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弯曲杆菌中与粘附侵染有关基因的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03 18:34
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食品和环境之中,对人类健康以及食品安全领域带来的危害极为严重的常见肠道致病菌。空肠弯曲杆菌感染会引起人肠道的炎症反应,严重时会使人罹患免疫损伤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基于空肠弯曲杆菌的强致病性,本课题的研究核心在于研究空肠弯曲杆菌中与粘附和侵染有关的基因的功能。在空肠弯曲杆菌从畜牧产品以及环境中侵染人体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各类离子,包括镁离子的影响,因此本课题研究了空肠弯曲杆菌在不同浓度镁离子耐受对其生长状况和蛋白组表达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高镁离子浓度下(5 mg/mL,10mg/mL和20mg/mL),空肠弯曲杆菌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在20mg/mL浓度下,空肠弯曲杆菌的存活率剧烈下降,生长严重滞后。在10mg/mL浓度下,生长性同样存在明显得滞后性,但是其存活率要高于在20 mg/mL的离子浓度下,略低于空白对照组。因此,下一步继续利用10mg/mL离子浓度处理的空肠弯曲杆菌来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进行粘附侵染实验,实验结果显示,I0mg/mL镁离子处理的空肠弯曲杆菌对细胞的相对侵染率增高。之后利用DIA定量蛋白组学技术对10mg/mL浓度镁离子处...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空肠弯曲杆菌的简介
1.1.1 空肠弯曲杆菌的基本介绍
1.1.2 空肠弯曲杆菌的致病机制
1.1.3 外界条件改变对空肠弯曲杆菌粘附侵染的影响
1.2 蛋白组学技术
1.2.1 蛋白组学技术的简介
1.2.2 细菌定量蛋白组学技术及其优缺点
1.3 空肠弯曲杆菌蛋白组学研究现状
1.4 基因敲除
1.4.1 基因敲除技术的分类及原理
1.4.2 基因敲除技术在空肠弯曲杆菌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所用菌株及细胞
2.1.2 实验所用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实验所用溶液及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空肠弯曲杆菌的培养与保藏
2.2.2 HCT-8细胞的培养与保藏
2.2.3 空肠弯曲杆菌在不同镁离子浓度下的生长状况
2.2.4 不同条件培养的空肠弯曲杆菌对细胞的粘附实验
2.2.5 不同条件处理之后空肠弯曲杆菌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
2.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
2.2.7 空肠弯曲杆菌与粘附侵染有关基因的缺失
3 结果与讨论
3.1 空肠弯曲杆菌在不同镁离子浓度下的生长情况
3.2 不同条件处理的空肠弯曲杆菌对肠上皮细胞的粘附实验
3.3 不同条件处理之后空肠弯曲杆菌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
3.3.1 空肠弯曲杆菌总蛋白的定量与检测
3.3.2 定量数据分析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3.5 基因敲除实验
3.5.1 基因缺失载体的构建
3.5.2 基因缺失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本文编号:3859675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空肠弯曲杆菌的简介
1.1.1 空肠弯曲杆菌的基本介绍
1.1.2 空肠弯曲杆菌的致病机制
1.1.3 外界条件改变对空肠弯曲杆菌粘附侵染的影响
1.2 蛋白组学技术
1.2.1 蛋白组学技术的简介
1.2.2 细菌定量蛋白组学技术及其优缺点
1.3 空肠弯曲杆菌蛋白组学研究现状
1.4 基因敲除
1.4.1 基因敲除技术的分类及原理
1.4.2 基因敲除技术在空肠弯曲杆菌中的应用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所用菌株及细胞
2.1.2 实验所用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实验所用溶液及培养基
2.2 实验方法
2.2.1 空肠弯曲杆菌的培养与保藏
2.2.2 HCT-8细胞的培养与保藏
2.2.3 空肠弯曲杆菌在不同镁离子浓度下的生长状况
2.2.4 不同条件培养的空肠弯曲杆菌对细胞的粘附实验
2.2.5 不同条件处理之后空肠弯曲杆菌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
2.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
2.2.7 空肠弯曲杆菌与粘附侵染有关基因的缺失
3 结果与讨论
3.1 空肠弯曲杆菌在不同镁离子浓度下的生长情况
3.2 不同条件处理的空肠弯曲杆菌对肠上皮细胞的粘附实验
3.3 不同条件处理之后空肠弯曲杆菌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
3.3.1 空肠弯曲杆菌总蛋白的定量与检测
3.3.2 定量数据分析
3.4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
3.5 基因敲除实验
3.5.1 基因缺失载体的构建
3.5.2 基因缺失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本文编号:3859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8596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