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品管圈在超声诊断新生儿胆道闭锁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发布时间:2022-01-22 20:5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超声诊断新生儿胆道闭锁符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9年4月至2019年1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确定活动主题、计划拟定,收集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进行新生儿胆道闭锁筛查的28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结果或胆道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进行超声诊断符合率调查和漏误诊原因分析;设定活动目标并拟定对策,于2019年4月至11月实施拟定对策、确认效果并持续实施;对2018年4月至2018年11月(改善前)与2019年8月至11月(改善后)的超声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发现,超声报告有对应病理或胆道造影的病例数为35人次,其中超声诊断与病理或胆道造影符合的病例数27人次,超声诊断与手术或胆道造影不符合的病例数8人次,胆道闭锁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7%,超声诊断新生儿胆道闭锁中符合率由品管圈活动改善前的43%升至改善后的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0,P <0.05)。结论品管圈可有效提升超声诊断新生儿胆道闭锁符合率,提升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管理能力... 

【文章来源】: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20,17(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品管圈在超声诊断新生儿胆道闭锁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新生儿胆道闭锁检查流程图

柏拉图,胆道闭锁,新生儿,柏拉图


5.要因分析:对新生儿BA检查至诊断的整个过程进行细致分析,并运用特性要因图法解析诊断率低的原因,最后根据80/20评分选出了5个要因,分别是:(1)图像识别有误;(2)临床及专业知识匮乏;(3)检查流程中需延长时间,操作步骤不明确;(4)作业指导书及会诊制度不完善导致决策失误;(5)只采用腹部探头进行扫查(图3)。6.对策拟定、效果确认与持续实施:圈员对以上4个要因提出对策方案,并根据可行性、经济性、效益性进行评价打分,圈员7名,总分105分,按照80/20法则,84分以上为实行对策。根据对策的共性,合并为5个对策:(1)每月重点质量控制新生儿BA筛查项目病例,加强其中图像识别失误病例质控,每月质量控制总结会上,对图像识别失误病例超声图像集中讨论、学习及漏误诊原因分析并给出指导意见。(2)加强学习,购买相关BA书籍放科室供大家日常工作及学习中查阅,增加新生儿BA筛查专题学习。在专题学习中,强调对新生儿BA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掌握;强化巩固该检查项目胆囊异常(大胆囊、胆囊小或是不显示)、TC征、胆囊收缩异常、肝硬化等阳性指标,使全科能对阳性指标提高关注度及敏感性。(3)完善检查步骤,制作详细的检查流程图指引(图1),对检查中需要延长时间观察步骤给予全科指导讲解并学习。当胆囊小或不显示又无TC征存在时,延长禁食时间至6~8 h后,再予以胆囊情况观察及判断;当餐后40 min后胆囊收缩较差时,应延长至1~2 h再予以观察。(4)完善新生儿BA筛查作业指导书及会诊制度。依据新生儿BA最新临床相关指南,更新作业指导书;首诊医师发现胆囊小或不显示病例,自身无法诊断时,一定需要请高年资医师或科室临床住院总医师会诊。(5)在作业指导书上添加“必须结合高频探头扫查”,质控会议及邮件通知全科,强调高频探头在腹部检查尤其是新生儿腹部检查方面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分析图,胆囊,分析图,统计学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新生儿BA超声诊断符合率为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比表示,在QCC活动实施前后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胆道闭锁超声诊断的研究进展[J]. 刘娜娜,李鑫,詹江华.  大理大学学报. 2020(02)
[2]胆道闭锁超声评分量化诊断研究[J]. 徐魏军,裴广华,王世城,杨泽胜,解晓莹,董硕,夏爽.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9(08)
[3]应用品管圈降低新生儿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发生率的临床研究[J]. 李兴川,陈志美,李仁兰,喻少红,刘黎,杨靓.  重庆医学. 2019(03)
[4]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 陈卫琴,周凯云,陆英,丁玉琴.  重庆医学. 2017(26)
[5]国家卫生计生委官方解读《医疗质量管理办法》[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6(06)
[6]品管圈对提升门诊预约诊疗服务的探讨[J]. 付晓燕,张萍,刘利青,刘金菲,吕婷.  医院管理论坛. 2014(02)



本文编号:3602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602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d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