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猪胚胎干细胞不同状态表达差异比较及microRNA对诱导多能干细胞建系作用

发布时间:2020-10-21 21:24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是细胞治疗、药物筛选、胚胎发育机制研究和构建体外疾病模型的重要工具。目前关于干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鼠这一动物模型上。由于小鼠寿命短且其与人类生理功能及结构差异较大,使得小鼠在临床上的应用有限。与小鼠相比,猪是很好的人类疾病模型,特别是在异种移植医学、免疫及代谢疾病研究等相关方面。至今符合小鼠ESCs特点的猪ESCs系尚未成功建立,并且没有统一的猪特异性多能性分子标志用于鉴定不同状态的猪多能性干细胞。本研究将猪类na?ve状态的胚胎干细胞转化为primed状态,通过比较两者之间多能性分子标志的差异,初步确定了用于鉴定na?ve猪胚胎干细胞的特异性多能性分子标志;对本实验室已建系的猪primed胚胎干细胞、猪囊胚内细胞团及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三者之间进行micro RNA(mi RNA)表达谱的分析比较,构建特定mi RNA表达载体,研究其对猪i PSCs建系的影响。以上的研究使我们进一步了解猪多能性相关分子标记,并为mi RNA对猪i PSCs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见解。目的获得能鉴别猪ESCs的多能性状态的分子标志;研究特定mi RNA对猪i PSCs细胞系建立的影响。方法1.将本实验室在LIF/3i(MEF)条件下建立的猪类na?ve ESCs(以下简称n ESCs)正常传代后,使用LIF/3i培养液培养两天后,更换为FGF/Activin(STO)条件继续培养2-3天;采用机械切割法,对形态扁平、呈片状的猪primed ESCs(reversed primed ESCs,rp ESCs)进行传代;将rp ESCs重新在LIF/3i(MEF)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能重新获得类na?ve的状态;对第5代rp ESCs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染色,传代至第10代时对rp ESCs进行核型鉴定;通过RT-PCR检测不同状态的猪ESCs表达FGF/Activin及LIF/STAT3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情况;类胚体形成实验、三胚层相关基因表达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鉴定rp ESCs的体外分化潜能;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细胞谱系及多能性相关因子在转化过程中的表达改变;利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检测n ESCs和rp ESCs中OCT4,LIN-28,CDX2,SOX17,c-MYC,NANOG,KLF4,Nr0B1,TBX3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情况。2.对本实验室已建系的猪primed胚胎干细胞、猪囊胚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及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orcine embryonic fibroblast,PEF)三者之间进行mi RNA表达谱的分析比较,筛选出在猪内细胞团细胞中高表达的mi RNA-205。通过PCR扩增mi RNA-205前体序列,并将其克隆于基础表达载体p CAGDNA3-h Fat1,构建过表达载体p CAG-mi R205。用脂质体将该载体转染到经基因修饰的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中(含有鼠源干细胞多能性转录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经干细胞培养液诱导培养建立猪i PSCs,利用实时QPCR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内的mi RNA-205的表达情况,比较分析mi RNA-205对猪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建系效率的影响。结果1.nESCs可在FGF/Activin(STO)条件下转化为rp ESCs。当rp ESCs重新在LIF/3i(MEF)条件下培养时,可重新获得类na?ve的状态的细胞,我们将其称为转化得到的na?ve ESCs(reversed na?ve ESCs,rn ESCs);rp ESCs的核型正常(38XX),AP染色呈阳性,表明rp ESC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类胚体分化实验显示rp ESCs表达三胚层相关基因,具有体外分化能力;RT-PCR分析信号通路,结果显示primed胚胎干细胞依赖于FGF/Activin信号通路,虽然rp ESCs表达LIF/STAT3信号通路的相关因子,但Western-blot检测STAT3磷酸化结果显示,第6代的rp ESCs几乎不表达磷酸化的SATA3,说明rp ESCs不再依赖于LIF/STAT3信号通路;而n ESCs则明显依赖于LIF/STAT3信号通路。QPCR检测两种状态细胞之间多能性因子的表达差异表明,CDX2,SOX17,EOMES,FGF5,FOXA,PITX2在n ESCs中很少表达甚至不表达,而primed细胞中这些基因呈较高表达水平;LIN28,OCT4,SOX2,NOG,DPPA5,Nr0B1,KLF4在primed细胞中表达下降;NANOG,TBX3,c-MYC在primed细胞中表达上升;通过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在蛋白水平上检测两种状态下细胞中CDX2,SOX17,OCT4,NANOG,c-MYC,KLF4,Nr0B1,LIN28,TBX3的表达差异,发现与QPCR所得结果一致。2.成功构建了p CAG-mi R205过表达载体;相较于未转染细胞,转染该载体的细胞mi RNA-205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利用干细胞培养液诱导培养细胞,转染后的i PSCs克隆长出率高于未转染细胞组。结论1.本实验室建系的猪类naive ESCs可实现与primed状态细胞的互相转化,且n ESCs依赖于LIF/STAT3信号通路而rp ESCs依赖于FGF/Activin信号通路;2.通过比较两种状态细胞之间多能性分子标志的表达差异,我们初步确定了几个标准化标记来区分primed和na?ve这两种状态。细胞谱系相关基因如CDX2,SOX17,EOMES,FOXA2,以及多能性基因FGF5和PITX的表达可鉴定猪ESCs的primed状态;传统的小鼠ESCs的na?ve标记物(TBX3,Nanog和c-MYC)也可作为猪ESCs的primed状态的分子标志。此外,多能性基因(Lin28,Oct4,SOX2,NOG,DPPA5,Nr0B1,KLF4)可以作为猪ESCs的na?ve状态的分子标志。3.已构建的mi RNA-205过表达载体将有助于在后续研究中建立稳定表达mi RNA205的细胞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i RNA205在干细胞重编程和多能性维持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学位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329.2
【部分图文】:

