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AP1/2调控IFN-β诱导表达的分子机制
发布时间:2023-05-11 04:17
天然免疫是机体防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内广泛表达的病原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s),激活宿主的天然免疫应答,从而诱导Ⅰ型干扰素和促炎症细胞因子产生。Ⅰ型干扰素通过JAK-STAT信号级联反应,诱导大量的下游抗病毒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以及清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Ⅰ型干扰素的转录激活需要许多转录因子的共同参与,其中NF-kB和IRF3是参与IFN-β转录的两个最重要转录因子。 在生理状态下,TRAF2/3和cIAP1/2形成胞内复合物。BAFF或CD40L刺激细胞后,该复合物被招募到相应的受体,然后cIAP1/2促进TRAF3 K48-连接的泛素化并使其被降解,这对于下游MEKK和MAPK激酶通路的激活至关重要。体内实验表明TRAF3对于病毒感染激活IRF3和诱导IFN-β的产生不可或缺。基于cIAP1/2和TRAF3的密切关系,我们推测cIAPl和cIAP2可能参与病毒诱导的天然免...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一节 天然免疫概述
一 免疫系统简介
二 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及效应
第二节 PRRs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转导
一 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二 RIG-I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三 NOD样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四 胞内DNA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第三节 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负调控机制
一 病毒蛋白对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负调控机制
二 细胞自身对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负调控机制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和方法
第一节 实验材料
一 细胞以及病毒来源
二 细胞因子及细胞培养所需材料
三 构建载体所需材料
四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相关材料
五 RT-PCR实验
六 VSV空斑实验相关材料
七 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 blot实验相关材料
八 亚细胞器分离实验相关材料
第二节 实验方法
一 载体构建和质粒提取
二 细胞培养和瞬时转染实验
三 建立稳定细胞系实验
四 原代细胞分离培养和瞬时转染实验
五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六 RT-PCR实验
七 内源IRF3二聚化实验
八 免疫共沉淀及Western blot实验
九 VSV空斑实验
十 亚细胞器分离实验
十一 泛素化实验
十二 抗体制备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立项依据
第二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 cIAP1/2对病毒诱导IFN-β信号通路及细胞抗病毒反应的影响
二 cIAP1/2在病毒感染诱导IFN-β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位点
三 cIAP1/2与TRAF3/6的相互作用
四 cIAP1/2对TRAF3/6泛素化水平的影响
第三节 实验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14143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一节 天然免疫概述
一 免疫系统简介
二 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及效应
第二节 PRRs介导的天然免疫信号转导
一 Toll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二 RIG-I样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三 NOD样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四 胞内DNA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
第三节 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负调控机制
一 病毒蛋白对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负调控机制
二 细胞自身对天然免疫信号通路的负调控机制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和方法
第一节 实验材料
一 细胞以及病毒来源
二 细胞因子及细胞培养所需材料
三 构建载体所需材料
四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相关材料
五 RT-PCR实验
六 VSV空斑实验相关材料
七 免疫共沉淀和Western blot实验相关材料
八 亚细胞器分离实验相关材料
第二节 实验方法
一 载体构建和质粒提取
二 细胞培养和瞬时转染实验
三 建立稳定细胞系实验
四 原代细胞分离培养和瞬时转染实验
五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六 RT-PCR实验
七 内源IRF3二聚化实验
八 免疫共沉淀及Western blot实验
九 VSV空斑实验
十 亚细胞器分离实验
十一 泛素化实验
十二 抗体制备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立项依据
第二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 cIAP1/2对病毒诱导IFN-β信号通路及细胞抗病毒反应的影响
二 cIAP1/2在病毒感染诱导IFN-β信号通路中的作用位点
三 cIAP1/2与TRAF3/6的相互作用
四 cIAP1/2对TRAF3/6泛素化水平的影响
第三节 实验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14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8141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