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小儿排尿功能障碍尿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7 18:53
  背景和目的 小儿排尿功能障碍种类繁多,常严重影响小儿的学习、身心发育,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小儿排尿功能障碍分为非神经源性和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主要包括单一症状原发夜遗尿、瓣膜膀胱综合征、梨状腹综合征和神经源性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等。目前,遗尿的确切原因不清楚,但已有研究表明多种膀胱尿道功能紊乱与遗尿的发生有关,深入研究尿动力学改变对此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自然灌注和人工灌注尿动力学检查测定的结果是否一致和哪种方法更加适用于临床尿动力学检查仍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排尿后收缩这一尿动力学改变早在1933年就有描述,但是其发生机制和意义,尤其在遗尿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仍不清楚。后尿道瓣膜是男性患儿下尿路梗阻中最常见的原因,其后果严重,甚可致患儿夭折。即使及时发现瓣膜而行切除术后,仍有部分患儿膀胱功能异常不改善,致使上尿路扩张进展和尿失禁,有学者对此提出“瓣膜膀胱综合征”的概念。此综合征在国外已有较深认识,但国内有所欠缺,甚至在处理时,由于其也有膀胱形态失常,憩室形成等改变,所以与神经源性膀胱相混淆。梨状腹综合征发病率约为1/3.5~5万,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腹壁肌肉发育缺陷、尿路系统扩张和双侧...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部分 小儿排尿功能障碍尿动力学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结论
    附:小儿尿动力学检查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小儿排尿功能障碍尿动力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参加的学术会议和科学研究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脊髓栓系的尿动力学表现及临床意义[J]. 李金良,孙小兵,陈雨历,孙大庆,宋守芹.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2(03)
[2]脊髓栓系患者的尿动力学评估和治疗对策[J]. 杨勇,吴士良,那彦群,郭应禄.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2(05)
[3]脊髓拴系综合征手术前后尿流动力学评价的临床意义[J]. 孙小兵,李金良,陈雨历,郭云飞.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1(03)
[4]尿流动力学检查对脊髓拴系诊治的临床意义[J]. 孙小兵,陈雨历,李金良,郭云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1(02)
[5]隐性骶椎裂致排尿障碍的尿动力学及X线影像学研究[J]. 卫中庆,周志耀,陈承志,孙则禹,郑世广,于洪波.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1998(05)



本文编号:3679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679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5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