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与影像表现研究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8 19:08

  本文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与影像表现研究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研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的临床与影像表现特点,探讨BPD临床分度与影像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4年1月经临床确诊为BPD患儿的临床与影像资料。临床资料包括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原发病及合并症;影像资料包括胸部X线表现、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MSCT)扫描及薄层重建影像资料。根据胎龄和氧依赖程度临床分轻、中、重度,比较不同临床分度的临床特征与影像表现特征,并研究临床分度与影像表现的关系。结果: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出生时胎龄26-38周,包括胎龄28周2例,28-32周25例,32~38周15例。出生体质量:超低体重儿(≤1000 g)2例,极低体重儿(≤1500 g)21例,低体重儿(1500 g体质量2500 g)16例,正常体重儿(≥2500 g)3例。轻、中、重度出生时平均胎龄分别为33.23±3.23周、30.99±2.24周、30.85±2.7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出生体质量分别为1776.00±534.24克、1566.43±500.92克、1493.85±549.61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机械通气:42例均有不同程度高浓度氧吸入史,其中34例(80.95%)有机械通气史,轻、中、重度分别有9例(60.00%)、12例(85.71%)、13例(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机械通气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5.5、1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原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24例,轻、中、重度分别为8、8、8例;肺炎18例,轻、中、重度分别为7、6、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合并症:本组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22例(52.38%)、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 14例(33.33%)、肺出血9例(21.43%)、败血症3例(7.14%)、气胸、纵隔气肿、漏斗胸者各1例(2.38%);三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影像资料:42例中均行胸部X线检查和MSCT扫描。 (1)胸部X线资料:首次胸部X线检查时间为生后2.5小时~57天,随访33例。按病程时间将其分为四期,主要X线表现均为肺野模糊、透光度低、心影膈面模糊、支气管充气征、条絮影、斑片影、广泛颗粒影、充气过度。斑片影在四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表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期中轻、中、重度各表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胸部MSCT资料:首次胸部MSCT检查时间为生后20天~2个月10天,多表现为囊泡影(27/42,64.29%),双肺透光度减低呈广泛或局部磨玻璃样改变(26/42,61.90%),条片状致密影(23/42,54.76%)及条索状、网格状、蜂窝状影(16/42,38.10%);胸膜增厚4例(9.52%),胸腔积液2例(4.76%)。27例存在囊泡影的患儿中发生于双肺上下叶者15例(15/27,55.56%),其中10例(10/27,37.04%)发生于右肺中叶;仅发生于肺下叶者8例(8/27,29.63%);仅发生于肺上叶者3例(3/27,11.11%);发生于双肺下叶及右肺中叶者1例(1/27,3.70%)。23例(23/27,85.19%)发生于胸膜下。轻、中、重度BPD患儿中,囊泡影检出率分别为53.33%(8/15)、57.14%(8/14)、84.62%(1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及肺叶数(中位数)分别为1.0、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随访8例,囊泡影无明显变化6例,增多1例,减少1例;磨玻璃影变浅淡6例,演变为致密影.2例;条索、网格及蜂窝影,短期随访持续存在或改变不明显。结论:1.胎龄、出生体质量、有无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时间是影响BPD分度的重要因素,可作为诊断此病的临床线索。2.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征性,也不能评估临床严重程度;但胸部X线能为临床原发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3 MSCT表现具有以下特点: (1)多表现为囊泡影、双肺透光度减低、呈广泛或局部磨玻璃影、条片状致密影、条索状、网格状、蜂窝状影; (2)囊泡影可发生于双肺,以肺下叶居多,且胸膜下多见;(3)囊泡影累及肺叶数越多,提示临床症状越重; (4)磨玻璃影为非特异性表现,但可提示病情为急性或活动性病变; (5)晚期以条索状、网格状及蜂窝状影为主,短期随访持续存在或改变不明显。因此MSCT表现可为临床早期诊断、评估以及治疗随访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分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22;R816.92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4
  • 前言14-15
  • 1 资料与方法15-16
  • 2 结果16-22
  • 3 讨论22-28
  • 全文总结28-29
  • 参考文献29-32
  • 附图32-34
  • 文献综述34-43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育英;何德深;梁炳松;;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附1例报道)[J];内科;2009年02期

2 邓开鸿;黄子星;;影像学检查病案精选(一)[J];华西医学;2010年01期

3 卢光明;张龙江;;前言——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诊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J];实用老年医学;2010年06期

4 王骏;;咳嗽的影像学检查[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8年02期

5 王骏;;怎样正确看待影像学检查[J];求医问药;2008年03期

6 王骏;;做影像学检查时应注意哪些事项[J];求医问药;2008年04期

7 王骏;;咳嗽的影像学检查选择[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8年11期

8 章晓;;孩子进行影像学检查的注意事项[J];人人健康;2012年11期

9 陈克敏;重视肝脏的影像学检查[J];肝脏;2001年04期

10 周立春,刘军,陈天风,高地;15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福典;谭惠斌;;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哲学思考[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2 路世龙;;儿童在影像学检查中的防护[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甘煜东;丁晶;徐永清;杨军;邬江;沙勇;;髁间前棘骨折的诊断与微创治疗[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4 马春野;李靖宇;王洪津;王冬冬;尹琳;;23例moyamoya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耿坚;张闽光;;如何在影像学中西医结合工作中体现中医特色[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交流大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诊断与研究学习班论文集[C];2007年

6 黄海娟;周水珍;朱珍;;小儿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7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7 王伟林;牟凌骏;郑树森;;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与治疗(附12例报告)[A];2004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王岚;;颅颈动脉夹层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章士正;;肝脏少见病变的影像学表现[A];2007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贾晓红;詹维伟;;乳腺炎症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 雪原;医生眼里的影像学检查[N];健康时报;2014年

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研究所 王骏;看病怎样少照片子?[N];健康时报;2007年

3 上海市胸科医院急诊科 李延文 蒋锦琪 主任医师;并非万能的影像学检查[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4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刘光伟;查肝病,影像学检查不能省[N];健康时报;2014年

5 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教授 屈辉;骨关节疾病 选哪项影像学检查[N];健康报;2009年

6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肖承江;腰椎间盘突出症如何进行影像学检查[N];家庭医生报;2004年

7 王骏;怎样避免不必要的影像学检查[N];家庭医生报;2007年

8 本版编辑 李坤成 周仲藩 谢应朗;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N];健康报;2007年

9 高家骏;极易误诊的颈心综合征[N];健康报;2003年

10 刘海鹰;腰椎病选择疗法因人而异[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志华;脑缺血半暗带影像学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光辉;AS髋关节受累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相关性探讨[D];石河子大学;2015年

2 李德丽;肛瘘影像学分类及分级初探[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房杰;肾脏不典型占位的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吕挺正;小儿阴性阑尾切除现状与分析[D];复旦大学;2013年

5 陈丹莉;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6 谭富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影像学危险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陈明井;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与影像表现研究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8 杨伟铭;腰椎间盘突出症影像区域定位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史永惠;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综合影像学分期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0 耿健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相关关系的探讨[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5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535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2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