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盐酸川芎嗪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9 14:04

  本文关键词:盐酸川芎嗪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川崎病 盐酸川芎嗪 临床研究


【摘要】:研究目的: 通过应用盐酸川芎嗪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川崎病,观察中医药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的优势,探讨盐酸川芎嗪治疗川崎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以及血管内皮祖细胞与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在川崎病发病中的关系。 研究方法: 将4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治疗组并发冠状动脉扩张6例,对照组并发冠状动脉扩张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急性期(发热的第5~9天)予以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1g/(kg·d)静滴,连续使用2d,阿司匹林30-50mg/(kg·d),分3次口服,热退后减量为3-5mg/(kg·d),1次顿服,服用6周。治疗组在上述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1-2mg/kg/次静滴,1次/日,治疗10天。观察两组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的体温等临床症状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外周血EPCs数量,EPCs定义为CD34+/CD133+/Flk-1+细胞,用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川崎病患儿的所有数据。 研究结果: 1.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所改善,总症状积分均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症状总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5%,总显效率为82.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96%,总显效率为60.8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治疗后两组WBC、CRP、ESR、PLT、TNF-α均低于治疗前,EPCs数量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在PLT、CRP、ESR、TNF-α的改善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EPCs数量无明显差异。 4.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两组患儿CRP和TNF-α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与EPCs数量的改变值之间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安全性观察:临床观察中,未观察到与盐酸川芎嗪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两组均未有终止治疗者。 研究结论: 1.盐酸川芎嗪联合西药治疗川崎病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显著,其疗效机制可能是与下调PLT、CRP、ESR、TNF-α水平相关。 2.血管内皮祖细胞可能与CRP、TNF-α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川崎病的病理过程。
【关键词】:川崎病 盐酸川芎嗪 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25.4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缩略词表10-11
  • 前言11-13
  • 临床研究13-24
  • 1 临床资料13-16
  • 1.1 病例来源13
  • 1.2 诊断标准13-15
  • 1.3 病例选择标准15-16
  • 2 实验材料16-17
  • 2.1 实验试剂16
  • 2.2 实验试剂16
  • 2.3 其他材料16-17
  • 3 实验方法17-20
  • 3.1 标本采集17
  • 3.2 检测方法17-18
  • 3.3 治疗方案18
  • 3.4 疗效判定标准18-19
  • 3.5 观察指标19-20
  • 3.6 统计学分析20
  • 4 结果20-24
  • 4.1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20
  • 4.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20-21
  • 4.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比较21
  • 4.4 两组治疗前后 EPCs 数量变化21-22
  • 4.5 治疗前后 EPCs 的数量改变与 CRP、TNF-α水平变化的相关分析22-23
  • 4.6 安全性观察23-24
  • 讨论24-36
  • 1 现代医学对川崎病的认识24-27
  • 1.1 病因24
  • 1.2 川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24-25
  • 1.3 西医治疗川崎病的现状25-27
  • 2 祖国医学对川崎病的认识27-32
  • 2.1 病名记载27
  • 2.2 病因病机27-28
  • 2.3 中医治疗川崎病的现状28-32
  • 3 盐酸川芎嗪治疗川崎病的作用机制探讨32-34
  • 4 EPCs 与 TNF-α、CRP 在 KD 发病中的关系探讨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5
  • 综述45-55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优丽;周浙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张倩;项如莲;;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诊治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年04期

3 柳树英;张丽君;张敏;;清热化瘀、益气养阴法治疗川崎病分析[J];甘肃中医;2010年02期

4 王红丽;;川崎病患儿热退后应用黄芪注射液的疗效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5 肖蓉;马新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川崎病3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6 吴颖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川崎病[J];湖北中医杂志;2002年02期

7 王文革;申广生;汪受传;;运用Delphi法确立川崎病中医基本证候分类的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1年04期

8 王俊宏;李萍;;中西医结合治疗川崎病30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年02期

9 罗爱华;;川芎嗪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10期

10 许鸿佳;许尤佳;;川崎病中医辩证与治疗[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年04期



本文编号:589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589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a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