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上学青少年心智化能力、依恋模式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6 01:16
目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校是青少年重要的生活场所,而拒绝上学现已成为青少年最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本研究初步探讨和比较了拒绝上学青少年和普通青少年的心智化能力、依恋模式的特征,同时研究了父母和子女心智化能力、依恋模式的关系,且对拒绝上学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上治疗和预防青少年拒绝上学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一般信息调查表、反思功能问卷中文版、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问卷、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对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拒绝上学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评估。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22.0。结果:1、共有90例门诊病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有79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40例(男女性别比为0.975:1),没有显著性别差异。2、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反思功能、述情障碍及因子(难以识别以及描述自己的情感、外向性思维)、人际反应指针问卷的观点采择因子及个人痛苦因子、自我意识及其六因子(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幸福与满足、焦虑)、依恋类型及维度(回避与焦虑...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2 心智化能力研究
3.3 依恋研究
3.4 心智化能力与依恋的相关性
3.5 心智化能力和依恋类型对拒绝上学青少年的主要影响
4 讨论
4.1 拒绝上学青少年心智化能力特点
4.2 拒绝上学青少年依恋特点
4.3 心智化能力和依恋的关系
4.4 拒绝上学的影响因素
4.5 研究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附录
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学习倦怠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张璟,袁悦,熊红星,唐日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2]反思功能问卷-54中文版的修订及信效度研究[J]. 徐莉丝,刘果,韩继阳,莫小恩,刘鹏洋,王旭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7(10)
[3]青少年反思功能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 左方舟,刘果,韩继阳,莫小恩,王旭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6(07)
[4]青少年反思功能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研究[J]. 莫小恩,刘果,韩继阳,左方舟,夏静,王旭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6(06)
[5]情境对共情的影响[J]. 陈武英,刘连启.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1)
[6]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恋模式与父母依恋模式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 岳云玲,周晓琴,史丹,杜晓玮,胡艳琼,洪虹,关建军.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2 (11)
[7]青少年焦虑症患者述情障碍分析[J]. 刘西芳.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4)
[8]12~13岁超重和肥胖少年自我意识量表分析[J]. 张文静. 上海医药. 2010(S1)
[9]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 朱海东,刘云艳,陈蔚. 教学与管理. 2010(30)
[10]儿童及青少年拒绝上学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 胡静敏,李晓白. 中国科技信息. 2010(12)
硕士论文
[1]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与中学生共情能力的关系研究[D]. 周庚秀.湖南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10748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2 心智化能力研究
3.3 依恋研究
3.4 心智化能力与依恋的相关性
3.5 心智化能力和依恋类型对拒绝上学青少年的主要影响
4 讨论
4.1 拒绝上学青少年心智化能力特点
4.2 拒绝上学青少年依恋特点
4.3 心智化能力和依恋的关系
4.4 拒绝上学的影响因素
4.5 研究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附录
本研究的创新性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亲子依恋对青少年学习倦怠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张璟,袁悦,熊红星,唐日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2]反思功能问卷-54中文版的修订及信效度研究[J]. 徐莉丝,刘果,韩继阳,莫小恩,刘鹏洋,王旭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7(10)
[3]青少年反思功能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 左方舟,刘果,韩继阳,莫小恩,王旭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6(07)
[4]青少年反思功能问卷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研究[J]. 莫小恩,刘果,韩继阳,左方舟,夏静,王旭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6(06)
[5]情境对共情的影响[J]. 陈武英,刘连启.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1)
[6]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恋模式与父母依恋模式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 岳云玲,周晓琴,史丹,杜晓玮,胡艳琼,洪虹,关建军.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2 (11)
[7]青少年焦虑症患者述情障碍分析[J]. 刘西芳.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4)
[8]12~13岁超重和肥胖少年自我意识量表分析[J]. 张文静. 上海医药. 2010(S1)
[9]中学生依恋情结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 朱海东,刘云艳,陈蔚. 教学与管理. 2010(30)
[10]儿童及青少年拒绝上学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 胡静敏,李晓白. 中国科技信息. 2010(12)
硕士论文
[1]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与中学生共情能力的关系研究[D]. 周庚秀.湖南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10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7107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