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主动脉瓣内皮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发布时间:2021-06-06 22:18
目的:探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猪主动脉瓣内皮细胞的可靠性及可重复性。方法:通过胶原酶消化法从新鲜猪主动脉瓣膜表面分离并培养主动脉瓣内皮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对获得的瓣膜内皮细胞(VEC)的表型加以鉴定。结果:通过胶原酶消化法可成功分离VEC,光镜下VEC呈铺路石样分布,为典型的内皮细胞形态。免疫荧光染色示VEC的CD31表达为阳性,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为阴性,分离获得的细胞中VEC阳性率高,间质细胞污染率较低;流式细胞仪示分离获得的细胞Vimentin表达阴性(3.06%),CD31表达阳性(99.01%),再次验证分离获得的VEC纯度高。结论:胶原酶消化法可从猪主动脉瓣膜分离获得纯度较高的VEC,该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好。
【文章来源】: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0,47(01)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VEC细胞表型
图1 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VEC细胞表型VEC在CAVD发生过程中的始动作用机制可能为:(1)血流动力学改变对VEC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在紊乱的血流剪切力作用下,与促钙化、炎性反应相关的基因,包括骨形成蛋白-4(BMP-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等的表达升高[14]。(2)VEC通过EndMT成为具有增殖能力的VIC。Paruchufi等[15]研究发现,成年人瓣膜中存在同时表达CD31、α-SMA的细胞,即发生EndMT的细胞。Dal-Bianco等[16]通过构建机械损伤羊瓣膜模型,发现处理组中内皮细胞发生EndMT的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3)VEC旁分泌机制发生变化,影响 VIC 的形态学和功能。VEC主要通过旁分泌一氧化氮(NO)和C型利尿钠肽(CNP)对VIC进行调控[17-18]。然而,目前关于VEC在CAVD进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贺钰斌,朱丹.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8(02)
[2]主动脉瓣钙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高佳斌,徐志云.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6(04)
本文编号:3215245
【文章来源】: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0,47(01)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VEC细胞表型
图1 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VEC细胞表型VEC在CAVD发生过程中的始动作用机制可能为:(1)血流动力学改变对VEC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在紊乱的血流剪切力作用下,与促钙化、炎性反应相关的基因,包括骨形成蛋白-4(BMP-4)、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等的表达升高[14]。(2)VEC通过EndMT成为具有增殖能力的VIC。Paruchufi等[15]研究发现,成年人瓣膜中存在同时表达CD31、α-SMA的细胞,即发生EndMT的细胞。Dal-Bianco等[16]通过构建机械损伤羊瓣膜模型,发现处理组中内皮细胞发生EndMT的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3)VEC旁分泌机制发生变化,影响 VIC 的形态学和功能。VEC主要通过旁分泌一氧化氮(NO)和C型利尿钠肽(CNP)对VIC进行调控[17-18]。然而,目前关于VEC在CAVD进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钙化性主动脉瓣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贺钰斌,朱丹.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8(02)
[2]主动脉瓣钙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高佳斌,徐志云.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6(04)
本文编号:3215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2152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