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大细胞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肥大细胞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中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肥大细胞 类胰蛋白酶 恶性肿瘤 乳腺癌 综述
【摘要】:自肥大细胞发现于1878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过敏反应的重要影响因子,先前的研究一直集中于过敏反应相关的各种疾病,直到近20年来肥大细胞与恶性肿瘤,尤其是乳腺癌的关系才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作者综述了肥大细胞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而肥大细胞浸润究竟提示疾病预后良好还是不良仍然众说纷纭,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甲乳外科;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类胰蛋白酶 恶性肿瘤 乳腺癌 综述
【分类号】:R363
【正文快照】: 肥大细胞由Paul Ehrlich于1878年发现,距今已超过100年[1]。肥大细胞直径为25~30μm,在不同组织中形态不一,以细胞质富含异染性颗粒可被甲苯胺蓝深染为其细胞学特征[2]。肥大细胞一直被认为介导过敏反应尤其是与急性期密切相关,其活化后可经细胞膜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如TNF-α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阎书凤;杨菊生;;人大肠肥大细胞异质性的组织化学研究[J];广东解剖学通报;1991年01期
2 袁孝宾,王梓祯;关于肥大细胞的新概念[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4年04期
3 王伟岸,潘国宗,钱家鸣,谭会兵,杨晓鸥;一种显示肥大细胞活化方法的建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年07期
4 陈晓宇;肥大细胞的异质性[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1年04期
5 王晓刚 ,周定标 ,尹卫东 ,石怀银 ,张笑明 ,张晓晨;肥大细胞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分布[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年08期
6 杨丹榕,修清玉,韩焕兴;肥大细胞的存活和凋亡[J];免疫学杂志;2004年S1期
7 任炳炎;;肥大细胞的机能及其他[J];衡阳医学院学报;1979年01期
8 吴谦,杨惠英,黄观祥;一种简单的肥大细胞分离方法[J];上海免疫学杂志;1981年04期
9 王士平;汤传新;;吉姆沙氏染液显示肥大细胞的方法[J];新疆医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10 王彤;何泽涌;;关于粘膜肥大细胞(综述)[J];山西医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鞠文博;李淑波;周艳;;不同动物肥大细胞光镜的结构观察[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贾雪梅;贾友苏;王惠珠;;大鼠淋巴结内肥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3 姚伟;杨洪伟;;机械刺激引起肥大细胞网络中钙波传递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周衍东;方晓峰;崔宗杰;;A段紫外线在大鼠肥大细胞诱发胞浆钙振荡[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5 张慧云;杨晓玉;郑燕珊;陈少英;林青;王顺兰;林丽艳;何韶衡;;IL-12对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表达和介质分泌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慧云;何韶衡;;TNF-α对凝血酶引起的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表达的影响[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7 张慧云;王顺兰;杨海伟;马文静;何韶衡;;TNF调节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表达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杨海伟;宋为娟;魏椺;魏继福;何韶衡;;IL-12对肥大细胞TLR受体表达和细胞因子释放的调节[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9 张慧云;何韶衡;;TNF低凝血酶引起的肥大细胞蛋白酶激活受体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杨海伟;魏继福;张伟;宋为娟;魏椺;何韶衡;;重组蟑螂过敏原rPer a 7对肥大细胞TLR受体的调控和细胞因子释放[A];中华医学会2009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山;肥大细胞处于免疫系统抗病第一线[N];科技日报;2010年
,本文编号:682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68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