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类噬血细胞综合征小鼠模型肝脏损伤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类噬血细胞综合征小鼠模型肝脏损伤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噬血细胞综合征 小鼠模型 CPG-ODN1826 干扰素-g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噬血细胞综合征 肝损伤 治疗
【摘要】:第一部分改良建立类噬血细胞综合征小鼠模型目的改良建立类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小鼠模型,为其后续治疗研究提供良好的载体。方法成年野生型C57BL/6雄性小鼠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CPG组)及对照组(PBS组),CPG组以隔日腹腔注射CPG-ODN1826一次及每日皮下注射IFN-g两次的方法建立,PBS组则给予对应量PBS缓冲液,干预周期为10天,干预期间观察小鼠一般活动,干预结束后收集血液标本及组织标本进行HPS相应指标检测。结果与PBS组相比,CPG组小鼠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减少、体重减少等;肝重体重比、脾重体重比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三系下降,其中WBC的降低主要是有淋巴细胞的降低引起,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生化:ALT、AST、TG、LDH均显著升高,ALB、Fb G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蛋白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6、IL-10、IFN-g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脾脏、股骨病理变化:肝细胞胞浆疏松,肝窦扩张充血,可见血管及肝窦周围炎症细胞聚集灶,偶见血管内血栓形成;脾脏结构混乱,红髓、白髓分界不清,可见大量有核细胞浸润;股骨切片见骨髓严重发育不良,造血面积减少;同时在肝脏、脾脏及骨髓中均可见吞噬血细胞现象。结论CPG-ODN1826联合IFN-g可使C57BL/6小鼠出现类HPS症状,且增加IFN-g可增加模型稳定性,为后续治疗研究提供良好载体。第二部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类噬血细胞综合征小鼠模型肝脏损伤修复作用及机制初探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UC-MSCs)对类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HLH)小鼠模型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h UC-MSCs的体外标记;将成年野生型C57BL/6小鼠54只按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模型损伤组(PBS组)、干细胞治疗组(MSC组)、正常对照组(CON组),模型采用CPG-ODN1826联合IFN-γ诱导产生,MSC组治疗采用h UC-MSCs经尾静脉移植。观察移植后第1、3、7天小鼠一般情况、血生化(ALT、AST、TG),外周血(WBC、PLT、RBC、HGB),第7天肝质量体质量比,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第7天肝脏中活化巨噬细胞的数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SC组CM-Dil标记的h UC-MSCs的肝内定植,免疫荧光法观察第7天MSC组肝脏中抗人白蛋白抗体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与PBS组相比,MSC组小鼠的状态好转,肝质量体质量比显著下降(P0.05);ALT、AST、LDH、ALB、TG显著降低(P0.05),ALB无显著升高(P0.05),肝脏炎症浸润减少、肝组织损伤恢复;肝脏中活化巨噬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肝脏中均可发现有CM-Dil标记的h UC-MSCs的定植,且无人白蛋白的表达。结论:CM-Dil标记的h UC-MSCs经尾静脉移植可以在类HLH小鼠受损的肝脏中定植,并可改善肝功能、修复肝结构、降低活化巨噬细胞的数量,且不是通过h UC-MSCs肝样转化实现的。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 小鼠模型 CPG-ODN1826 干扰素-g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噬血细胞综合征 肝损伤 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32;R725.5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4-5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2
- 前言12-16
- 参考文献14-16
- 第一部分 改良建立类噬血细胞综合征小鼠模型16-34
- 前言16
- 1.材料与方法16-20
- 2 结果20-29
- 3 讨论29-32
- 参考文献32-34
- 第二部分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类噬血细胞综合征小鼠模型肝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34-51
- 前言34
- 1 材料与方法34-38
- 2 结果38-46
- 3.讨论46-49
- 参考文献49-51
- 全文总结51-52
- 文献综述52-62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6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玺,赵雪,吕彦双,郭稳捷;噬血细胞综合征二例[J];中国小儿血液;2000年04期
2 吴梓梁;噬血细胞综合征[J];中国小儿血液;2000年05期
3 吴梓梁;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年04期
4 章洁,朱会英,李颂文;小儿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病诱发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年10期
5 薛嘉泓 ,何舒杰;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J];福建医药杂志;2001年06期
6 石建莉,顾婷婷,周臻会;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J];山东医药;2003年10期
7 李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年01期
8 王友军;噬血细胞综合征4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年03期
9 李亚彬;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2例报告[J];新医学;2003年01期
10 王昕昕;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附9例报告)[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旖旎;王昭;王晶石;田莉萍;陈皙;;糖化铁蛋白在诊断获得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中意义的探讨[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王昭;王旖旎;吴林;岑溪南;李渤涛;宁丰;段学章;李娟;;多中心7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诊疗分析[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3 程艳丽;郝国平;王晓欢;常虹;王丽;;28例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因素分析[A];第十一届山西省血液病学术年会暨国家级及山西省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4 罗春芳;徐晓军;汤永民;沈红强;钱柏芹;;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A];2007年浙江省儿科学、小儿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曹兆华;;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王晶石;王昭;杨凌志;吴林;;获得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7 张爱珍;梁应蕊;吕军;代丽;;感染性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罗春芳;徐晓军;汤永民;沈红强;钱柏芹;;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汤永民;;噬血细胞综合征发病机制及其诊疗研究进展[A];浙江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罗春芳;徐晓军;汤永民;沈红强;钱柏芹;;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A];浙江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步伟;环境污染引发噬血细胞综合征增多[N];江苏科技报;2009年
2 通讯员 冯瑶 记者 杨丽佳;一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获救[N];健康报;2010年
3 湘雅医院 李湘民;长期发热应警惕噬血细胞综合征[N];大众卫生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平;62例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陶品武;血液灌流治疗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疗效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3 刘艳芳;噬血细胞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吕莹;26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5 刘志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类噬血细胞综合征小鼠模型肝脏损伤治疗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6 董芳玲;56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7 卢礼兰;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86例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8 王文英;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D];兰州大学;2012年
9 夏琦;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胡科跃;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22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82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