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发布时间:2021-06-10 18:26
  【目的】探讨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的建立条件。【方法】将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不同的密度接种至96孔板,正常对照组细胞始终在正常气体条件下培养,模型组先采用缺氧小室对细胞进行缺氧处理8 h,然后给予不同时间的复氧处理。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测定细胞活力,采用微板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接种密度9 000、5 000、3 000个/孔的HT22细胞在复氧6 h时均明显损伤,细胞存活率降低,上清液中LDH活力及MDA含量升高,SOD活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T22细胞OGD/R模型的最佳造模条件是缺氧8 h复氧6 h。 

【文章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37(01)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的建立


不同造模条件下细胞的形态(×100)

细胞,缺血性脑中风


缺血性脑中风(ischemic stroke,IS)是一种因血管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疾病,患者预后常伴有运动、语言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2]。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的病理状态下,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将出现严重的损伤和破坏,当用溶栓、扩血管等手段重新补给血液后,会进一步加剧脑组织的损伤并伴随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引起再灌注损伤。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模型通过剥夺细胞的营养及氧气供给模拟人体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体外实验模型[3]。海马对缺氧的耐受力较差,因此选择海马神经元细胞建立稳定的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对缺血性脑中风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以HT22海马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缺氧小室(见图1)对细胞进行缺氧、不同时间的复氧建立氧糖剥夺再灌注模型,通过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细胞存活率,同时测定不同条件下细胞培养基中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确定最佳的造模条件,以期为研究缺血性脑中风疾病的研究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细胞模型,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制备方法及应用[J]. 叶乃菁,吴新萍,李明权,王志勇.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08)
[2]柿叶黄酮提取物对氧糖剥夺/复糖复氧损伤的HT22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J]. 崔春英,申超,洪艳,陈建,刘雪平.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6)
[3]缺氧缺糖海马神经元模型最佳造模时间的选择[J]. 杨辉,鲁利香,肖政华,徐春梅,沈慧,侯琼琼,戴家庆,祁兰兰.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07)
[4]快速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方法[J]. 刘飞,付微,乔陆明,张绪东.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7(02)
[5]补阳还五汤通过上调SIRT1抑制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氧糖剥夺再灌注诱导氧化应激损伤[J]. 郑华珠,王利胜,孟英姣.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7(02)
[6]缺氧后不同复氧时间对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J]. 罗云燕,胡钊,肖践明,蔡红雁,李琳,郭涛.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6(10)
[7]缺氧缺糖模型的研究现状[J]. 齐倩倩,田晔.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5(05)
[8]白藜芦醇对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J]. 刘宣,王海嵘,刘佳福,陈向军,卢孔渺,潘曙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08)
[9]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MDA、SOD的影响[J]. 任新光,李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03)
[10]水飞蓟宾的抗肿瘤、抗氧化和免疫调节分子药理学机制研究进展[J]. 王红军,姜媛媛,路平,王琼,池岛乔.  药学学报. 2010(04)



本文编号:3222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222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9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