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大剂量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淋白血病临床观察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5-16 23:05

  本文关键词:大剂量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淋白血病临床观察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儿童ALL的治疗在过去近半世纪中取得了巨大进展。随着联合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优化,儿童ALL的长期无病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已经达到了85%以上。但仍有部分患儿复发,这部分患儿尽管经过联合化疗,其体内仍残留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即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s,MRD),MRD的存在是导致ALL复发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通过改善化疗方案降低MRD,从而提高患儿的长期无病生存率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在儿童ALL的化疗药物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该药不仅能提高ALL的诱导缓解率,更在疾病持续缓解乃至治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被公认为治疗儿童ALL不可替代的药物。儿童ALL治疗阶段的其他主要药物还有蒽环类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由于它们累积剂量的限制,大量应用将给患者带来严重的骨坏死、重要器官尤其是心脏功能的损害,轻者影响生存质量,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受到剂量限制,近几年来人们开始尝试提高L-ASP剂量并验证其临床可行性,改善疗效,降低MRD,从而达到儿童ALL长期无病生存率。在既往的许多方案中,L-ASP仅用在诱导缓解及其后每年1次的再诱导巩固治疗中,如上海新华医院XH-99方案;近期一些国外的方案均有加大L-ASP剂量的趋势。以美国St.Jude儿童研究病院TOTAL-XV号方案为例,在诱导缓解及巩固治疗后的5个月中,化疗早期仍继续使用L-Asp,使其剂量大于HX99方案的5-7倍。我们通过比较接受早期高剂量L-Asp美国St.Jude儿童研究病院TOTAL-XV号方案及常规剂量L-Asp上海新华医院XH99方案白血病患儿,在治疗不同时期,其体内MRD的消减情况,同时比较接受不同剂量L-Asp治疗后出现的常见的不良反应,探索大剂量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ALL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方法:观察2003年至2014年间在大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77名all患儿,其中男43名,女34名,发病年龄由1.9岁到14.0岁,平均(7.5土2.9)岁。符合《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诊疗建议》诊断标准。接受(xh99)常规l-asp治疗40名,低、标、高危剂量分别为60000u/m2、72000u/m2、84000u/m2。接受(xv)大剂量l-asp治疗37名,低、标、高危剂量分别为300000u/m2、565000u/m2、565000u/m2,在诱导巩固治疗前5个月内门冬酰胺酶药物总量为常规剂量的5-7倍。应用流式细胞仪对所有患者mrd值进行检测,设立mrd0.01%为清除标准。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比较不同剂量l-asp治疗后,患者每年体内mrd的消减情况。同时采取常规化验室检测方法,比较接受不同剂量l-asp治疗后出现的常见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凝血功能、血糖、肝功能、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的变化情况及特殊不良反应。结果:1、不同剂量l-asp对白血病患儿mrd消减情况观察(1)早期接受大剂量l-asp治疗的患儿,其cr后1年内、1-2年及2-3年的mrd阳性率差别有显著意义。(2)对于初次诱导后mrd仍呈阳性表现的患儿,大剂量门冬酰胺酶具有较强的阴转mrd的作用,与常规剂量相比,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剂量l-asp引起临床副作用的对比观察与常规剂量相比,儿童all患者使用大剂量l-asp引起血糖升高、胰腺炎血栓发生次数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患者在大剂量l-asp使用后,需输入血浆的次数较使用常规剂量l-asp增多,且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接受大剂量l-asp患者的肝功能与使用常规剂量l-asp相比受损严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早期大剂量l-asp可以消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开始治疗后3年中的mrd,降低其近期及中期复发率,提高儿童all的efs。2、大剂量l-asp可以阴转初次诱导治疗后all患儿体内的阳性mrd,说明早期应用大剂量l-asp的重要性。3、对比两种不同剂量l-asp使用后发生的常见不良反应,除肝功能损伤及凝血功能改变外,其余副作用无统计学明显差异,提示临床使用早期大剂量l-asp的安全性较高,但同时应注意及时、合理保护肝功能及监测凝血功能。4、我们的观察表明:mrd的最佳观察点值得商榷。儿童all应定期进行mrd检测,在治疗后期仍有重要意义。建议每3个月检测1次,发现持续升高,需及时进行临床干预,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
【关键词】: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门冬酰胺酶 微小残留病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3.71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13
  • 材料和方法13-15
  • 1.研究内容13
  • 2.研究对象13-14
  • 3.研究方法14-15
  • 结果15-16
  • 讨论16-20
  • 结论20-21
  • 参考文献21-24
  • 综述24-34
  • 参考文献30-34
  • 致谢34-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蓉,黄昱,余蓉,李晓红,孙晓锋;β-环糊精对L-天门冬酰胺酶的稳定作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3年02期

2 王金玮;;培门冬酰胺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27期

3 刘维;郭海霞;徐宏贵;高琴丽;黄科;周敦华;方建培;;不同来源门冬酰胺酶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应用的对照研究[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3年02期

4 张亚停;方建培;翁文骏;梁洁云;黄科;;培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临床儿科杂志;2013年05期

5 钟鸿复;钟景耀;;L-门冬酰胺酶的不良反应[J];中国药学杂志;1988年11期

6 刘景晶,,金健勤,戴海滨,吴梧桐;大肠杆菌L-天门冬酰胺酶的提取和纯化[J];药物生物技术;1995年01期

7 庄文萍,许秀萍;L-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J];华夏医学;1998年04期

8 张文林,石太新,唐成和,贾汝贤;门冬酰胺酶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凝血、抗凝功能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05期

9 王雁,徐君东,陈晓丽;门冬酰胺酶致高血糖症1例[J];新医学;2004年03期

10 刘玉霞;;门冬酰胺酶致小儿迟发型过敏反应[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项丽娟;;一例门冬酰胺酶诱发重症胰腺炎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张亚停;方建培;翁文骏;梁洁云;黄科;郭海霞;;培门冬酰胺酶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毒副作用及防治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3 卢愿;王亚;孙立荣;;两种不同剂型的门冬酰胺酶治疗白血病的副作用比较及其对策[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4 彭中健;梁淑娃;谭颖嫦;杜少平;;L-门冬酰胺酶高产菌株的选育[A];2007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本文编号:372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72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8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