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TNF-α、VEGF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7-08 00:04

  本文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TNF-α、VEGF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心力衰竭 TNF-α VEGF


【摘要】:目的: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见于1-6个月的小婴儿。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此病常发生在冬春季节,临床表现与一般感染性炎症不同,病情多在咳嗽发生后的2-3天逐渐加重,呼吸急促,伴有鼻翼扇动,胸凹陷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紫绀、喘憋合并心力衰竭,从而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对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给予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TNF-α(肿瘤坏死因子)及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为炎症介质参与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过程。肿瘤坏死因子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的具有肿瘤杀伤作用的细胞因子,并且对机体炎症和免疫应答有调节作用。TNF-α是由呼吸道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和B淋巴细胞、及NK细胞产生、释放。TNF-α的作用与在机体组织中浓度水平的高低呈正相关,低水平TNF-α对炎症应答、组织修复有积极作用;而高水平的TNF-α则可能引起组织损伤。VEGF能够有效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诱导血管生成以及增加微血管通透性。VEGF是诊断早期心肌缺血极为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当机体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时,VEGF的水平明显升高,可促进心肌侧枝循环的建立,增加心肌供血。本文主要探讨TNF-α及VEGF在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治疗前后患儿血清中的变化,探讨它们对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解放军251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病房的68例确诊毛细支气管炎初次发作喘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治的患儿年龄≥28天,≤24月。毛细支气管炎无并发症组(A组)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9.02±3.54m,体重8.27±1.78kg;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组(B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7.89±4.02m,体重7.89±1.21kg;所有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并剔除呼吸系统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合并中毒性脑病,病程中出现抽搐的患儿,临 床状况不稳定,患儿家长中途退出治疗或转院治疗的患儿。另随机选取30例同时期同年龄组健康体检患儿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8.83±2.68m,体重8.43±2.15kg;对照组患儿均在2个月内未患感染性疾病,既往无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无过敏史,无先天性心脏病、寄生虫病,无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未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研究方法:毛细支气管炎无并发症组(A组)和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衰组(B组)所有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平喘、雾化、止咳、化痰等药物治疗,以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相应的对症治疗。B组患儿合并心衰时给予吸氧、强心及保护心肌治疗。分别采集A、B两组患儿入院治疗第1天及入院治疗后5天的静脉血3ml,C组患儿采集静脉血3ml。用3000r/min离心10min提取上清液后置于-20℃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各组儿童血清中TNF-α、VEGF的水平。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并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及齐性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计数资料组间差异做卡方检验。取α=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间体重、年龄、性别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三组TNF-α浓度比较:2.1治疗前: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组(B组)患儿治疗前血清TNF-α浓度明显高于毛细支气管炎无并发症组(A组);毛细支气管炎无并发症组(A组)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治疗后:B组血清TNF-α浓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治疗前和治疗后:A、B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VEGF浓度比较:3.1治疗前: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组(B组)患儿治疗前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毛细支气管炎无并发症组(A组);毛细支气管炎无并发症组(A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治疗后:B组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治疗前和治疗后:A、B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组患儿血清TNF-α浓度高于毛细支气管炎无并发症组,毛细支气管炎无并发症组的浓度又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TNF-α参与了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过程,是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子,今后有望成为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检测指标。2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组患儿血清VEGF浓度高于毛细支气管炎无并发症组,毛细支气管炎无并发症组的浓度又高于正常对照组,提示VEGF与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病息息相关,其检测水平对于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的血清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心力衰竭 TNF-α VEGF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5.6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缩写11-12
  • 前言12-13
  • 材料与方法13-16
  • 结果16-18
  • 附图18-19
  • 附表19-21
  • 讨论21-26
  • 结论26
  • 参考文献26-30
  • 综述 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进展30-37
  • 参考文献33-37
  • 致谢37-38
  • 个人简历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邹丽萍;袁瑞;;儿童大叶性肺炎76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12期

2 刘桂华;杨希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年11期

3 王淑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哮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0年27期

4 彭东红;黄英;陈坤华;李渠北;;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婴幼儿轻中度喘息性疾病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04期

5 黄娟;黄柳一;;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尿白三烯E_4测定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10期

6 王亚亭;;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10期

7 丁宗一;儿童单纯肥胖症诊断方法学[J];中华儿科杂志;1999年04期

8 肖永红;王进;朱燕;齐惠敏;李湘燕;赵彩云;侯芳;郑波;高磊;郝凤兰;薛峰;;Mohnarin 2008年度全国细菌耐药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16期



本文编号:532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532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1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