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希毛孢子菌临床株与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共培养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2-02-26 18:49
目的建立并优化阿萨希毛孢子菌临床株(Trichosporon asahii,T.asahii)与野生型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BMDC)共培养体系。方法体外培养C57BL/6小鼠BMDC。用不同浓度比例的热灭活T.asahii与BMDC共培养,筛选最优浓度比例,用脂多糖(LPS)和β-葡聚糖(β-glucan)分别刺激BMDC,选择适宜阳性对照;利用优化的体系进一步检测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激活和相关细胞因子的产生情况。结果 BMDC与T.asahii比例为1∶5时最适宜作为共培养的比例,而β-glucan更适于作为阳性对照;小鼠BMDC能够对T.asahii进行抗原提呈,其通过增加IL-6和TNF-α的产生发挥抗真菌作用。结论该共培养体系能够有效检测小鼠BMDC对T.asahii的免疫效应。
【文章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3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仪器
1.1.2 试剂
1.1.3 菌株
1.1.4 实验动物
1.2 方法
1.2.1 BMDC培养
1.2.2 菌株复苏与菌悬液配制
1.2.3 共培养体系浓度比例的优化筛选
1.2.4 BMDC产生细胞因子检测
1.2.5 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检测
1.2.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小鼠BMDC生长形态变化
2.2 共培养体系浓度比例的优化筛选
2.3 共培养体系适宜阳性对照的选择
2.4 BMDC各细胞因子的产生情况
2.5 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活化情况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阿萨希毛孢子菌对人外周血单核源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J]. 王瑞丽,敖俊红,廖勇,杨蓉娅,杨冬倩,吕雪莲,陈珊珊.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5(05)
[2]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抗小鼠白念珠菌系统感染的实验研究[J]. 黄巍,杨义成,黄长征,林能兴,陈宏翔,刘业强,雷水生,李延,樊超,涂亚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07)
本文编号:3644928
【文章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3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仪器
1.1.2 试剂
1.1.3 菌株
1.1.4 实验动物
1.2 方法
1.2.1 BMDC培养
1.2.2 菌株复苏与菌悬液配制
1.2.3 共培养体系浓度比例的优化筛选
1.2.4 BMDC产生细胞因子检测
1.2.5 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检测
1.2.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小鼠BMDC生长形态变化
2.2 共培养体系浓度比例的优化筛选
2.3 共培养体系适宜阳性对照的选择
2.4 BMDC各细胞因子的产生情况
2.5 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活化情况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阿萨希毛孢子菌对人外周血单核源树突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影响[J]. 王瑞丽,敖俊红,廖勇,杨蓉娅,杨冬倩,吕雪莲,陈珊珊.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5(05)
[2]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抗小鼠白念珠菌系统感染的实验研究[J]. 黄巍,杨义成,黄长征,林能兴,陈宏翔,刘业强,雷水生,李延,樊超,涂亚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07)
本文编号:3644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6449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