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与新型隐球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本文关键词:念珠菌与新型隐球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旨在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体系,以实现快速、准确、特异、定量地检测包括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以及新型隐球菌在内的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为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购买真菌标准株,培养后制成浓度约为107CFU/ml真菌标准株混悬液,10倍梯度稀释成107~100CFU/ml,用于真菌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在基因库(NCBI)中分别下载多种真菌、细菌、病毒以及人类基因序列,,通过比对找出五种真菌: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各自的特异性区域,利用Primer Premier5.0和Beacon Designer7.7设计引物探针。通过对比一步裂解法、Lyticase酶消化法、玻璃珠破壁法、Biospin膜吸附法、磁珠法、浓缩裂解法、浓缩裂解结合加热等方法提取真菌DNA的效率及扩增效果,寻找真菌DNA提取的最佳方法。同时通过对Mg~(2+)、dNTP、引物及探针浓度等参数进行优化,筛选出各自的最佳反应体系,并验证反应体系的特异性、重复性,并分析各自反应的灵敏度,对临床分离出的86例真菌病原菌进行检测。 结果成功设计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的特异性引物探针,念珠菌及新型隐球菌的DNA提取效率以及荧光定量PCR效果以浓缩裂解结合加热的方法最佳,扩增曲线呈典型“S”形。在最佳反应体系下,五种真菌的PCR反应体系均能分别对各自对应的真菌进行特异性扩增,而与其他真菌、细菌、病毒以及人类基因组之间无交叉反应。每一个反应体系不同底物浓度与Ct值之间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2均在0.995以上。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以及新型隐球菌反应体系检测的灵敏度为5CFU/ml,热带念珠菌灵敏度为50CFU/ml,所有反应体系稳定性、重复性好,批内、批间重复5次实验,所得每一种反应体系Ct值批内、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在0.22%至3.19%之间)。所建立的5种反应体系对临床分离菌株检测的结果阳性率为100%,并且无交叉反应发生。 结论浓缩裂解结合加热法是适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成功、高效的真菌DNA提取方法。成功设计了特异性检测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的引物探针,并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临床常见的五种致病真菌病原菌全部检出,实验建立的PCR检测体系结果可靠,拥有广泛作为临床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有效手段的巨大潜能。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 念珠菌 新型隐球菌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5.1;R3416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中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表11-12
- 前言12-17
- 实验材料17-19
- 1.实验材料17-19
- 2.实验仪器19
- 实验方法19-23
- 1.标准株培养及制备19-20
- 2.核酸提取20-21
- 3.引物探针设计21
- 4.PCR 扩增产物测序21
- 5.PCR 反应体系优化21-22
- 6.特异性试验22
- 7.重复性试验22
- 8.线性范围测定试验和定量标准曲线制备22
- 9.灵敏度分析试验22
- 10.Hex 内标分析22-23
- 11.数据统计分析23
- 12.临床检测23
- 实验结果23-46
- 1.引物探针设计23-25
- 2.标准株培养结果25-27
- 3.PCR 产物测序结果27-28
- 4.DNA 提取方法比较28-31
- 5.特异性试验31-32
- 6.反应体系优化结果32-34
- 7.重复性试验34-39
- 8.线性范围测定试验及标准曲线的建立39-42
- 9.灵敏度分析试验42-43
- 10.内标加入比较结果43-44
- 11.临床真菌检测结果44-46
- 讨论46-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63
- 综述63-76
- 参考文献71-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76-77
- 致谢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莉;石华;周伟;胡正强;母丽媛;苏敏;旷凌寒;江咏梅;;儿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年12期
2 赖基栋;欧阳长安;林新祝;吴健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年12期
3 陈倩;胡正;张其华;;761例住院儿童EB病毒感染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年03期
4 孙立夫;张艳华;裴克全;;一种高效提取真菌总DNA的方法[J];菌物学报;2009年02期
5 陈吉良;黄小龙;吴安迪;周双清;黄东益;刘进平;;一种快速高效提取病原真菌DNA作为PCR模板的方法[J];菌物学报;2011年01期
6 邓红香;游运辉;刘萍;赵洪军;周亚欧;谢艳莉;左晓霞;;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2期
7 曹国君;赵缜;彭奕冰;季育华;孙佳彬;卫蓓文;刘璐;;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和通用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检验医学;2011年11期
8 刘政芳;叶寒辉;;艾滋病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年02期
9 杨艳秋;王丽;贺丹;横山耕治;;病原真菌DNA提取方法及简单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体系的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50期
10 邵青;高丽;王莉莉;丁一;杨华;索继江;沈定霞;于力;;定量PCR方法用于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阿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念珠菌与新型隐球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49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