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布尼亚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
本文关键词:新型布尼亚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针对新型布尼亚病毒的S片段基因设计LAMP引物建立LAMP方法。反应体系内加入染料羟基萘酚蓝(HNB)作为反应扩增指示剂,根据LAMP浊度仪扩增结果优化反应条件,根据HNB颜色变化进行结果判定,评估LAMP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建立的LAMP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0拷贝/反应管;方法的特异性高,仅SFTSV反应管颜色由紫罗兰变为天蓝色,而汉坦病毒、新疆出血热、Q热、马尔堡、埃博拉病毒及阴性对照反应管均未发生变色反应;LAMP反应的最佳温度为63℃,其扩增效率高于常规PCR,试验过程仅需30min。结论建立的可视化SFTSV 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高,实验设备要求简单等优点,可用于SFTSV的快速检测。
【作者单位】: 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 可视化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羟基萘酚蓝(HNB)
【基金】: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课题(No.20013ZX10004-008;2013ZX10001001-004) 全军青年培育项目(No.13QNP051)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No.BE2012609)
【分类号】:R373
【正文快照】: ***2009年的“蜱虫叮咬人致死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病原体最终确定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一种新病毒,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bunyavirus,SFTSV)[1],该病多发生于丘陵地带,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临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蜱咬病原是新布尼亚病毒作祟[J];健康天地;2011年05期
2 任宜;王忠发;毛彬;叶凌;虞吉寅;;可疑为新型布尼亚病毒的进一步检测与鉴定[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年04期
3 叶凌;任宜;王忠发;王承维;李世波;;舟山海岛地区2011-2012年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监测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3年05期
4 刘丹丹;孙光;;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22期
5 孙永;张永根;胡万富;何军;王俊;;新型布尼亚病毒安徽分离株全基因组测序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3年06期
6 吕惠荣;杨云惠;;信阳市新布尼亚病毒实验室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3年16期
7 陈X;何竞;修冰水;王国华;宋晓国;朱翠侠;杨锡琴;冯晓燕;张贺秋;;新型布尼亚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J];生物技术通讯;2014年01期
8 杜燕华;黄学勇;王海峰;尤爱国;胡小宁;康锴;许汴利;;河南省信阳市动物中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4年07期
9 郑灵巧;;蜱咬病原是新布尼亚病毒作祟[J];中医临床研究;2011年05期
10 刘芸;姚文清;耿英芝;孙英伟;陈静乙;王博;韩仰欢;孙海波;雷露;李建东;于丹梅;宫润妍;;辽宁省首次发现的新布尼亚病毒其培养特性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庆辉;;17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17例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感染性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陈芬芳;陈华忠;林希;赵海红;吴伟梯;;3例以肾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病例分析[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熊晨晖;尚佳;胡方成;陈豪敏;李振华;;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20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新发和再发传染病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蒋建敏;;新型布尼亚病毒研究进展[A];2012年浙江省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及医学病毒学学术年会暨革兰阴性菌感染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李世波;丁贤君;薛宏怡;王晔恺;黎运呈;李绍佐;薛川;刘瑞定;柴能明;仝振东;程训佳;林志益;;中国散发流行区新型布尼亚病毒临床特点和基因序列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全国新发和再发传染病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王贵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李世波;丁贤君;薛宏怡;王晔恺;黎运呈;李绍佐;林志益;薛川;刘瑞定;柴能明;仝振东;程训佳;;浙江地区散发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基因序列[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感染科医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世波;丁贤君;林志益;王晔恺;张缀琴;郑迪;黎运呈;李绍佐;郗建伟;薛红怡;李红玲;韩明芳;崔燕娜;薛川;李绍民;刘瑞定;王建军;柴能明;仝振东;;浙江省重型新布尼亚病毒重症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分析[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楼莲青;李晓飞;陈永薪;叶韦玮;丁谦谦;;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分析[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黄学勇;杜燕华;马宏;马红霞;穆玉娇;许汴利;;新布尼亚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A];中华医学会全国新发和再发传染病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蔡fg东;变异的布尼亚病毒更可怕[N];健康报;2010年
2 卫文;“蜱虫病”与新亚型布尼亚病毒有关[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记者 郑灵巧;蜱咬病原是新布尼亚病毒作祟[N];健康报;2011年
4 记者 项铮;新布尼亚病毒是“蜱咬病”元凶[N];科技日报;2011年
5 记者 周婷玉 黄小希;我国首次锁定“蜱咬病”元凶[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田鹏 刘金松;夺命虫子[N];经济观察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项铮 吴红月;打赢蜱咬病狙击战[N];科技日报;2011年
8 记者 张乐;多国专家“会诊”蜱虫病,已分离出“新型布尼亚病毒”[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9 本报记者 项铮;“蜱”叮咬致死 布尼亚科病毒在作怪[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保宾;布尼亚病毒转录复制复合体结构生物学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河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区蜱分布及携带新布尼亚病毒状况[D];郑州大学;2012年
2 于霞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微复制子的建立[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3 胡小宁;新布尼亚病毒河南分离株的分子特征及相关蛋白的表达[D];郑州大学;2014年
4 滕立佳;东北三省牛体表蜱种类调查及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出[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5 刘辰萱;抑制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化合物的筛选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乔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小基因组的构建[D];湖北大学;2014年
7 迟媛媛;山东省沂源县新型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王黎源;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9 张泽瑞;新布尼亚病毒SFTSV和HLV非结构蛋白NSs与TBK1激酶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D];南京大学;2014年
10 齐上;2011年-2013年大连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新型布尼亚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8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41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