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1、226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儿童过敏性疾病43287例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3 19:18

  本文关键词:1、226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儿童过敏性疾病43287例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 了解呼吸专科就诊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指导哮喘的治疗和管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呼吸科门诊就诊的226例哮喘患者,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过敏性疾病个人史和家族史、家属受教育程度、治疗依从性、肺功能试验和评估哮喘控制水平,运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八项因素对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肺功能指标和哮喘控制水平性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共计226例哮喘儿童,年龄范围4-16.6岁,均值7.8±2.9岁。男性135例(59.7%),女性91例(40.3%),男女比例1.5:1。BMI肥胖超重54例(23.9%),BMI正常172例(76.1%)。(2)哮喘控制水平:完全控制104例(46.0%),部分控制89例(39.4%),未控制33例(14.6%)。上述八项因素行单因素卡方检验提示SPT尘螨阳性、ICS不规律使用、家族湿疹史显著影响哮喘控制水平的提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SPT尘螨阳性、ICS不规律使用是影响哮喘达到完全控制的独立危险因素。(3)肺功能与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显示:FEV1%、PEF%、MMEF%、MEF25%、MEF50%、MEF75%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463、0.466、0.318、0.349、0.399、0.374,其中大气道通气功能的指标PEF%、FEV1%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我院呼吸科就诊的儿童哮喘控制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SPT尘螨阳性、ICS不规律使用显著影响哮喘达到完全控制。肺通气功能指标与C-ACT/ACT评估的哮喘控制水平有较好的相关性。目的应用了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了解西南地区的儿童过敏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了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专科进行了吸入性过敏原SPT的43287例儿童,对其年龄、性别、年份、季节、居住地、过敏性疾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43287例儿童SPT的总阳性率为67.8%,阳性率在前六位的过敏原为粉尘螨(55.2%)、屋尘螨(54.6%)、热带螨(45.7%)、猫毛(15.1%)、蟑螂(12.3%)、狗毛(9.4%),螨类总阳性率为62.5%。2.螨类、猫毛、蟑螂、狗毛主要过敏原SPT阳性率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P0.05)。3.男性四类主要过敏原SPT阳性率高于女性,其中螨类、蟑螂的SPT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不同年份的主要过敏原的SPT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除猫毛外的主要过敏原SPT阳性率2010年和2011年高于其他年份。5.不同的季节四类主要过敏原的SPT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夏秋季节较高。6.西南地区的不同居住地四类主要过敏原SPT阳性率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7.不同的过敏性疾病中四类主要过敏原的SPT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哮喘、鼻炎和结膜炎患儿的螨类过敏原的SPT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的过敏性疾病(P0.05)。结论螨类是西南地区的儿童过敏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螨类、猫毛、蟑螂、狗毛主要过敏原SPT阳性率随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夏秋季节高于冬春季节,在不同年份和居住地也存在明显差异。哮喘、鼻炎和结膜炎患儿的螨类过敏原SPT阳性率高于其他的过敏性疾病。早期明确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种类,达到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的目的。
【关键词】:儿童 哮喘 控制水平 影响因素 相关性分析 儿童 过敏性疾病 吸入性过敏原 尘螨 皮肤点刺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5.6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226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6-21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前言10
  • 1 对象与方法10-11
  • 2 结果11-14
  • 3 讨论14-17
  • 小结17-18
  • 参考文献18-21
  • 儿童过敏性疾病43287例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21-38
  • 中文摘要21-23
  • 英文摘要23-25
  • 前言25
  • 1 方法与对象25-26
  • 2 结果26-31
  • 3 讨论31-35
  • 小结35-36
  • 参考文献36-38
  • 文献综述38-46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情况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子仪;郁志伟;过静娟;厉家珍;谢娟娟;;无锡市城区与郊区儿童吸入性过敏原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32期

2 赵萍,孔玲玲;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09期

3 岳邦振;伏国庆;宋向前;;甘肃省天水地区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的调查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6年04期

4 包学英;李昕辉;;对吉林市可吸入性过敏原抗体的检测及与发病关系的临床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年04期

5 褚以德;宋济范;杨波;叶俊雄;;西宁地区120例过敏性疾患吸入性过敏原皮试的初步观察[J];青海医药杂志;1987年05期

6 李芳;常宏宇;李丽;侯庆香;聂亚玲;李士芝;王艺;;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1275例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1年12期

7 成胜权;强欢;罗建峰;丁翠玲;丁亚楠;;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检测及其临床特征分析[J];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14年03期

8 李晓莉;孙中厚;衣瑞华;姜萍;马洪美;;支气管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梁国祥;蔡海燕;许志萍;;4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广州医药;2011年03期

10 谢永刚,张仪,刘建;208例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的调查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佩燕;孙宝清;曾广翘;韦妮莉;黄惠敏;李靖;陈德晖;;蛾过敏原与10种吸入性过敏原协同反应分析[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岳邦振;伏国庆;宋向前;;天水地区常见吸入性过敏原的调查研究[A];第九届西北五省(区)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李长军;李伟伟;常净;;洛阳地区500例儿童变态反应性咳嗽吸入性过敏原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儿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王艾丽;严孝岭;刘国瑞;虞伟;齐名;;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总IgE的检测和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强欢;成胜权;潘凯丽;丁翠玲;付蓉;丁亚楠;;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及其临床特征分析[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6 成胜权;强欢;丁翠玲;潘凯丽;曹玉红;付蓉;丁亚楠;;3085例儿童过敏性疾病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及临床意义[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马川;李林峰;陈学荣;;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特异IgE研究[A];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杜泽秀;王槐富;董巍;;IVT检测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中吸入性过敏原结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丽娟;1、226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儿童过敏性疾病43287例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2 布力布丽·巴哈提;65例慢性咳嗽患儿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1、226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儿童过敏性疾病43287例吸入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88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3888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8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