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极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临床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3 09:40

  本文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临床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的临床特点、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情况,为早期识别及治疗LOS提供指导,提高临床救治水平。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临床调查分析的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发生LOS的VLBW患儿共102例,同期选取未发生败血症的VLBW 102例作为对照组。危险因素分析的资料中包括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Apgar评分、羊水性质、胎膜早破时间、母亲抗生素使用情况、母亲产前感染血象、产前激素使用、胎儿宫内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机械通气史、脐静脉置管、母乳喂养、迁入特殊照顾病房(Special Care Nursery,SCN)、母亲阴道分泌物培养、患儿三代头孢以上抗生素使用等共计19个因素,上述因素在SPSS20.0中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统计学分析。同时对102例确诊LOS的病例做病原学分析。结果:1、极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及临床预后:2013年1月一2014年12月期间苏州市立医院NICU共收治VLBW患儿332例,本组资料显示LOS患病率30.72%,其中经血培养确诊LOS 77例(75%),临床诊断LOS 25例(25%);死亡共计15例,病死率为14.71%。2、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越小,LOS发生危险性越高,P=0.032;而母亲妊娠期高血压、母乳喂养、迁入SCN病房及患儿三代头孢以上抗生素使用是VLBW患儿发生LOS的保护性因素,P值分别为0.023、0.031、0.001及0.024。3、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3个独立的与LOS相关的因素,分别是母亲妊娠期高血压(OR 0.437,95%CI 0.214-0.891,P=0.023),迁入SCN病房(OR 0.149,95%CI0.066-0.334,P0.001),三代以上抗生素使用(OR 0.492,95%CI 0.267-0.907,P=0.023)。4、VLBW患儿LOS病原体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占总数的59.76%,其中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仅占6.10%,其余均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另外革兰阴性菌占总病原体的35.37%,真菌占4.88%。结论:1、LOS目前仍是VLBW患儿危重症之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2、妊高症母亲,迁入SCN病房及患儿使用三代头孢以上抗生素为VLBW患儿发生LOS独立的保护性因素;3、革兰阳性球菌是LOS的主要病原体,其中尤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 极低出生体重儿 高危因素 Logistic回归 病原体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2.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前言9-11
  • 资料与方法11-15
  • 结果15-21
  • 讨论21-28
  •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4
  • 综述34-46
  • 参考文献41-46
  • 本课题资助项目46-47
  • 缩略词表47-48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及待发表文章48-49
  • 致谢49-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翠兰;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体会[J];医学文选;2000年S1期

2 曹淑娜,侯慧萍;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J];山西临床医药;2001年02期

3 江爱萍,魏春梅;4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体会[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闫临漪,孙向阳;极低出生体重儿37例报告[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1年05期

5 胡素君,程秀永,姚梅玲;11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J];中国妇幼保健;2001年03期

6 王维照,魏林芬;极低出生体重儿22例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02年03期

7 孙建伟,杜仲芳,段亚兰;2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监护[J];小儿急救医学;2002年01期

8 刘云,李娟;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年02期

9 方秀娟;73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李荣,郑波;极低出生体重儿122例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俊良;朱敏敏;;极低出生体重儿诊治体会[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胡素君;;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的护理措施探讨[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胡素君;;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的护理措施探讨[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胡素君;;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的护理措施探讨[A];河南省护理学会产科护理新进展培训班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学术交流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5 葛迎年;童笑梅;陆丹芳;;47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6 悦光;余加林;董莹;;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近期预后的疾病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7 田鸾英;王云;陈实;;极低出生体重儿“鼓励性”喂养的临床观察[A];新世纪全国首届小儿综合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李春华;;1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措施与体会[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刘红艳;吕元红;尹艳;;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30例[A];全国静脉治疗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罗焕华;余真;;一例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A];山东省第六届一次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维;改进喂养方式可取得良好效果[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韩咏霞;低出生体重儿应住院监护[N];大众卫生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群慧;TNF-α在BPD患儿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韩庆华;综合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婴儿期生长发育的影响[D];承德医学院;2015年

3 蒋青莲;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存质量近期随访[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4 蔡燕;极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临床因素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5 李俊峰;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探讨[D];苏州大学;2015年

6 姚磊;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特征及转归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7 王敏;极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迟缓的危险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8 曹沐琳;我院极低出生体重儿诊治现状分析:1998-2007[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9 解庆丽;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救治及转归[D];山东大学;2013年

10 马盼盼;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极低出生体重儿晚发型败血症临床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3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03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0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