形态图,形态,饲养层,核型分析


29图 1.(A)nESCs 和 rpESCs 的形态。Scale bars=250 um (B)nESCs 和 rpESCs 克隆的碱性磷酸酶染色。 Scale bars=100 um (C)用 LIF / 2i 条件下(猪 na veESCs 培养液)将酶消化后的 rpESCs 接种于 MEF饲养层上培养 4 天,转化为 rnESCs。 Scale bars=250 um(D)第 10 代 rpESCs 的核型分析结果显示,超过 72%的细胞显示 38 条染色体的正常猪核型。(E)RT-PCR 检测第 22 代 nESCs 、第 3 和第 6 代 rpESCs、第 3 代 rnPESCs 中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情况(LIF,LIFRα, LIFRβ, STAT3,gp130b,FGF, FGFR1,FGFR2, Activin-A and Nodal)。(F)第 22 代 nESCs 、第 3 和第 6 代 rpESCs 及 PEF 中的 STAT3 的磷酸化状态,其中以 PEF 作为阴性对照。

悬滴培养,体外分化,外胚层,内胚层


31图 2.(A)对第 12 代的 rpESCs 进行悬滴培养 7 天,体外分化形成类胚体,。Scale bars=100 um (B)EB 在明胶预处理的培养皿上贴壁培养,可见分化细胞向周边扩展。Scale bars=100 um(C)在 EB 中检测到 NCSIN(内胚层),OSTEONECTIN(中胚层)和 NEUROD(外胚层)的表达。水作为阴性对照。 (D)对 rpESCs 来源的分化细胞进行 Keratin (内胚层), Desmin(中胚层)和 Neurofilament (外胚层)进行免疫荧光染色。PI 用于细胞核染色。Scale bars=50 um。

