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条形码的我国主要蚊虫分子分类系统的建立
发布时间:2022-01-26 23:28
蚊科(Culicidae)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Nematocera)。蚊类的危害不仅在于骚扰吸血,部分种类更是多种严重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是重要的医学昆虫,因此它们一直受到医学昆虫学家和预防医学家的高度重视,是研究得最为广和深的昆虫类群之一。迄今为止,已知全世界有40属约3200种(亚种),我国目前记录约有18属390余种(亚种)。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依据形态特征所建立的蚊科分类系统已经比较成熟,反映了各蚊种间的亲缘关系,然而在进化关系上,尽管众多学者以形态特征为依据用支序系统学的方法对蚊科的系统发育进行了重建,但在形态特征的选择中,不论是祖征还是新征,多少受选择者的影响,并且对于不少特征,如雌雄两性触须的长短、幼虫呼吸管的长短、鳞片色泽、是否有气门鬃等,很难估计这些特征在进化过程中代表的意义及相对重要性,并且目前的分类系统很少将生态习性这一特征考虑进去。再者,为切实做好蚊媒病的防治和2020年消灭疟疾,蚊虫的分类鉴定工作相当重要,而目前形态学分类方法有两个方面的局限:第一是形态学分类方法本身固有的缺陷:1.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依据线粒体联合基因的最大简约树(R,密码子加权)
依据D2+D3基因的邻接法聚类图
依据D2+D3基因的最大简约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DNA条形码研究进展[J]. 宁淑萍,颜海飞,郝刚,葛学军. 生物多样性. 2008(05)
[2]广东国境口岸不同蚊种COI序列分析和分子鉴定方法[J]. 师永霞,相大鹏,李祖海,洪烨,李小波,幸芦琴,郭波旋,黄吉城,郑夔.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8(02)
[3]6个地方鸡种线粒体CO Ⅰ基因的DNA条形码[J]. 高玉时,屠云洁,童海兵,王克华,陈宽维,顾荣.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7(06)
[4]基于线粒体COI基因探讨鹟亚科部分属和种的分类地位[J]. 雷忻,廉振民,雷富民,尹祚华,赵洪峰. 动物学研究. 2007(03)
[5]用COI基因确定直隶环毛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 tschiliensis)的属的地位[J]. 黄健,孙振钧. 生物技术. 2007(02)
[6]DNA条形编码在蚜虫类昆虫中的应用[J]. 王剑峰,乔格侠. 动物分类学报. 2007(01)
[7]斑腿蝗科Catantopidae七种蝗虫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研究[J]. 潘程莹,胡婧,张霞,黄原. 昆虫分类学报. 2006(02)
[8]线粒体Cyt b基因与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J]. 戴金霞. 四川动物. 2005(02)
[9]弓首蛔虫线粒体cox1基因的多态性研究[J]. 李明伟,林瑞庆,邹丰才,宋慧群,曹湛,何芳,朱兴全. 中国兽医科技. 2005(05)
[10]微小按蚊A、C的PCR和同工酶鉴别比较研究[J]. 郑彬,汤林华,马雅军,王学忠,周水森,施文琦.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02)
本文编号:3611318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依据线粒体联合基因的最大简约树(R,密码子加权)
依据D2+D3基因的邻接法聚类图
依据D2+D3基因的最大简约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DNA条形码研究进展[J]. 宁淑萍,颜海飞,郝刚,葛学军. 生物多样性. 2008(05)
[2]广东国境口岸不同蚊种COI序列分析和分子鉴定方法[J]. 师永霞,相大鹏,李祖海,洪烨,李小波,幸芦琴,郭波旋,黄吉城,郑夔.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8(02)
[3]6个地方鸡种线粒体CO Ⅰ基因的DNA条形码[J]. 高玉时,屠云洁,童海兵,王克华,陈宽维,顾荣.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7(06)
[4]基于线粒体COI基因探讨鹟亚科部分属和种的分类地位[J]. 雷忻,廉振民,雷富民,尹祚华,赵洪峰. 动物学研究. 2007(03)
[5]用COI基因确定直隶环毛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 tschiliensis)的属的地位[J]. 黄健,孙振钧. 生物技术. 2007(02)
[6]DNA条形编码在蚜虫类昆虫中的应用[J]. 王剑峰,乔格侠. 动物分类学报. 2007(01)
[7]斑腿蝗科Catantopidae七种蝗虫线粒体COⅠ基因的DNA条形码研究[J]. 潘程莹,胡婧,张霞,黄原. 昆虫分类学报. 2006(02)
[8]线粒体Cyt b基因与昆虫分子系统学研究[J]. 戴金霞. 四川动物. 2005(02)
[9]弓首蛔虫线粒体cox1基因的多态性研究[J]. 李明伟,林瑞庆,邹丰才,宋慧群,曹湛,何芳,朱兴全. 中国兽医科技. 2005(05)
[10]微小按蚊A、C的PCR和同工酶鉴别比较研究[J]. 郑彬,汤林华,马雅军,王学忠,周水森,施文琦.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5(02)
本文编号:3611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6113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