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应激的肝郁脾虚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本文关键词:基于复合应激的肝郁脾虚证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肝郁脾虚证 复合应激 动物模型 评价 逍遥散
【摘要】:目的:建立复合应激方法诱导的肝郁脾虚证小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80只CS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以复合应激方法进行造模,观察小鼠宏观表征、体质量、摄食量、行为学和血清D-木糖含量,并对小鼠的肝郁脾虚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1宏观表征: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其精神状态出现易怒最后转变为低落,斗争减少,毛发凌乱无光泽,扎堆少动,灌胃抵抗减弱,出现便溏等,且体质量和摄食量均显著减少(P0.05),逍遥散对模型小鼠的宏观表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旷场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中央区进入次数和总运动距离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和氟西汀组中央区停留时间明显降低(P0.05,P0.01),总运动距离明显增加(P0.01,P0.05)。3新环境抑制进食实验:各组小鼠新环境抑制进食时间无显著差异。4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显著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小鼠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显著增加(P0.05);5血清D-木糖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D-木糖含量显著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小鼠血清D-木糖含量显著增加(P0.01),且高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复合应激方法制作小鼠肝郁脾虚证模型的初步尝试是成功的。
【作者单位】: 湖北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肝郁脾虚证 复合应激 动物模型 评价 逍遥散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473597)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7152093)~~
【分类号】:R-332;R228
【正文快照】: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社会竞争、起居调摄失宜等原因,可造成人们心理负荷加重,情志抑郁,气机失于调达,而致肝郁脾虚证表现者具有普遍现象。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肝郁脾虚证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对于肝郁脾虚证的研究也得到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云娟;;肝郁脾虚证的病理机制及临床治疗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年10期
2 韩秋艳;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林立,阮清发,叶谋源;藿枳汤治疗肝郁脾滞型慢性乙型肝炎49例[J];福建中医药;2003年02期
4 张国萍;郭蕾;;浅述肝郁脾虚证的实验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1年09期
5 王伟芹;孙建光;尹常健;张永;;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与客观指标关系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02期
6 田鄂华;王丽君;宾陈玉;谷鸣;俞金秀;俞敏;;肝郁脾虚证酶学指标的初步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1989年03期
7 肖桂林,金益强,鄢东红,张翔;肝郁脾虚证实验诊断指标的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8 赵玉秋,陈国林,陈泽奇,潘其民;肝郁脾虚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8年12期
9 施晓萍;顾勤;;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3年12期
10 薛飞飞;陈家旭;;不同疾病肝郁脾虚证证候特点的文献学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享;汪红兵;张吉生;;肝郁脾虚证研究现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费中明;;慢乙肝肝郁脾虚证与现代研究[A];第九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杨铮;;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肝功能特征[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玉秋;陈国林;陈泽奇;;肝郁脾虚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杨铮;;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肝功能特征[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柳越冬;陶弘武;;优化治疗方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柳越冬;陶弘武;;优化治疗方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8 唐亚平;龚超奇;黄秋粤;李爱媛;戴芳;;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的研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李玉波;马雪玲;武志黔;张文婷;郭淑贞;王伟;;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中枢及外周5-羟色胺的变化规律研究[A];第四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专辑[C];2013年
10 吴惠君;池晓玲;萧焕明;;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近况[A];2012年(第3次)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中医药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肝病科 饶卉明;从肝郁论治肝病失眠[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薛飞飞;基于数据挖掘的肝郁脾虚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王玉杰;疏肝—健脾—疏肝健脾方与肝郁脾虚证相关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李艳彦;肝郁脾虚证的模型复制及相关方剂作用的生物学基础[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孙天琳;基于ASLEC及TSST的PMS与心理应激的相关性及发病机制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李玉波;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崔海珍;基于代谢组学的亚健康肝郁脾虚证的证候特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岳利峰;逍遥散对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海马和杏仁核AMPAR的调节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玉平;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特征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王云嫦;孕前肝郁气滞质的女性孕期妊娠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赵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精神心理及胃肠激素水平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4 戴丽寅;健脾缓肝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宋玉琴;抑木扶土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D];云南中医学院;2015年
6 何跃华;慢性疲劳综合征肝郁脾虚证基本特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邱诗安;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治疗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石绣江;芪茵颗粒联合三氧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9 吴辉坤;门脉高压性胃病—肝郁脾虚证本质研究及治疗探讨[D];湖北中医学院;2003年
10 林炜;肝郁理论及其实验研究——束缚法对雌鼠生殖内分泌影响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925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925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