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安徽省部分贫困地区7~14岁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30 19:21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部分贫困地区7~14岁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调查安徽省贫困地区7-14岁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改善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的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现场体检、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安徽省8个贫困县7-14岁6229名在校学龄儿童进行调查并采用身高体重百分位数评价表对学龄儿童身高、体重发育状况进行等级评价,应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其营养健康状况。采用卡方检验对在校小学生不同组别的营养状况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对其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6229名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较全国平均水平明显落后,营养现状不容乐观。总体营养不良率为39.1%(重度营养不良率3.0%、中度营养不良率8.8%、轻度营养不良率27.2%),营养正常率为50.3%,营养过剩率10.7%(超重5.0%、肥胖5.7%);样本小学生男生身高、体重上等率平均分别为10.6%、10.4%,样本男生身高、体重下等率数值较低,平均分别为3.9%,4.2%,但呈现出明显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比例逐渐增加的趋势,样本女生身高、体重上等率平均分别为8.7%、7.1%,低于样本男生的上等率,女生身高、体重下等率分别为3.3%,3.7%,总体亦呈现随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的趋势:学龄儿童的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的调查显示,对于是否有必要每天饮用牛奶、食用蛋类、吃早餐问题回答错误和选择“不知道”的学生总数分别为4868、4457、3491,所占比例分别高达78.2%、71.6%、56.1%,均在50%以上,对其认知程度过低。但对于“只要吃得好,就可以减少睡眠,天天熬夜”“农村学生活动多,不需要安排体育课”两个问题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对其认识程度较好;单因素和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家庭规模、居住地、父母外出务工情况、早餐频率、早餐主要食物种类、部分营养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与安徽省贫困地区7-14岁学龄儿童的营养不良相关;性别、是否城乡、早餐主要食物种类与学龄儿童营养过剩有关。结论安徽省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仍不乐观,营养不良问题较为突出,应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对贫困地区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开展营养健康干预项目,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贫困地区 学龄儿童 营养状况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53.2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1 前言10-12
  • 2 资料与方法12-15
  • 2.1 资料来源12
  • 2.2 研究对象12-13
  • 2.3 样本量的确定与样本的选择13
  • 2.3.1 样本量的确定13
  • 2.3.2 样本的选择13
  • 2.4 调查内容和评价方法13-14
  • 2.4.1 体格测量13-14
  • 2.4.2 问卷调查14
  • 2.4.3 评价方法14
  •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14-15
  • 3 结果15-39
  • 3.1 样本基本特征15-17
  • 3.2 样本学生身高、体重发育状况调查17-21
  • 3.2.1 身高、体重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17-19
  • 3.2.2 身高、体重等级评价19-21
  • 3.3 不同县域7~14岁小学生营养状况21-22
  • 3.4 营养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22-33
  • 3.4.1 营养不良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22-28
  • 3.4.1.1 人口学因素22-23
  • 3.4.1.2 家庭因素23-25
  • 3.4.1.3 膳食行为因素25-27
  • 3.4.1.4 营养健康知识知晓因素27-28
  • 3.4.2 营养过剩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28-33
  • 3.4.2.1 人口学因素28-29
  • 3.4.2.2 家庭因素29-31
  • 3.4.2.3 膳食行为因素31-32
  • 3.4.2.4 营养健康知识知晓因素32-33
  • 3.5 营养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33-39
  • 3.5.1 样本学生营养不良多因素分析33
  • 3.5.2 样本学生营养过剩多因素分析33-39
  • 4 讨论39-44
  • 4.1 生长发育状况40
  • 4.2 营养不良状况40-41
  • 4.3 营养过剩状况41
  • 4.4 营养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41-44
  • 4.5 研究不足44
  • 5 结论44-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49-55
  • 简历55-56
  • 致谢56-57
  • 综述57-65
  • S每嘉南

    本文编号:277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77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2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