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2014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6 16:06

  本文关键词: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2014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近8年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治疗败血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入住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1共有败血症患儿608例,占同期住院患儿的2.62%(608/23224),临床诊断196例,确诊412例。后4年败血症发生率为2.85%(383/13419),高于前4年发生率2.58%(225/9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共检出病原菌412株,G+菌、G-菌及真菌分别占62.38%、30.34%和7.28%。前4年155株,G+菌、G-菌及真菌分别为106株(68.39%)、40株(25.80%)、9株(5.81%);其中CONS占G+菌的90.57%,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分别占G-菌的50%和15%。后4年257株,G+菌、G-菌及真菌分别为151株(58.76%)、85株(33.07%)、21株(8.17%);其中CONS占G+菌的74.83%,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分别占G-菌的30.58%和35.29%。前后四年CONS及大肠埃希菌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GA32周组检出病原菌60株,G+菌、G-菌及真菌分别为15株(25%)、22株(36.67%)、23株(38.33%);32≤GA37周组检出病原菌77株,G+菌、G-菌及真菌分别为32株(41.56%)、39株(50.65%)、6株(7.79%);GA≥37周组检出病原菌275株,G+菌、G-菌及真菌分别为210株(76.36%)、63株(22.91%)、2株(0.73%);不同胎龄组各菌种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早发型败血症检出病原菌201株,G+菌、G-菌及真菌分别为136株(67.66%)、58株(28.86%)、7株(3.49%);晚发型败血症检出病原菌211株,G+菌、G-菌及真菌分别为121株(57.35%)、67株(31.75%)、23株(10.90%)。不同类型败血症G+菌及真菌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侵袭性操作相关败血症检出病原菌47株,G+菌、G-菌及真菌分别为8株(17.0%)、17株(36.2%)、22株(46.8%)。6社区感染检出病原菌341株,G+菌、G-菌及真菌分别为244株(71.55%)、95株(27.86%)、2株(0.58%);院内感染检出病原菌71株,G+菌、G-菌及真菌分别为13株(18.31%)、30株(27.80%)、28株(39.44%);社区与院内感染各菌种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G+菌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及大环内酯类普遍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高,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株;G-菌对氨苄西林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普遍耐药,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及喹诺酮类较敏感,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高,真菌对康唑类普遍敏感。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CONS为主,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社区感染以G+菌为主,院内感染以G-菌及真菌为主;胎龄越小,侵袭性操作越多,真菌血症比例越高。主要G+菌及G-菌对青霉素及头孢类抗生素普遍耐药,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敏感高;真菌对康唑类药物普遍敏感。
【关键词】:新生儿 败血症 病原菌 耐药性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46.5;R722.131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2
  • 第1章 引言12-14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14-18
  • 2.1 研究对象14-15
  • 2.1.1 对象来源14
  • 2.1.2 诊断标准14
  • 2.1.3 早发型及晚发型败血症定义14-15
  • 2.1.4 社区与院内感染败血症定义15
  • 2.2 研究方法15-16
  • 2.2.1 分组15
  • 2.2.2 标本采集15
  • 2.2.3 菌种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15-16
  • 2.2.4 药敏实验常用药物16
  • 2.3 统计学分析16-18
  • 第3章 结果18-27
  • 3.1 一般资料18-19
  • 3.2 临床资料19
  • 3.3 病原菌分布情况19-21
  • 3.4 不同胎龄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21-22
  • 3.5 早发型、晚发型败血症的病原菌特点22-23
  • 3.6 社区、院内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特点23
  • 3.7 侵袭性操作相关败血症的病原菌特点23
  • 3.8 主要病原菌耐药性23-27
  • 第4章 讨论27-33
  • 第5章 结论33-35
  • 参考文献35-41
  • 综述41-54
  • 参考文献49-54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54-56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56-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迪;新生儿败血症62例临床分析[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2 韦红;8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回顾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0年03期

3 许家增,许秀萍;新生儿败血症86例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曾瑜,柯志勇,邓先捷,潘晓娴;新生儿败血症血小板计数分析(附42例报告)[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8期

5 尹千里,马春英;32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01年21期

6 李伟明;新生儿败血症的监护——附87例报告[J];新医学;2001年06期

7 李凯云;新生儿败血症51例临床分析[J];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15期

8 郑广力,黄艳智,杨立彬;新生儿败血症116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01年03期

9 陈燕;新生儿败血症26例临床分析[J];交通医学;2001年06期

10 李志方,关智勇;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回顾[J];青海医药杂志;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树英;徐平;;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12例疗效观察[A];新世纪全国首届小儿综合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周仁江;;新生儿败血症50例临床分析[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周仁江;;新生儿败血症50例临床分析[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杨庆南;朱晓东;朱建幸;;新生儿败血症的死亡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曹清;周云芳;黄萍;孙建华;;339例新生儿败血症分析[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刘艳云;孔建亮;刘蕾;吴云华;;新生儿败血症34例回顾性分析[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滕懿群;石桂枝;;新生儿败血症甲状腺功能检测研究[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于淑群;赵玉娟;祝撷英;;新生儿败血症245例血培养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曹清;周云芳;黄萍;孙建华;;339例新生儿败血症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邱玉芳;;三种生化指标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强;新生儿败血症该查病因[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主任医师 谢利娟;新生儿败血症要用抗生素[N];健康报;2010年

3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何山;“三少”、“二不”、“一低下”[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 张丽华;无乳链球菌所致新生儿败血症[N];医药经济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戈海延;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方法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2 王凌越;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超;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点及药敏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4 王文华;新生儿败血症合并早期DIC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王颖;血清白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珍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李芬;suPAR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临床意义[D];南华大学;2015年

7 曹慧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2014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南华大学;2015年

8 任艳丽;降钙素原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9 于爱真;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标准评估[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10 花奕;692例新生儿败血症病例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2014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11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0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