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代乙酰胺诱导肝损伤大鼠的血清脂肪酸代谢轮廓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5 14:57
基于气相-质谱联用技术测定硫代乙酰胺(TAA)组和对照组的大鼠血清中16种脂肪酸的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分析腹腔注射TAA后大鼠的血清游离和酯化脂肪酸代谢轮廓的变化及发现潜在生物标志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TAA组的大鼠血清中9种游离脂肪酸和2种酯化脂肪酸的水平显著升高,3种游离脂肪酸和5种酯化脂肪酸的水平显著降低。PCA分析表明腹腔注射TAA后大鼠血清脂肪酸代谢轮廓偏离正常水平,PLS-DA结果表明花生四烯酸、亚油酸、棕榈酸、油酸对表征TAA诱导大鼠肝损伤具有重要贡献,且这四种脂肪酸与临床上诊断肝损伤常用的血清生化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作为评价TAA肝毒性的潜在生物标识物。本研究为肝毒化合物诱导的化学肝损伤的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文章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9,(06)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PLS-DA模型的置换检验模型验证图(A)、荷载图(B)、VIP图(C)
为了发现能够表征TAA肝毒性的脂肪酸生物标识物,对对照组和TAA组共20个样本进行PLS-DA建模分析。以大鼠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为X变量,组别为Y变量,建立2个主成分(PC1和PC2)的PLS-DA模型。该模型对X变量的解释度为93.7%(R2X),对Y变量的解释度为91.8%(R2Y),及对模型的预测能力为85.3%(Q2)。如图2A表示,对该模型进行100次的置换检验,置换结果显示左端随机排列产生的Q2和R2值均小于右端原始值,且两条回归直线的斜率较大,Q2的回归截距为负值(Q2=-0.366),结果证明该PLS-DA模型未过度拟合,对该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该模型荷载图(图2B)和VIP(图2C)所示,C20:4n6、C18:2n6、C16:0和C18:1n9对TAA诱导的肝毒性模型影响较大。这些脂肪酸变量的VIP值均大于1,且t检验结果表明C20:4n6、C18:2n6、C16:0和C18:1n9在对照组和TAA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01),而TAA组C18:0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分析表明,C20:4n6、C18:2n6、C16:0和C18:1n9可能是表征TAA诱导大鼠肝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图2 PLS-DA模型的置换检验模型验证图(A)、荷载图(B)、VIP图(C)
以游离脂肪酸和酯化脂肪酸的量为X变量,将对照组和TAA组共20个样本做2个主成分和3个主成分的PCA分析,这两个PCA模型分别能解释X变量的80.3%和87.6%。如图1表示,在散点图上对照组和TAA组的样本均能完全分开。PCA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和TAA组的血清脂肪酸代谢轮廓差异明显。2.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脂肪酸代谢轮廓评价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肝损伤[J]. 刘晓杰,黎红维,熊印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7(06)
[2]基于脂肪酸代谢轮廓分析川楝子的肝毒性研究[J]. 熊印华,刘晓杰,王新堂,杨莉,王峥涛. 中草药. 2017(15)
[3]黄药子诱导肝损伤大鼠血清脂肪酸的代谢轮廓[J]. 熊印华,徐英,杨莉,王峥涛. 药学学报. 2017(05)
[4]花生四烯酸代谢网络研究:从关键酶的单靶标抑制剂到多靶标抑制剂[J]. 刘莹,陈政,尚尔昌,杨坤,位灯国,周璐,蒋小蕗,贺冲,来鲁华. 药学学报. 2009(03)
本文编号:3212379
【文章来源】: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9,(06)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PLS-DA模型的置换检验模型验证图(A)、荷载图(B)、VIP图(C)
为了发现能够表征TAA肝毒性的脂肪酸生物标识物,对对照组和TAA组共20个样本进行PLS-DA建模分析。以大鼠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为X变量,组别为Y变量,建立2个主成分(PC1和PC2)的PLS-DA模型。该模型对X变量的解释度为93.7%(R2X),对Y变量的解释度为91.8%(R2Y),及对模型的预测能力为85.3%(Q2)。如图2A表示,对该模型进行100次的置换检验,置换结果显示左端随机排列产生的Q2和R2值均小于右端原始值,且两条回归直线的斜率较大,Q2的回归截距为负值(Q2=-0.366),结果证明该PLS-DA模型未过度拟合,对该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该模型荷载图(图2B)和VIP(图2C)所示,C20:4n6、C18:2n6、C16:0和C18:1n9对TAA诱导的肝毒性模型影响较大。这些脂肪酸变量的VIP值均大于1,且t检验结果表明C20:4n6、C18:2n6、C16:0和C18:1n9在对照组和TAA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01),而TAA组C18:0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分析表明,C20:4n6、C18:2n6、C16:0和C18:1n9可能是表征TAA诱导大鼠肝损伤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图2 PLS-DA模型的置换检验模型验证图(A)、荷载图(B)、VIP图(C)
以游离脂肪酸和酯化脂肪酸的量为X变量,将对照组和TAA组共20个样本做2个主成分和3个主成分的PCA分析,这两个PCA模型分别能解释X变量的80.3%和87.6%。如图1表示,在散点图上对照组和TAA组的样本均能完全分开。PCA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和TAA组的血清脂肪酸代谢轮廓差异明显。2.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脂肪酸代谢轮廓评价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肝损伤[J]. 刘晓杰,黎红维,熊印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7(06)
[2]基于脂肪酸代谢轮廓分析川楝子的肝毒性研究[J]. 熊印华,刘晓杰,王新堂,杨莉,王峥涛. 中草药. 2017(15)
[3]黄药子诱导肝损伤大鼠血清脂肪酸的代谢轮廓[J]. 熊印华,徐英,杨莉,王峥涛. 药学学报. 2017(05)
[4]花生四烯酸代谢网络研究:从关键酶的单靶标抑制剂到多靶标抑制剂[J]. 刘莹,陈政,尚尔昌,杨坤,位灯国,周璐,蒋小蕗,贺冲,来鲁华. 药学学报. 2009(03)
本文编号:3212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2123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