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树突状细胞在肠道黏膜免疫稳态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25 04:27

  本文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在肠道黏膜免疫稳态中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树突状细胞 特异性免疫应答 抗原提呈作用 肠道免疫 抗原提呈细胞 肠道黏膜免疫 免疫耐受 细胞因子 周围环境 炎性肠病


【摘要】:正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抗原提呈作用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被认为是连接特异性免疫应答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桥梁,并且可决定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在肠道黏膜稳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肠道DCs具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DCs功能不同。DCs与周围环境中的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影响肠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DCs在肠道疾病中起关键作用,影响肠道疾病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实验研究中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抗原提呈作用;肠道免疫;抗原提呈细胞;肠道黏膜免疫;免疫耐受;细胞因子;周围环境;炎性肠病;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158、81170604)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计划研究项目(LK201620) 盛京自由研究者资助项目
【分类号】:R392
【正文快照】: 1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158、81170604)、辽宁省教育厅科学计划研究项目(LK201620)和盛京自由研究者资助项目。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沈阳110004。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抗原提呈作用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被认为是连接特异性免疫应答和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谨 ,王心;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J];日本医学介绍;2005年06期

2 张临友,郭松,杨宝峰;激素与树突状细胞[J];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5年05期

3 吴萍萍;杜晓英;刘书逊;陈荣军;寿张飞;陈江华;;不同来源人树突状细胞的培养诱导及鉴定[J];浙江医学;2007年09期

4 ;封面图片——树突状细胞[J];中国厂矿医学;2009年04期

5 张锦X,陈海滨,谢庆东,王骏;人血树突状细胞形成细胞簇功能的体外观察[J];解剖学杂志;1997年02期

6 夏青,张学军;真皮树突状细胞与皮肤病[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0年02期

7 周滨,王华,步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树突状细胞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2000年02期

8 卿德科,杨永胜,李亚兰;肝脏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近况[J];免疫学杂志;2001年S1期

9 陈君敏,魏秀妹,陈志哲;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1年01期

10 马晓凯,伊焕发,唐军民;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应明;万涛;陈国友;夏大静;周向阳;修方明;张意;曹雪涛;;树突状细胞来源的钙粘着相关蛋白新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研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Alicia Janas;Wendy Olson;武力;;树突状细胞增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递的分子机理(英文)[A];2006年第二届新生病毒性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茜;陆江阳;王晓虹;杨毅;李玲;;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徐克成;;树突状细胞及其在癌肿治疗中应用[A];2008全国消化肿瘤新技术治疗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李顺义;;树突状细胞形态学与树突状细胞肿瘤[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郝群;梁元姣;吴元赭;汪灏;;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研究人树突状细胞成熟前后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曹孟德;肖保国;;γ射线照射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影响[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侯平;张洪峰;肖卫国;;肿瘤坏死因子对树突状细胞的诱导作用及其对红系造血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王宏伟;陆江阳;王晓虹;杨毅;李玲;;小鼠肺脏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A];第六届全国生物医学体视学学术会议暨第九届全军军事病理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军定量病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程茜;熊菲;;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双歧杆菌的作用研究[A];首届中国西部营养与健康、亚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德荣 肖鑫;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N];健康报;2004年

2 方彤;树突状细胞瘤苗新进展[N];健康报;2006年

3 王雪飞;树突状细胞“面目”更清晰[N];健康报;2004年

4 记者 毛黎;美发现一种“超级”形态酶[N];科技日报;2006年

5 肖鑫 胥金章;我发现人体抵御大病侵袭新“哨兵”[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肖 鑫 胥金章;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人体抵御重大疾病侵袭的新型免疫细胞亚群[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7 吴军 杨太成;主动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肿瘤[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促进生命科学领域跨学科交流[N];中国医药报;2005年

9 奇云 李大可 淮南联合大学;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系统“两道防线”上的“保卫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记者 谭嘉 通讯员 肖鑫 刘璐;免疫系统“哨兵”调控机制有新发现[N];健康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园园;Rab蛋白在天然免疫及肿瘤中的功能学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白崇智;TBL的生物活性及其对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严碧波;常山酮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及其在大鼠同种异体心脏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D];武汉大学;2013年

4 花春艳;树突状细胞TLR9信号途径的调控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5 刘晗;Toll样受体5介导信号调节蛋白α阳性肠固有层树突状细胞诱导Th17分化[D];山东大学;2016年

6 谢浩;E2依赖MCM6调控DC功能的机制[D];南京大学;2011年

7 冷红;紫外线抑制树突状细胞分化的机制[D];复旦大学;2009年

8 江小霞;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9 周浩;耐受性树突状细胞的产生机制及其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么明;乙型脑炎病毒与树突状细胞的互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澄;茶叶糖蛋白影响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刘紫麟;PD-L1高表达的大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培养与鉴定[D];川北医学院;2015年

3 董建涛;造血干细胞和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在形态、表型及功能的对照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强叶涛;丁酸盐对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的调控及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5 骆德平;小鼠树突状细胞经脂多糖诱导成熟前后细胞超微结构的适应性变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6 李代庆;小鼠树突状细胞成熟前后的形态及其微丝蛋白的适应性改变[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7 贾哲;不同刺激因子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8 郑建铭;乙型肝炎病毒干预后小鼠肝脏树突状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3表达变化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王宏伟;脏器间质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变化与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10 郝彦琴;内毒素对人树突状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15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915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6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