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旋美托咪定术前喷鼻对氯胺酮复合全麻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2 21:29
本文关键词:右旋美托咪定术前喷鼻对氯胺酮复合全麻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质量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右旋美托咪定 氯胺酮 全身麻醉 小儿 苏醒期质量
【摘要】:背景与目的 氯胺酮为苯环已哌啶的衍生物,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速效全麻药,给药方便,较广泛复合或单独应用于麻醉中,尤其是小儿麻醉的各个领域。由于其独特的分离麻醉使得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且其交感兴奋作用升高血压、颅压、眼内压等。目前,氯胺酮毒副作用的减弱与控制已成为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右旋美托咪定是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一种高效、高选择性和特异性的a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镇痛、抗焦虑、抗交感且对呼吸中枢无抑制等作用,可用于ICU患者的持续镇静,其镇痛和抗交感作用可维持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2]。右旋美托咪定和氯胺酮联用具有药理学意义,镇静作用相互增强,提供充分镇静的同时对呼吸和心血管功能影响轻微;而且可预防彼此的不良反应。右旋美托咪定能预防氯胺酮引起的心动过速、高血压、术中知晓及术后躁动的发生,氯胺酮能预防右旋美托咪定引起的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的发生,稳定血流动力学。有文献报道,右旋美托咪定经鼻腔应用可被有效地吸收,其药效学与静脉应用相同,与静脉应用相比,血浆药物浓度峰值滞后,约30-40min[3]。右旋美托咪定在国外虽有应用于小儿麻醉的报道,但属于说明书外应用。国内外至今仍无经鼻应用于小儿的文献报道。我们尝试在接受眼科手术的患儿中,氯胺酮复合全麻术前30min应用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定喷鼻,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对氯胺酮复合全麻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找到依据,为提高小儿全麻苏醒质量提供临床用药参考。 方法 本研究方案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受试患儿家属同意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选取我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择期全麻下行眼部手术的患儿90例,ASA I级,年龄3~7岁,体重13~30kg。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术前有心电图异常、对研究用药过敏、过度消瘦或肥胖、有血液及代谢性疾病和特殊既往史的患儿及近期服用过镇静镇痛药的患儿。 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D1组、D2组、C组,n=30),,分别于术前30min给予右旋美托咪定0.5μg/kg(D1组)、1.0μg/kg(D2组)或生理盐水喷鼻(C组)。D1组、D2组鼻腔内喷注右旋美托咪定(批号:11110834,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C组喷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喷鼻时使患儿仰卧位,头后仰,使鼻腔低于口咽部,以免药液直接入咽部而影响药物的吸收。每侧鼻孔两喷交替应用。喷鼻均在麻醉诱导室有麻醉护士应用专门喷鼻器操作,患儿家长陪同,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监测指标:ECG,NIBP,P,SPO2。必要时(SPO295%)给予面罩吸氧。用药30min后转入手术室。对于严重不合作的患儿,入手术室前可静脉给予氯胺酮1.0mg/kg。 麻醉诱导前给予阿托品0.01mg/kg、地塞米松0.1mg/kg;麻醉诱导:氯胺酮2.0mg/kg、芬太尼2.0μg/kg、丙泊酚1.5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麻醉维持:丙泊酚(2-8mg.kg-1.h-1)与瑞芬太尼(0.1-0.3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根据需要追加顺式阿曲库铵。术中采用Narcotrend检测维持NI值在40-60之间。手术结束前30min不再追加顺式阿曲库铵。术毕停药,吸痰。术中心率如下降30%,即给予阿托品0.02mg/kg,必要时重复给药。血压低于或高于基础值30%即应用麻黄碱或乌拉地尔对症处理。 监测并记录患儿喷鼻前(T0)、诱导时(T1)、气管插管即刻(T2)、手术结束时(T3)、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4)、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 (T5)的血压(MAP)和心率,以及停药后麻醉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并记录各组丙泊酚用量,观察患儿苏醒期躁动、咳嗽、恶心、呕吐、寒战及呼吸抑制等情况。 结果 1一般情况:三组小儿性别比、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血流动力学 平均动脉压:在T0时点,三组血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T4、T5各时点C组血压均明显高于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T2、T4、T5各时点血压均明显升高,与T0相比,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D1、D2组气管插管及拔管期血压升高不明显,与T0相比,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均未出现恶性高血压。 心率:在T0时点,三组心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T4、T5各时点C组心率均明显高于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在T2、T4、T5各时点心率均明显升高,与T0相比,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气管插管及拔管期心率升高不明显,于T0相比,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出现心动过缓(HR60次/分)及恶性心律失常。 3.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D组均明显短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丙泊酚用量:术中丙泊酚用量D组明显少于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丙泊酚用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苏醒期并发症:D1组出现3例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0%),D2组出现2例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6.7%),C组出现8例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26.7%),C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高于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D2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咳嗽评分明显高于D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1、D2组咳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拔管期有4例出现SPO2下降(SPO295%),经过吸氧后缓解;D1、D2组均无呼吸抑制(SPO295%)发生。C组拔管期出现恶心6例(发生率为20%),呕吐3例(发生率为10%);D组无恶心、呕吐发生,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术后寒战发生。 结论 1.0.5μg/kg、1.0μg/kg右旋美托咪定术前30min喷鼻用于氯胺酮复合全麻患儿,能够维持术中及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患儿苏醒时间,减少苏醒期躁动、咳嗽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麻醉苏醒质量,安全可行; 2.0.5μg/kg、1.0μg/kg右旋美托咪定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右旋美托咪定 氯胺酮 全身麻醉 小儿 苏醒期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26.1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4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14-15
- 前言15-18
- 资料与方法18-22
- 1 病例选择18
- 2 实验方法18-19
- 3 实验所用药品和仪器19-20
- 4 观察指标20
- 5 评分或评级标准20
- 6 Narcotrend 麻醉深度监测20-21
- 7 统计分析21-22
- 结果22-26
- 1 一般情况22
- 2 血流动力学22-24
- 3 苏醒时间比较24-25
- 4 丙泊酚用量25
- 5 苏醒期并发症25-26
- 讨论26-30
- 本研究不足之处29-30
- 结论30-31
- 参考文献31-34
- 综述 右旋美托咪定临床应用进展34-44
- 参考文献40-44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44-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吉玉龙;徐海涛;李永华;石学银;;氯胺酮用于全麻后寒战的预防[J];临床军医杂志;2007年01期
2 张加强;孟凡民;侯艳华;索晓燕;;右旋美托咪啶对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年07期
3 闫诺;杨程;陈宁;;氯胺酮复合右旋美托咪啶静脉麻醉在小儿脑立体定向术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蔡慧明;韩平平;周美艳;张明阳;刘亚君;戴体俊;;右美托咪定对氯胺酮镇痛及催眠的增强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1年06期
5 张惠;王国年;;右美托咪啶的镇痛机制及临床应用[J];西部医学;2012年09期
本文编号:611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6113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