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标测与射频消融方法初步探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05:19

  本文关键词: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标测与射频消融方法初步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是射频消融所面临的难题。关于先心病外科术后室速的特征及射频消融已有不少研究,但大部分都是关于法鲁四联征修补术后室速的报道,对于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狭窄外科术后室速的特征及射频消融,目前并未见相关报道。本文报道一例在三维电解剖指导下的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狭窄外科术后室速患者的电生理标测及经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RFCA)。结果:患者有明显的低电压区,室速起源于右室。为右室前壁瘢痕折返性室速,关键峡部分别位于右室前壁中段及右室侧壁中段。术中即刻消融成功,消融后随访24个月室速未复发,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狭窄外科术后室性心动过速发病机制可以是局灶起源或者是瘢痕折返,采用三维电解剖系统指导下的标测和消融,可以有效的根除室速。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 先天性心脏病 射频消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6.5
【目录】:
  • 前言4-5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7
  • 研究背景7
  • 病例资料7
  • 室性也动过速定义7-11
  • 材料与设备11-12
  • 电生理标测过程12-13
  • 讨论13-18
  • 结论18-19
  • 参考文献19-22
  • 室性心动过速的基质标测综述22-30
  • 参考文献27-30
  • 致谢30-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常青,韩明华,郭涛;非接触性球囊导管标测系统及其临床应用现状[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年04期

2 姚焰;非接触式心内电标测技术[J];中国循环杂志;2005年04期

3 楚建民;马坚;侯翠红;麻付胜;唐恺;方丕华;张澍;;电解剖标测消融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6年02期

4 于世龙,高浴,朱纯石;体表等电位标测及其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0年Z1期

5 宋文宣,朱震;胸壁标测图与心外膜标测图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1990年03期

6 葛郁芝;黄定九;郑道声;;心脏等时标测[J];起搏与心脏;1990年01期

7 张丙芳;安银东;臧益民;朱妙章;贾国良;李兰荪;;体表电位标测评定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疗效的价值[J];心电学杂志;1993年04期

8 许春萱,吴卫,,陈林,林锋,王五一,邓玉莲,胡锡衷,陈孟扬,王洁如,沈玉珍;射频消融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标测方法初探(附五例分析)[J];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5年02期

9 柳景华,丁燕生,任自文,韦星,陈健,吴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标测定位方法学探讨[J];中华内科杂志;1997年09期

10 陈汉勇,姚珂,李军;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的编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莉;钱武扬;袁世文;张玉威;邓东安;侯传举;全薇;;正常儿童体表电位标测[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2 张镇西;徐正红;王晶;黄诒焯;;实时光学标测技术在心脏电活动中的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张丙芳;臧益民;;体表电位标测诊断冠心病的价值[A];中国保健医学研究会心脏学学会全国第一届心脏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4 麻付胜;马坚;唐恺;韩昊;张澍;;三维电解剖标测下消融心脏外科术后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5 张镇西;徐正红;王晶;黄诒焯;;心脏电活动的实时光学标测技术[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勇;;从工程的角度看心内膜三维标测技术的国产化[A];2005年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莉;钱武扬;袁世文;张玉威;邓东安;侯传举;汪曾炜;;体表电位标测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右心室肥厚的诊断价值[A];第二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8 蒋晨阳;王建安;赵林水;李成;;肺静脉可调控环状标测指导下节段性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A];2005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蒋晨阳;王建安;赵林水;李成;;肺静脉可调控环状标测指导下节段性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A];2004年浙江省心血管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张凤祥;陈明龙;杨兵;陈红武;居维竹;于金波;顾凯;郦明芳;曹克将;;结合非接触标测技术评价起搏标测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患者中的标测精确性[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胜安;润城水文站进行夜间浮标测洪演习[N];黄河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东旭;体表心电标测技术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年

2 唐闽;四维标测指导下房颤机制研究和导管消融治疗[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3 陈明龙;疑难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非接触标测及导管射频消融[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4 俞建;非接触标测系统对右心室特发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5 朱莉;缺血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模型建立、机制探讨及非接触球囊标测系统在室性心动过速标测和消融中的应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6 邬小玫;室颤的电活动规律及除颤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张丙芳;体表电位标测诊断冠心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及其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1998年

8 刘霄燕;室性心律失常的基质标测和预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9 周宇;心外膜电位标测系统的信号分析方法研究及心外/心内通用复律除颤器的研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吴灵敏;心房颤动维持机制的电标测和频谱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国良;探讨不同部位室性早搏三维标测下电压标测的特征[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郭炜;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标测与射频消融方法初步探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3 朱蛟英;心内膜电生理标测导航技术中电场的有限元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4 成兵;基于模块化技术的非标测漏设备大规模定制平台构建[D];天津大学;2014年

5 马薇;应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引导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标测和经射频导管消融治疗[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6 车贤达;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EnSite3000)标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起源与折返途径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7 林都督;基于FPGA的心外膜电位标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11年

8 潘健;RS_2在慢径消融靶点定位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3年

9 任振芳;非开胸心外膜电—解剖标测及射频消融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标测与射频消融方法初步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07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6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