多能性,转化过程,标记基因,小鼠


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显着的下降趋势(图 4A,4C 和图 5)。KLF4,ESRRB,PRR13 和 PECAM-1在转化过程中表现为波动性表达(图 4B)。由于 nESCs 克隆形态与小鼠 ESCs 相似,而 rpESCs 在形态上接近人ESCs[40]。因此,我们假定 nESCs 的多能性因子表达作为猪 na ve ESCs 的分子特征。对于小鼠 ESCs 来说,MYC,TBX3 和 NANOG 是调控多能性的核心转录因子,对于维持 na ve 状态 ESCs 的自我更新至关重要。本实验中 QPCR 结果显示,MYC,TBX3 和 NANOG 在 rpESCs 中表达显著上调,而在 nESCs 中几乎检测不到(图 6A)。蛋白质印迹和免疫荧光染色实验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果(图 6B 和图 6C)。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艳雯;范莲;季超毅;徐笑挺;黄逸勋;郑永霞;;药物性肝损伤相关的MicroRNA研究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8年03期

2 李华伟;刘中华;张鸿;许泳清;李国良;林赵淼;邱永祥;罗文彬;纪荣昌;汤浩;邱思鑫;;甘薯病毒病原相关的microRNA的挖掘及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8年11期

3 夏蒙蒙;申雪沂;牛长敏;夏静;孙红亚;郑英;;MicroRNA参与调控睾丸支持细胞的增殖与粘附功能[J];遗传;年期

4 周兰庭;冯雁婷;戴景兴;欧阳钧;;microRNA调控脂肪干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年期

5 宋立群;盛紫阳;贠捷;莫陶然;范桢亮;;microRNA在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10期

6 许婷婷;黄琳璐;崔晓婷;;microRNA的研究概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年12期

7 费敏红;王英杰;;心脏干细胞源外泌体中microRNA对心脏的保护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年03期

8 苏显都;范长玲;于莉;李德芬;谢晋军;张素领;张小华;黄钰花;;血浆及单核细胞中microRNA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年02期

9 孙秀伟;英娜;曲桂娟;万家余;;标记探针法用于microRNA的多重可视化检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年05期

10 徐将;陈露;王小洪;张新江;梁景岩;;脂质代谢相关microRNA概述[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苹;基于microRNA调控肾间质纤维化探讨和肾络颗粒干预慢性肾衰竭的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徐骁盟;microRNA-1906通过靶向TLR4减轻缺血性脑组织损伤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3 冉茂良;猪睾丸组织发育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和microRNA的鉴定及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7年

4 王晨虎;紫癜性肾炎石蜡包埋组织microRNA表达谱的初步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5 王莉;黄芩苷通过microRNA对TNF-α诱导的肠上皮细胞通透性的保护机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6 郑永法;放疗通过miR-23a/PTEN通路促进HUVEC增殖及迁移的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7 王琰;microRNA-125b对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生物学作用及分子机制[D];郑州大学;2017年

8 韩翰;c-Myc调控的microRNA-蛋白质功能通路影响肝细胞癌变的分子机制[D];武汉大学;2015年

9 熊欣;microRNA-214在人胃腺癌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对抗肿瘤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10 尚晨;肥胖与体重正常女性皮下脂肪组织差异microRNA的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丽;基于机器学习的microRNA预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2 李亚欢;半夏泻心汤对胃电节律失常模型大鼠胃组织microRNA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3 徐爱云;子宫腺肌病血清microRNA生物标志物筛查及玄丹散结汤对其候选microRNA的影响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4 陈俏羽;猪胚胎干细胞不同状态表达差异比较及microRNA对诱导多能干细胞建系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8年

5 焦裕冰;烟草CV58抗TMV基因的克隆及TMV胁迫下microRNA的表达谱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6 李炳晨;microRNA光电化学检测及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7 伊冰清;基于酶促循环放大反应及纳米材料检测ATP和microRNA[D];青岛科技大学;2017年

8 梁玮玮;雪柑根系缺镁响应microRNA分离和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17年

9 丁恩民;血浆microRNA作为分子标志物在职业性汞作业人群中的应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10 陈嘉仪;microRNA-15b在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50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2850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f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