于治疗性疫苗的初步筛选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7 张茜;Galectin-9介导的活化CD4~+ T细胞免疫平衡改变减轻小鼠抗GBM肾炎[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鑫婷;重组牛分枝杆菌特异性蛋白在牛结核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9 尹晓敏;牛分枝杆菌Mb1514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

10 高云;海洋假单胞菌来源的新型海藻糖合成酶的基因克隆、表达及性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静希;结核分支杆菌PE/PPE特异性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初步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龙洋;结核分枝杆菌PE家族蛋白质Rv1818c羧基端PGRS片段免疫功能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王晓琳;结核分枝杆菌PPE家族免疫相关蛋白PPE68免疫功能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邓田莲;成人斯蒂尔病中医证型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王日晨;耻垢分枝杆菌WecA蛋白的表达及wecA基因敲除对耻垢分枝杆菌内其他蛋白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6 陈艳清;结核分枝杆菌侵染对巨噬细胞部分基因表达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7 陈菲菲;非典型分支杆菌的PCR鉴定及对卡介苗免疫效果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8 邱月琴;结核病人中研究Tim-3调节T细胞的免疫应答作用及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D];暨南大学;2013年

9 余琴;内蒙古地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分子分型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10 宋英健;深圳市汉族人群TGFβ1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的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07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807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c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