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行弓形虫虫株微卫星基因分型及致密颗粒蛋白3介导的细胞凋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23:48
背景: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T.gondii)是一种全球广泛传播、可以感染几乎所有温血动物的胞内寄生原虫。弓形虫感染引起的弓形虫病可以使人及感染动物具有不同临床表现。各地域来源及不同毒力弓形虫株的生物学特性具有显著的差异。基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的弓形虫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美及欧洲来源的弓形虫虫株主要属于三个不同的基因型,即Type I,II和III型(亦称原型克隆谱系(archetypal clonal lineages)。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有别于以上三类主要基因型的非典型基因型相继在世界其他地区被鉴定。国内对分离自中国不同地区的动物源及人源弓形虫研究发现,流行于中国弓形虫虫株基因型与北美、欧洲、非洲等地的原型谱系不同,亦有别于南美的大量非典型基因型。根据RFLP-PCR分型的结果并参照Toxo DB数据库对弓形虫基因型的命名,我国流行的弓形虫主要为Toxo DB#9型,认为该型是流行于中国的刚地弓形虫优势基因型,称为Chinese 1型。由于基因组中存在微卫星现象(即短串联重复序列),且微卫星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及高频率突变的特...
【文章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 前言
4 第一部分 我国流行弓形虫株微卫星基因分型及种群进化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弓形虫虫株来源
4.1.2. 实验动物
4.1.3. 细胞株
4.1.4. 主要试剂
4.1.5. 主要仪器设备
4.1.6. 实验方法
4.1.7. 弓形虫微卫星基因分型结果
4.1.8. 弓形虫顶复体基因组及核基因组内含子11个保守序列扩增结果
4.1.9. 我国流行弓形虫株种群遗传进化分析
4.1.10. 我国流行弓形虫株小鼠毒力试验结果
4.1.11. 弓形虫株细胞培养毒力试验
4.2. 讨论
5. 第二部分 Chinese1型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3介导宿主细胞凋亡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质粒、菌株及细胞株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设备
5.1.4. 实验方法
5.2. 结果
5.2.1. Chinese1型Wh6成囊株GRA3基因扩增
5.2.2. 真核表达载体pEGFP-GRA3/ pFlag-GRA3构建及鉴定
5.2.3.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 293T细胞检测
5.2.4. 真核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转录水平PCR芯片分析结果
5.2.5. 转染细胞凋亡相关分子转录水平的荧光定量 PCR 检测结果
5.2.6. 转染细胞凋亡相关标记物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5.2.7. 转染细胞Annex V FITC/PI流式凋亡检测结果
5.3. 讨论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8.1. 个人简历
8.2.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8.3.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9. 致谢
10. 综述及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293856
【文章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Abbreviation)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 前言
4 第一部分 我国流行弓形虫株微卫星基因分型及种群进化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弓形虫虫株来源
4.1.2. 实验动物
4.1.3. 细胞株
4.1.4. 主要试剂
4.1.5. 主要仪器设备
4.1.6. 实验方法
4.1.7. 弓形虫微卫星基因分型结果
4.1.8. 弓形虫顶复体基因组及核基因组内含子11个保守序列扩增结果
4.1.9. 我国流行弓形虫株种群遗传进化分析
4.1.10. 我国流行弓形虫株小鼠毒力试验结果
4.1.11. 弓形虫株细胞培养毒力试验
4.2. 讨论
5. 第二部分 Chinese1型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3介导宿主细胞凋亡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质粒、菌株及细胞株
5.1.2. 主要试剂
5.1.3. 主要仪器设备
5.1.4. 实验方法
5.2. 结果
5.2.1. Chinese1型Wh6成囊株GRA3基因扩增
5.2.2. 真核表达载体pEGFP-GRA3/ pFlag-GRA3构建及鉴定
5.2.3.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 293T细胞检测
5.2.4. 真核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转录水平PCR芯片分析结果
5.2.5. 转染细胞凋亡相关分子转录水平的荧光定量 PCR 检测结果
5.2.6. 转染细胞凋亡相关标记物 Western blotting 检测
5.2.7. 转染细胞Annex V FITC/PI流式凋亡检测结果
5.3. 讨论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8.1. 个人简历
8.2.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8.3.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9. 致谢
10. 综述及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293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2938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