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华南地区艰难梭菌流行病学研究与新型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评估

发布时间:2025-02-08 17:05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C. difficile)是一种严格厌氧生长的革兰阳性梭状芽孢杆菌,为人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是指艰难梭菌产毒菌株所致的感染,具备相应临床症状(通常是腹泻),并且实验室检测到艰难梭菌毒素或者分离出产毒菌株(粪便培养产毒艰难梭菌阳性,细胞培养细胞毒试验阳性,结肠镜检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假膜性肠炎)即可诊断。1978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艰难梭菌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acterial-associated diarrhea, AAD)有关,目前认为25%的AAD由艰难梭菌引发。CDI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基础疾病严重性和死亡率增加及医疗负担加重。 发病机制 艰难梭菌主要在人与人之间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并定植于肠道。正常肠道菌群可有效抑制定植艰难梭菌的繁殖;抗生素等因素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后可导致该菌过度生长,释放毒素A和毒素B作用于肠道屏障。毒素A为肠毒素,通过改变细胞内的肌动蛋白直接作用于结肠细胞,引起炎症反应。毒素B是细胞毒素,可导致细胞内...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艰难梭菌示例图片

图-1艰难梭菌示例图片

该菌过度繁殖,引起CDAD(2)。CDI是医院感染性腹湾的最普遍的原因,并且几乎所有的假膜性肠炎均由艰难梭菌引起(3)。(图-1)1


图-2艰难梭菌感染流程图

图-2艰难梭菌感染流程图

但也有只产生B毒素的产毒菌株(9),因此临床或实验室常常采用检测TcdB确诊CDI(10,11)。(图-2)Antibiotictherapy?Alterationo丨colonicmicrollora?C.difficileexposureandcoloniza....


图-3艰难梭菌毒素致病机理

图-3艰难梭菌毒素致病机理

可引起培养上皮细胞积液,使得细胞变为圆形,最终导致细胞调亡(16,17)。(图-3)IngestionofC.difficilespores-O--O-L TransmissionofsporesiBilesaltsinduce 。germination,,....


图-4SLPs参与艰难梭菌致病过程

图-4SLPs参与艰难梭菌致病过程

图-4SLPs参与艰难梭菌致病过程Figure-4PathogenesisofSLPsinC.difficile-associateddisease梭菌进入机体,激活固有免疫及获得性免疫系统,在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作重要作用。固有免疫系统包括肠道菌群,粘膜



本文编号:4031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4031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7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